分享

善的定义

 梅花咪咪 2012-04-10

 


 

                 善的定义


  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 《语 言》 《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 孟子认为,人都有同情,辞让,羞恶,是非之心,称为性善的四端
    他曾举例说明,如果有人看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人不会有其他的念头,首先想 到的就是去救这个孩子,不管这个孩子是谁,就算掉下去的是杀亲仇人的孩子, 见者一定也会动恻隐之心去救他,说明人性本善,恶是后天环境影响使善受到了 压抑才产生的。 但荀子的观点与他针锋相对,他认为世人的本性都是好利避害的,这是人的求生 本能不能回避。人之所以会变善完全是因为有后天礼仪规范的教化。 举例说,如果你拿糖果逗小孩却不给他吃,他就会大哭大闹甚至抓你咬你,这也 只是他的本能而已。但如果受到了教化,他可能只是会向你讨要,而不是用本能 来争抢。
    恶的定义 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不出于自愿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 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侵犯:皆为恶 性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 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 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社会影响 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 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 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试以法家韩非为例: 韩非主张人性恶比荀子更加鲜明彻底。 《韩非子·.奸劫弑臣》说:“夫安利者就之, 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 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 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韩非子·备内》说:“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 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 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就只有接受其恶的本性,唯其如此,才合乎天意。所以韩非认为, 人性是自然而成的,所以现行政治政策就必须以人的本性为依据,要因循它,而不是 对它加以否定。 “因”或者说“循名责实”是法家学说中一个重要原则,早于韩非的慎到 曾说:“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用 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韩非也说:“凡治天下必 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故明主 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  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过受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 政也。”法家明确表示不要亲情,不要恩惠,因为亲情和恩惠会连带出许多复杂的因 素,把社会秩序搞乱。人是自为的,亦即利己的,因此不可能使人利他。但是恰恰是 因为有人的利己,才可以使人由自为转为为公和利他。因为人为了利己,就必须依循 国家政策的引导,也必须躲避国家法律的惩罚。于是,利己转而成为了利他。法家是 最强调国家秩序的,而法家的人性论理论基础则是毫不隐讳地承认利己,承认性恶。 对于荀子性恶论的本意,学术界也曾有学者予以理解,甚至支持荀子的观点。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 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 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 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 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 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 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 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吕思勉先生说: “荀子最为后人所诋訾者,为其言性恶。其实荀子之言性恶,与 吕思勉 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伪非伪饰之谓,即今之为字。荀子谓‘人性恶,其善者伪’, 乃谓人之性,不能生而自善,而必有待于修为耳。故其言曰:‘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 涂之人之能为禹,则未必然也。’夫孟子谓性善,亦不过谓涂之人可以为禹耳。” 要弄清性善性恶这个问题, 当然首先要澄清这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性", 一个是 "善" ("恶"可以作为其对立面相应定义)。诉之事实,那么"性"就是"生",而且应当是"刚生 下来"的"生",赤子状态的"生",是尚未受到后天影响的"生"。而"善"也就是"有道德",但我们 要特别强调,这里关键的是要把这一"善"理解为"善"的潜在可能性, 即"道德的种子"(甚至 还不是萌芽),我们也可以在这一意义上把这种"善的可能性"简称为"善端",此时的"善"相 应于尚未成长的"生",也是尚未成长的"善端",而相应地也就有恶的可能性--恶端,否则就 无法解释人间怎么会有罪恶,怎么会有公认的恶人。 而我们如果把性善之"善"理解为"善端",许多争执也许就可缓和或消解。我们在人的本性或 天性问题上所谈的"善"、"恶"也只能是"善端"、"恶端",性善论或性恶论者使用的方法实际都 是逆溯法,他们不可能从孺子判断善恶, 因为怎么能说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是善是恶,或 者说所有刚生下来的婴儿是善的多还是恶的多呢, 他们只能从成人的善恶状况回溯, 他们也 不能不回溯,因为他们是在什么是人的本性或天性的层面上解说,这样,回溯自然只是回溯 其端, 争论性善性恶实际上也就是争论人们与生俱来时是带有更大的向善的可能性还是向恶 的可能性,问题是争论者并不一定都充分和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 同中国的人性观恰恰相反, 占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是“性恶论”。 西方社 会占有主导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 “原罪”是理论核心。 基督教认为, 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苏基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 种磨炼之苦。

 性恶论在社会和政治理念中的体现,就是对法制的重视。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社会就 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预先设立行为规范。所以,国家建立,首先要成 立宪法,并奉之为国家的行为准则,不得违犯。官员上任,要宣誓,遵守宪法,克己奉公。 公司成立,首先要订立公司章程,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和行事规范。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怀疑和不信任,所以要事先订立措施以防范。 这种性恶论在行为规范中的作用处处可见。比如在法庭上,当证人坐上证人席后,往往要 手按圣经宣誓说,所言是真。这就提醒证人,每句证言都会被上帝听见,将来都会被审判。 官员上任宣誓词的最后一句话是“帮助我吧,上帝。”意思是请上帝帮助自己未来克服罪恶的 念头。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遵法守约的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人们就会重信用,重承 诺。(中国人办事以“善”为先,所以事先不把权利义务明确规范,事后就会闹的不可开交。 最后导致互相不信任,没有诚实感)。 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 礼义然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也就是说,人是受到后天的教 育,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才会可以的去遵守,去行善的。也就是老子所谓的“上礼”了。然 而性恶是天生的,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便会与后天所培养的性善共存。于是,就形成了人这 一矛盾的存在。性恶与性善正如同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张三丰观《道德经》而创太极,可 能便是从这里面得到了启发。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暗合了太极的“阴阳相生”理论。由此进 而推进了以“太极”为重点的中国传中文化的发展。 总结 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曾经是人们所爱争论的话题。 但现今很少有人再对此感兴趣了。 因为西方 的思想家如康德似乎已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即性善与性恶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 的自由意志;只有承认人的自由意志才存在对人性进行讨论的基础。真是一语中地!性善论 并不是事先假定人性一定都是善的,而是认为人有向善的内在驱动;同样,性恶论也不认为 所有的人必然先天就是恶的,而是人性有向恶的发展的内在动因。这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假定人性善或人性恶并不与自由意志相冲突,相反,它们都是在承认自由意志的前 提下对人性发展的可能性的假定。

不过,与自由意志论不同的是,对人性善或人性恶的假定 一开始就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而不是孤立地谈论个体以及个体的意志。 从这个角度讲, 性善论或性恶论与自由意志论处于不同的层面。

 第二,严格地讲,不管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需要随之附加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或者 说论者对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的认识。 比如, 性善论所蕴涵的社会背景条件是一个相对封闭 的、静止的、和谐的社会,而性恶论所蕴涵的社会背景条件是开放的、竞争性的、充满冲突 的社会。

第三,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 假定人性既有可能向善也可能向恶这二者之间完全是平行的, 因此,都存在同样的合理性。从某种角度讲,二者是不可通约的,因为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社 会背景条件以及对应的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中国几千年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与欧洲小国林立并 且互相竞争的社会背景恰好是这两种不可通约的体系的写照。可以说,处于不同社会背景 下的思想家大体上反映了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理论。 们的心情是何等的轻松,家中再不需要防盗门、防盗窗;到菜市场买鱼、买肉、买青菜时不 用提心吊胆,不担心买到含有孔雀石绿、瘦肉精、有机农药的食品;在银行柜员机提现金时 不需要左顾右盼、惊恐紧张(一方面怕被人盯梢盗取密码,二怕被打劫,三怕假钞) ;住医 院不再担心因为红包分量不足而被怠慢或用错药或开错刀;广州海珠桥的跳桥秀将成为历 史, 因为那时根本不存在法院审理不公、 房屋拆迁和征地补偿、 人们的怨愤无处申诉等问题; 北京的上访村也成为古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