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货币

 文曲 2012-04-10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简史

 

   

上古时期贝已有财宝性质。贝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齿贝。

中国殷商时期以贝充当货币,以“朋”为单位。将若干(约为5个)贝壳穿成一串,两串分挂左右,称为“朋”。(《中国货币金融史略》P1,以下简称《史略》)

 

铜铸币

先秦

货币名称

形状

主要流通地区

共同点

刀币

形似长柄小刀,按重量区分有大刀、小刀。

流通于中国东方和北方,大概是齐、燕、赵等国铸造。

 

 

1、大小、重量各异

2、各种货币都有简单文字(象形文字、篆字)

3、同一地区可能流通两种以上货币

布币

布,“钸”的假借字,“钸”是铲形农具。布币形状有空首、尖脚、方足、平底等。

出土多集中于河南安阳一带。

环币

又名环钱,形似纺轮。

大概是战国时周人制造。

楚国通行一种近似椭圆形的小铜钱(“蚁鼻钱”或“鬼脸钱”)。

还有一种近似方块形的铜币,名为“爰”,可能是由铜贝变化来。(《史略》P4-5

 

秦汉

统一全国币制,货币定为黄金和铜钱两种。

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般限于大额支付。

铜钱为下币,以铢两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日常交易通用。

秦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钱的表面有“半两”二字),是中国量名(以重量命名)钱的开端,是在全国政治、军事统一的基础上,七国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新纪元。(《史略》P5

 

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造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货币。自汉武帝直至隋朝的七百年间,五铢钱成为铸钱的标准。(《史略》P6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人富而仁义附焉”,为商人立传,对通过货币贸易致富予以肯定。

 

三国魏晋南北朝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半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货币制度混乱,缺乏连贯性、统一性。但铜钱的两个重要单位“文”和“贯”开始采用。1枚铜钱称1文,千文为贯。这两个单位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金融简史》P11,以下简称《简史》)

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铸四铢钱,背面有“孝建”二字,是钱上铸年号的开始。(《史略》P9

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尽废铜钱而铸铁钱(五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钱。(《史略》P10

文帝统一全国,铸造新钱,仍为五铢钱。(《史略》P12

 

魏晋南北朝以来,币制大毁,五铢钱多被熔销制造器皿或私铸恶钱。唐代缺铜乏钱更加严重,不得不以布帛充当货币,缺铜乏钱状况,五代、宋时也未根除。(《史略》P28

朝开始,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或“通宝”“元宝”等。衡法:重二铢四絫为一钱,十钱重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钱”,正面铸“开元通宝”四字,(开元,开创新纪元;通宝,流通的宝货)设监造炉于洛、并、幽、益等州。开元钱是唐主要货币。开元钱流通顺畅,币值稳定,是形成“贞观之治”的重要条件之一,唐以后还流传很久。开元钱在钱币制度革新及衡法上有深远意义,为后世制钱楷模。(《史略》P29

 

五代宋元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铸“天福元宝”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立钱监,采铜铸“周元通宝”,后世传说为佛像所铸。(《史略》P34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宋元通宝”(宋元,宋朝开创的新纪元),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铸“太平通宝”,淳化五年(994年)铸“淳化元宝”。此后每改元必铸新币。(《史略》P35

宋仁宗庆历初,采掘洛南县红崖山、虢州青水冶和仪州竹尖岭之铜,设监铸造大(铜)钱,又在晋州、泽州铸大小铁钱以助军费。(《史略》P36

《宋诗食货志钱币》概括北宋钱币史:“钱有铜铁二等,而折二折三,当五折十,则随时立制。行之久者唯小平钱。夹锡钱最后出,宋之钱法,至是而坏。”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铸当五大(铜)钱,在日本、高丽、安南也多有使用。(《史略》P37

太祖天赞元年(922年)铸“天赞通宝”,圣宗太平元年(1021年)铸“太平元宝”,其后代代均有开铸。辽货币经济不占主体地位。(《史略》P37-38

正迁都后于贞元二年(1154年)发行交钞。正隆三年(1158年)铸“正隆通宝”,大定十八年(1178年)在代州设钱监,铸“大定通宝”。泰和四年(1204年)铸造当十大钱,与钞并行。

朝初年用纸钞交易,废止铜钱,物价大涨。至大三年(1310年)铸“至大通宝”“大元通宝”。元末,市场交易仅使用白银和铜钱。(《史略》P38

 

朱元璋即位之初,铸造“洪武通宝”,其制分为五种:当十重一两,当五重五钱,当三重三钱,当二重二钱,小钱重一钱。

洪武十年,专铸一文小钱与大明宝钞并行。

 

 

    

先秦

黄金用于赏赐、馈赠、贿赂和宝藏职能。“金饼” 铸造成近似圆形,以出产黄金的楚国铸造最多。

楚国的“郢爰”、“陈爰”近似方形,也有像贝样的,都可算金铸币。(《史略》P15

 

秦汉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银锡合金造白金三品,其一称“白撰”,重八两,圆形有龙纹,相当于三千钱;其二重六两,方形有马纹,相当于五百钱;其三重四两,椭圆有龟纹,相当于三百钱。这是中国有银铸币的开始。(当时只顾一时充裕国库,未考虑真实价值,发行几年即废止。)(《史略》P16

 

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后白银作为货币的性能渐渐抬头。当时白银最通行的是银铤,近似长方形,后世称为银锭,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史略》P22

 

唐宋

唐宋铸造金银钱渐多,可能是受外国金银货币流入的影响。

流传于后世的“开元银钱”和“鎏金开元”较多。

时,白银已具有完全的货币性质。它与铜钱的区别只在于它以秤量流通,而且只限于较大数量的交易。

人通用的白银以五十两为一锭。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铸造一两到十五两五等银锭,名为“承安宝货”,承安五年,因假银泛滥而废止。(《史略》P39-41

 

至元三年(1266年)官府开始铸造船形银锭,重五十两,记有“元宝”文字,后世称“元宝银”之名。(“元宝”指元朝的宝货,与铜钱称元宝者意义不同。)(《史略》P43

 

正统元年(1436年)法律上准许用银,白银很快广泛流通起来。明朝白银以锭为主,仿元代之法,铸成元宝形式。大元宝一锭为五十两,小元宝十两、五两,银锭铸造地名、重量和银匠姓名,使用时仍需称量和鉴定成色。这种元宝银两一直沿袭到清末民初,成为近五百年间通用的银铸币形式。此外还铸有叶状的金豆、银豆。银豆重量在三五分至一钱之间,用于零星交易和不足元宝的重量。

永乐、万历、天启年间铸有银钱,与铜币形状相似,铸有年号通宝字样,但均流通不广。(《史略》P65-66

明中叶以后,白银广泛深入流通。白银来源:(1)政府库藏银锭投入流通。(2)万历年间大开银矿。(3)商品经济发达,外贸繁荣,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外国白银的流入,可能是明朝白银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史略》P68-69

明末一些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以白银记价的货币地租,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史略》P67

 

(一)银两的形式名称

清代的银两沿袭元明旧制,铸成锭形。大体分为四种:(1元宝,也名“宝银”或“马蹄银”,每只重五十两(2中锭,重约十两,多为锤形,也有马蹄形的,叫做“小元宝”(3锞子,以馒头形为最多,重一二两至三五两不等(4散碎银,重一两以下,其中小粒银称为“滴珠”或“宝珠”。 (《史略》P75-76

(二)实银两和虚银两

实银两——成色一般在93%以上。(《史略》P77表)

虚银两——虚银两徒有其名,并无其物。虚银两是中央或地方政府规定,或人民公认的一种通行标准银,用作计算的单位,在账务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虚银两的主要种类:纹银、海关银、九八规元、行化银、洋例银(《史略》P76-79

平砝(秤)——各种秤的标准不一样,一两银的分量存在差异。成千上万两银子的差额巨大,必须使用平砝(秤)。平砝大致分为库平、关平、漕平、市平四种。(《史略》P79-83

(二)外国银元

外国银元,中国称之为洋钱、洋银、番银,明末已流入中国。至清,主要的外国银元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英属地银元、日本龙洋。此外,中国也从光绪十三年(1887年)开始设局自铸银元。(《史略》P83-93

 

   

宋元

北宋真宗祥符年间(10081016年)已有纸币流通。之前,汉武帝时的皮币(只作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和唐宪宗时的飞钱(只用于异地汇兑)是纸币的先驱,但不是流通中的纸币。北宋四川的“交子”才是真正纸币的开始。(《史略》P43

交子:宋真宗时蜀地私商制作一种纸券,名为“交子”,代替铁钱流通,类似近世兑换券的性质。其后由十六家富户合伙主持,集三十六万缗(一千文为一缗)为本钱,以一交为一缗,以三年为一界(期限),界满换发新券。 |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益州设立“交子务”发行“官交子”。“官交子”一界的发行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券面额一般是一贯、五贯、十贯等,也可临时填写数额。|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发行新纸券“钱引”。 (《史略》P44-45

南宋纸币最初流行的是“关子”,带有汇票性质。后来,通行“会子” 货币职能与“交子”相同),通行于浙、淮、湖北、京西等地,纳税和交易都可使用,几乎具有南宋统治区的法定货币资格。“会子”面额分为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四种,三年为一界。1249年开始无限期流通。绍兴年间发行过“银会子”,面额为一钱银,每年换发一次,以便流通。(《史略》P45

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仿照四川交子发行交钞,分大钞(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和小钞(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七百文)两种,原定七年为界,金章宗即位1189年)交钞改为永久通用,在中国纸币发展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史略》P46

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中统宝钞”,面额由十文至二贯分为十种,不限年月,各地通用,可用于交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发行“至元宝钞”,面额五文至二贯共21等,与中统钞并行。(《史略》P46-47

 

明初

洪武八年始立超局,发行“大明宝钞”,面额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六种。钞一贯合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金银只能领用钞票而不准流通。

洪武十年规定,一百文以下专用铜钱支付,商税七成用钞,三成用钱。二十二年(1371年)加发小钞,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五种。(《史略》P58-59

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面对严重的纸钞通货膨胀,南京的新旧税尽折为银,“大明宝钞”废绝。(《史略》P61-62

 

清纸币有两种,一是政府发行,强制使用的国家纸币;二是由典当业、银钱业等发行的银钱票。(《史略》P108-132

   

质库——即后世的典当行,进行抵押放款业务。

寺庙、大商铺——进行存款业务。

柜坊——代人保管财物,也接受钱财并代为运用。

金银铺——兼营存放款业务。

书帖——存户凭此命令商店将其所存财物支付给第三人,类似现代的支票。

飞钱——唐宪宗时,各地的军政机关都在京师设有进贡院。商贾把钱交给某地在京师设立的进贡院,取得证券,可以凭券在行商时到该地的相应机关领款。(《史略》P50-51

 

便换——宋初,百姓、商人在京师向左藏库交现款,领取票券,可到各地取现,名为“便换”。开宝三年(970年)政府设立“便钱务”,专门办理这项业务。

交引铺(或称金银交引铺、金银钱交易铺、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南宋时经营金银买卖兑换和各种钞引买卖。

钞引——一种贩卖特许证,商人交费领到茶引或盐钞后,才允许到茶场或盐场贩卖茶、盐。钞引也可兑换纸币。(《史略》P52-53

 

流泉——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在中都南京(即汴京)、东平、真定等地设质典库,称为“流泉”,官营典当业。(《史略》P53

 

解典铺(解库)——元代典当业名为“解典铺”或“解库”,既抵押放款也做普通的信用放款。寺观的僧道也多经营这种事业。

银铺(银匠铺)——经营兑换业。金元以来,白银的使用远过于黄金,所以唐宋时的金银铺改称银铺,仍进行黄金的买卖和兑换,也兑换铜钱。(《史略》P54

 

当铺——主要业务是接当,产业发达,名称繁多(名称有解库、解铺、典库、典铺、解典库、解当铺、当铺、质库、质铺、印子铺等)。据野史记载,明朝当铺同时大概也作普通放款,甚至兼营买卖军粮、兑换铜钱等各种副业。是明朝的一种主要信用机构。

官僚地主私人放款重利盘剥——以明初著名的高利贷者沈万三为代表。

钱庄——明末,成为当时的主要信用机关,从事金、银、钱三者间的相互兑换业务。并揽作放款,对顾客提供鉴发帖子(如后世的支票)用款的便利。

大粮商、大盐商、大棉纱绸缎商等——均经营对有关手工业和小商业的放款业务。

 

明末钱庄和同时期欧洲银行的主要区别及原因

明末钱庄

同时期欧洲银行

主要区别的产生原因

规模小

规模大

1)前者民营,后者有政府支持(2)明朝巨商资本多来自达官显吏,他们不需向钱庄借贷,导致钱庄缺乏“大客户”。

有放款业务,无存款业务,融资不足,难以做大

既有放款业务,也有存款业务

1)明朝百姓因肥水不外流的传统小农意识而不愿把钱放在别人手里(2)明朝中小工商业者选择把闲钱存放在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巨商手中,不愿存在新兴的钱庄里(3)明朝高官巨商的收入多为不义之财,不愿露出把柄。

有汇兑业务

无汇兑业务

1)明初,纸币有汇兑银钱功能。(2)明中叶以后,纸币废除,汇兑业务由政府办理。

 

明人绘制《南都繁会图卷》,反映了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信用事业的活跃。(《史略》P71-74

 

主要包括典当业、钱庄、银号、近代银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