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公共危机管理》课 清华大学崔和平(2010-07-02 20:55:30)![]() 1、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接受监督,善听逆耳之言); 2、谈判时妥协的艺术; 3、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忧患意识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从和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4、中国未来面临的五大挑战:1)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不平衡问题考验经济社会发展;3)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4)影响群众利益的民生难题须破解;5)反腐败任重道远。 1、老师讲到: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在应急处理的过程中,领导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这个问题上我深有感触,也很受启发。老师认为:应急处理操作应该交给专家来执行,专家应该成为应急处理的主角,而领导应该成为专家的支撑者,为专家提供其在处理过程中的资源需求。我很赞同,因为领导不是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在应急处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这时候领导就不能不懂装懂瞎掺和,更不能作出非专业决策,以免误了大事。老师在讲课中提到,多次的社会公共危机处理中,中国的官员往往会成为应急处理的主角,而专家只能成为建议者,这是不对的,这也是目前社会中存在着“官万能”的意识误区。我也经历过多次的行业领域内的应急处理,确实有一种感觉:帮不上忙,多次的询问反而会影响专家的处理效率,很担心是在帮倒忙,从而也就感觉不自在。今天有了老师的清晰描述,分工就更明确了,以后就做应该要做的事情,会更有利于应急处理的效率。这种认识也需要与同事们共享。 2、老师讲到:作为企业,日常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应急情况下可以用得上。一者,政府可调动的资源有助于应急事件的处理。二者,“哥们”关系有时候比“公家”关系更有效,而“哥们”关系是需要日常经营的。这有助于我加强日常的开拓和经营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