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清 康涛 孟母断机教子图 88.4X31cm 故宫博物院
画面右上方有作者以楷书题述了《列女传》中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内容。这个故事说的是,孟子少时父丧,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痛哭,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于是,迁近于屠,孟子又学买卖宰杀之事,孟母又说:“这不是居住的地方。”再搬近学官旁,孟子与学童嬉戏,彼此之间揖让进退,孟母则说:“此处可住。”并且孟子日见长进,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这说明环境对学习的重要,应当“择其善者而从之”。
画面下方描绘了孟母断机教子的情景。在图的中心位置,孟母侧身立于织机边,左手指机,右手执刀,似在训教;右下方,孟轲面朝母亲弓身拱手、毕恭毕敬地站立,那神色专注的样子,未脱顽童天真稚气,表现出对母亲极其恭顺。人物造型古朴生动,线条纯熟,面部表情描绘深刻,显示了作者长于人物画的功力。画家本以孝敬名扬,画此图也许是自己年少时的生活写照,同时也企盼天下的人们都孝顺父母,“以孝为先”,体味父母的良苦用心。史书记载,康涛乃钱塘布衣,以孝闻名,此图以外,还有类似题材的作品流传。
作者通过对画面精心的构置,充分发挥人物画“造情”、“造境”之功能,鲜明地揭示了绘画的主题。这得益于他对人物造型的生动处理。画中线条运用纯熟,人物形象古朴、清秀,孟母面部的表情也描绘得生动细腻,衣纹的勾勒,生动的体现出材料的质感。母子二人头巾上的青色和孟轲鞋上朱砂的运用,协调、自然无生涩之感。织机的结构勾勒的缜密细微,设色淡雅。巧妙的构图,精道的用笔,使整个物象跃然纸上,进而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擅长人物画的功底,同时还可见作者对人物画“传神写意”之要素的把握。画面署款:“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岁次昭阳协洽皋月既济生画于西子湖头读画楼并记。”
康涛,清乾隆年间人。后更名焘,字逸斋,一字康山,号石舟,又号既济生,晚号天笃山人、莲蕊峰头不朽人、茅心老人、荆心老人,钱塘(今杭州)布衣。 以孝闻 。 工画,精仕女,姿态静逸,在能妙之间 。 雍正五年(1727)尝写三娘子像 。 乾隆二十年(1755)作仕女打鹂图。 兼善山水、花鸟 。 工书,年七十能作蝇头小楷 。 《清画家诗史、扬州画舫录、读画随笔》 。 其它传世作品有 《孟母断机教子图》、《大富贵图》。
来自: 悠然的百科 > 《国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孟子与《孟子》
孟子与《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等故事,...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康 涛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康 涛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六十五:康 涛。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康 涛。《华清出浴图》立轴 绢本设色 120cm×66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持节仕女图》纸本设色 135.9...
孟母三迁(给孩子讲成语)
孟母三迁(给孩子讲成语)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孟母带着幼年的孟子起初住在一所...
孟子
孟母
当儿子回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
父親節母親節
孟母生孟子之日。仉氏生孟子在西元前372年,至今公元2000已伴中華民族走過2372年。孟母林、啟聖寢殿、孟母三遷處、孟母三遷祠、孟母斷機處碑等等可供中華兒女瞻仰追思。孟母教子懿範千秋。爲何定在孟母...
千秋孟子·万代孟母
千秋孟子.万代孟母。千秋孟子·万代孟母。
“家教史话”之一百四十三:刘浚颂“孟母”诗二首
“家教史话”之一百四十三:刘浚颂“孟母”诗二首。刘浚曾撰写两首赞颂孟母的诗。诗中说,邹人孟子继承的儒家学术思想被人们崇尚千百年,应当感谢当年贤良的孟母仉氏,她功不可没。假如不是孟母机智地...
孟母教子良方
孟母教子良方 孟母仇氏,教子有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经典故事,蕴涵多少含辛茹苦。孟家原居邹城郊外,马鞍山下之凫村。儿童嬉戏模仿葬礼,孟母心痛,迁居十里外之庙户营村。来到...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