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议仿诗词联

 田牧 2012-04-11
(端木联斋搜集整理.摘录的文章,仅供参考.正确与否,请自行甄别.)
 
作者:肖大志
   
    所谓仿诗词联,是指模仿诗词格律的对联,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押韵联。由于对联脱胎于格律诗中的对仗句,因此,不少单句短联,其句式与格律诗中的对仗句几乎没有差别;不少分句联,其句式与格律词中的某些句式也很相似。不过,严格而言,仿诗词联的句式,是要与一首诗、词的句式大体相同,而不是仅仅类似于其中的两句。或者说,仿诗词联在格式上,应当与一首绝句或者一阕(至少半阕)词相仿,同时应当尽量符合对联格律。甚至也可以将仿诗词联看作是一种带有对联风味的新型格律诗词。
 
    仿诗词联可以分为仿诗型和仿词型两种。仿诗型如:
 
    般若立圆宗,教门原不共
 
    菩提归大海,法味本相同(仿五绝体联)
 
    此联与一首五言绝句相比,几乎只有一个字(“共”)的声调之差。仿词型如:
 
    色身易坏心难了,才脱皮毛,又生鳞角
 
    罪性虽空报不亡,但消业障,莫造新殃(仿一剪梅词谱联)
 
    此联上下联共同组成一剪梅词谱之半阕(句式相同,声韵稍异)。又如:
 
    化成如岛,山清水秀港湾好;万里归途,勿忘此间非故土
 
    因地启航,海阔雾浓风浪狂;三生遂愿,常思彼岸在天边(仿减字木兰花词谱联)
 
    此联上下联分别相当于上下阕,共同组成减字木兰花之词谱(句式相同,声韵稍异)。
 
    由于格律诗词与对联终究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因此,仿诗词联的格律(包括句式、押韵、平仄等),也不必与格律诗词完全一样。既然名为联,首先应尽量符合对联之格律,其次才是尽量模仿诗词之格律。总之,仿诗词联与格律诗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关键在于一个“仿”字。
 
   (注:本文曾发表于《邵阳楹联》。文中所引对联,均为作者所撰之佛教对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