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凱格爾運動」,提肛有效

 金朝陽宮 2012-04-11

治療尿失禁,現代醫學都主張採用「骨盆腔底部肌肉運動」,

這一運動法,又稱為「凱格爾運動」,是西方醫者凱格爾先生所發明。

運動的方法,就是持續、反覆地收縮下部陰道、尿道、肛門附近的肌肉。

臨床追蹤證實,確實可以有效改善尿失禁的症狀。

其實,針對骨盆腔底部的肌肉鬆弛,「凱格爾運動」,也就是早已流傳千古、

源遠流長的、傳統道家氣功養生必學的「提肛」功法。

「提肛」,又稱「縮肛」或「縮陰」,從字面來看,

就是肛門附近底部肌肉部位的肌肉收縮。

養生專家對於「提肛」的理解,原本在於收攝下陰部位,以期提氣內守。

經常鍛鍊收縮動作,隨時隨地,反覆練習、持續用力。

這也正是尿失禁患者,自我保健最為理想的復健療法。

會陰收縮,強韌底部肌

不過,從標準的針灸經穴而言,「提肛」的正確部位,其實不是在收縮肛門、陰部等部位,而應該是在人體任脈「會陰穴」的定點部位。

以位置言,會陰穴位於前後二陰之間,也就是後側肛門與前側的生殖器之間,這裡是骨盆腔的最底部的所在,也是正確的會陰穴的位置。

所謂「提肛」、「縮肛」,需要用力上提、收縮的肌肉,

 

標準的定位點,正是會陰穴。

 

除了收縮會陰穴附近的肌肉,也可以利用睡前,

 

平躺床上,自行以指甲切按會陰穴,都是極為積極有效的刺激手法。

另外,也可以擴大範圍,熟諳「腹式呼吸法」,強化下腹部整個盆腔部位的肌肉收縮能力。

本文取自腦中風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