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習《論語》 【鄉黨】篇

 清风杨柳1960 2012-04-12

學習《論語》 【鄉黨】篇

作者  清風楊柳

 

之一

  孔子于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注釋】
  鄉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鄉,五百家為一黨。這里只表示鄉里或家鄉的意義。
  恂恂:音xù,溫和恭順。
  便便:辯,善于辭令。
  孔子在本鄉的地方上顯得很溫和恭敬,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里、朝廷上,卻很善于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
  這里是說孔子在不同場合分別待人的態度。通俗地講,家鄉是父母常年生活的地方,所以有個名詞叫家鄉父老,孔子是最講“禮”的人,也是“禮”的實踐者,因此,見了家鄉父老畢恭畢敬;在宗廟活動和朝廷之上參加公務活動時,則言辭鑿鑿。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許多人都具有“草根”性,即多數城里人都是從農村出來的,或者祖上是農村的,前些年凡是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家里見了老少爺兒們,打招呼,讓根煙,這是最起碼的禮節,否則,他們說你“大樣”(土話,即傲慢之意)。有一個叫廖守才的人,在外打拼幾十年,擁有家產上千萬。但此人十分吝嗇,自己不吸煙、不喝酒,與村里的鄉親們少有來往,在外沒朋友,在家沒親友,自己整天怕被綁架、遭勒索,有天半夜門窗亂響,疑為有人搶劫,隨從窗戶向外拋撒五萬元錢。清晨起來發現院子里人民幣亂飛,方知原來是刮了一陣風。這事很快被當做笑話傳遍當地。由于廖守才發了,又不與鄉親們交流,使得村上人說啥的都有,諸如“為富不仁”啦、“有倆錢燒得不輕”啦,等等,當然,也不排除個別人有“仇富”心里。后來,廖守才死了,按照農村的習俗,無論哪家死了人,本族本家的人都要主動幫忙料理后事,可廖守才的后事愣是拿錢也找不來人幫忙。
  由此,余感嘆:作為“草根”市民,當以孔子為鏡,講仁義懂禮節,勤拱手勤問侯,與鄉親和諧和睦相處;莫學守才之德,重錢財輕鄉情,不交流不溝通,和鄰里老死不相往來。

 

之二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注釋】
  侃侃:說話理直氣壯,不卑不亢,溫和快樂的樣子。
  訚訚:音yín,正直,和顏悅色而又能直言諍辯。
  踧踖:音cújí,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與與:小心謹慎、威儀適中的樣子。
  孔子在上朝的時候,(國君還沒有到來,)同下大夫說話,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公正的樣子;國君已經來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樣子,但又儀態適中。
  這里是說孔子對不同的對象說話的態度有所不同。通俗地講,面對官職比自己低的同僚,孔子剛直,說話理直氣壯,不慌不忙;面對官職比自己高的同僚,孔子和悅、正直,而表現出尊敬的神色;面對國君,孔子小心謹慎,極度恭敬,甚至生怕哪里不恭而不安,同時威儀適中,莊重而不輕佻隨意。
  有人說,孔子這種做派,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實,孔子若有這等本事,也不至于周游列國十幾年沒人器重!孔子的做派實際上是一種常態,按孔子“君君臣臣”的等級“禮”念,他做得可謂把握分寸,恰到好處。時至今日,這種現象不仍然是司空見慣嗎?有的人見了下級吆五喝六,見了上級唯唯諾諾,見了上上級則誠惶誠恐,還不定有孔子那樣的風度。因此,在這里應給“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來正正名,如果你見了人說鬼話,別人會說你鬼話連篇;如果你見了鬼說人話,那鬼會說你不是人。我就有過這樣的遭遇。某日,眾友聚會,某君喝酒喝到說話舌頭發硬,非要再喝,我勸阻時說了句“你真的是酒酣,勸都勸不住”,不料,那廝大怒,說“酒酣”是罵他、瞧不起他,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只好離席而去。后來反思,遇到不懂人話的人,你跟他講人話,不是自討沒趣嗎?!

 

之三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注釋】
  擯:音bìn,動詞,負責招待國君的官員。
  色勃如也:臉色立即莊重起來。
  足躩:躩,音jué,腳步快的樣子。
  襜:音chān,整齊之貌。
  翼如也:如鳥兒展翅一樣。
  國君召孔子去接待賓客,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起來,腳步也快起來,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擺動,卻整齊不亂。快步走的時候,像鳥兒展開雙翅一樣。賓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報說:“客人已經不回頭張望了。”
  這里介紹了孔子在接待賓客時的情形:臉色莊重,見人作揖,服飾整齊,快步如飛。客人走后,及時反饋。說明孔子整個接待任務完成的質量與他的負責精神,以及由此展現出他本身的人格力量與魅力。
  孔子終生主張“禮”,因此,他本人在實踐中也表現得非常到位。如今,在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社會活動的各個層面都有其相應的禮儀,可以說禮儀浸透到社會的每個細胞,人們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禮儀,因此,中國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的《禮儀講座》曾一度風靡全國。正象孔子所說的“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一樣,有的人如饑似渴,學以致用;有的人如蜻蜓點水,似懂非懂,不懂裝懂;有的人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然后自以為是,絲毫不懂“禮”為何物。于是,學以致用者,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處處彰顯君子風度;不懂裝懂者,楞充大頭,破綻百出,常常讓人貽笑大方;不屑一顧者,為人處事,一塌糊涂,往往使人望而卻步。

 

之四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注釋】
  鞠躬如:謹慎而恭敬的樣子。
  履閾:閾,音yù,門檻,腳踩門坎。
  攝齊:齊,音zī,衣服的下擺。攝,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擺。
  降一等:從臺階上走下一級。
  逞:舒展開,松口氣。
  沒階:走完了臺階。
  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謹慎而恭敬的樣子,好像沒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門的中間;走,也不踩門坎。經過國君的座位時,他臉色立刻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起來,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一樣。提起衣服下擺向堂上走的時候,恭敬謹慎的樣子,憋住氣好像不呼吸一樣。退出來,走下臺階,臉色便舒展開了,怡然自得的樣子。走完了臺階,快快地向前走幾步,姿態像鳥兒展翅一樣。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這一段話,把孔子為官上朝時的情形,描述得活靈活現,旨在說明孔子是在按照“周禮”的要求去做人做事。
  看到孔子上朝時的種種表現,使我想起早年生產隊大集體時,我們見了公社干部時的心理活動和外在表現。本人十歲那年,全公社都在推廣紅薯下蛋栽植辦法,即先把土地表層的熟土挖到一側,再把下面的生土深翻疏松,然后再把另一側也如此深翻一遍,末了再將熟土凸成一道道埂,是為“挖紅薯溝”,“林紅薯埂”。說實話,當時我干這樣的活,真的沒底氣,挖表層的熟土還可以,深翻下層的生土,用上吃奶的勁兒也挖不動。有一天,我正在挖熟土,年長我三歲的一位哥哥,在我身后深翻生土,公社來了幾位干部現場視察,我心里一陣緊張,當干部們走到我們身邊的時候,真有點象孔子走近君王時那種感覺,更加緊張。當有一個干部詢問了我們的年齡之后,對他身邊的人說:這兩個小家伙大干社會主義的精神可佳,記下他們的名字,回去好好宣傳。聽了這話,簡直讓我熱血沸騰,接下來就是干勁倍增。此后,無論是拉糞、拉土、還是拉樓、拉耙,只要是看見公社來的工作員,就不由自主地緊張、表現,生怕給干部留下不好的印象。

 

之五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注釋】
  圭:一種上圓下方的玉器,舉行典禮時,不同身份的人拿著不同的圭。出使鄰國,大夫拿著圭作為代表君主的憑信。
  戰色:戰戰兢兢的樣子。
  蹜蹜:小步走路的樣子。
  如有循:循,沿著。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一樣。
  享禮:享,獻上。指向對方貢獻禮物的儀式。使者受到接見后,接著舉行獻禮儀式。
  覿:音dí,會見。
  (孔子出使別的諸侯國,)拿著圭,恭敬謹慎,像是舉不起來的樣子。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人遞東西。臉色莊重得像戰栗的樣子,步子很小,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在舉行贈送禮物的儀式時,顯得和顏悅色。和國君舉行私下會見的時候,更輕松愉快了。
  這里說的是孔子在外交場合的舉止形態。
  綜合一至五章,所記載的都是孔子在不同的場合,對待不同的人,其容貌、神態、言行都各不相同。他在家鄉時,給人的印象是謙遜、和善的老實人;他在朝廷上,則態度恭敬而有威儀,不卑不亢,敢于講話,他在國君面前,溫和恭順,局促不安,莊重嚴肅又誠惶誠恐。,從這些看似平平淡淡的細枝末節中,讓我們看到了孔子踐行禮儀的精神,從而昭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知禮、懂禮、行禮,把禮儀貫穿到每個

 

之六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釋】
  不以紺緅飾:紺,音gàn,深青透紅,齋戒時服裝的顏色。緅,音zōu,黑中透紅,喪服的顏色。這里是說,不以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顏色布給平常穿的衣服鑲上邊作飾物。
  紅紫不以為褻服:褻服,平時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認為,紅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紅紫色。
  袗絺绤:袗绤,音zhěn,單衣。絺,音chī,細葛布。绤,音xì,粗葛布。這里是說,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
  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單衣穿在外面,里面還要襯有內衣。
  緇衣:黑色的衣服。
  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麑:音ní,小鹿,白色。
  短右袂:袂,音mè,袖子。右袖短一點,是為了便于做事。
  寢衣:睡衣。
  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帷裳: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疊縫上。
  必殺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殺,裁。
  羔裘玄冠:黑色皮禮貌。
  不以吊:不用于喪事。
  吉月:每月初一。一說正月初一。
  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布鑲邊,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一定要套在內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睡覺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長。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后,便佩帶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著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著黑色的帽子去吊喪。每月初一,一定要穿著禮服去朝拜君主。
  這段話林林總總羅列了一大堆穿衣打扮方面的事,旨在告訴人們依著方面的“禮”,即什么場合穿什么服飾都要有講究,否則,你會弄得很另類。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叫李無顏的女人,平時依著很不講究,顏色胡亂搭配,大小不管露邊,特別是到了冬天,上衣往往穿幾層,里大外小,層次分明,生怕別人不知道她穿有幾層衣裳,人送綽號“搭三不搭四”。有年冬天鄰居娶媳婦請她陪“送女客”(陪送女孩出嫁的客人),她身著潔白的鴨絨襖出現在人家的婚禮現場,有好事者勸其換換衣服,“搭三不搭四”振振有詞地說:“婚紗比這還白,咋啦?不換!”直把鄰居氣得暗地里捶胸頓足,差點沒給別過氣兒去。又一年冬天,“搭三不搭四”的公爹去世,出殯那天,她身披孝衣露大紅,頗似《寇準背靴》里的柴公主,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很不舒服!看來,穿衣打扮學問不大,講究大啊!難怪老夫子講起來啰里啰嗦,不厭其煩,很是值得我們思考啊!

 

之七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注釋】
  齊:同齋。
  明衣: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變食:改變平常的飲食。指不飲酒,不吃蔥、蒜等有刺激味的東西。
  居必遷坐:指從內室遷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齋戒沐浴的時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與妻妾同房)。
  這是講孔子在齋戒時候的禮儀。即齋戒之前如何做(沐浴),齋戒之中如何吃、如何住交代的一清二楚。旨在告誡人們,齋戒就要像齋戒的樣子,按照齋戒的規矩循規蹈矩。以此類推,無論干什么事情,都必須按照規律規矩去認認真真地辦,兢兢業業地去做。在孔子看來,這才是一個君子的所為。

 

之八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釋】
  膾:音kuài,切細的魚、肉。
  饐:音yì,陳舊。食物放置時間長了。
  餲:音ài,變味了。
  餒:音něi,魚腐爛,這里指魚不新鮮。
  敗:肉腐爛,這里指肉不新鮮。
  飪:烹調制作飯菜。
  不時:應時,時鮮。
  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氣:同“餼”,音xì,即糧食。
  不及亂:亂,指酒醉。不到酒醉時。
  脯:音fǔ,熟肉干。
  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氣味變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時新的東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米面的量。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從市上買來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
  這么長一大段,孔子給我們羅列了一大堆食的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別嫌啰嗦,孔子要是活到現在,要羅列的遠不止這么多,比如:問題奶粉(三聚氰胺)不能吃,問題鴨蛋(蘇丹紅)不能吃,瘦豬肉(瘦肉精)不能吃,面粉(增白劑)不能吃,染色饅頭(色素)不能吃,鴨血、豬血(食用膠+血粉)不能吃,油(泔水油、地溝油)不能吃,牛肉(假的)不能吃,羊肉(假的)不能吃······
  當我們食不果腹的時候,買不起好吃的。
  當我們會買起的時候,買不來放心的。
  所以,我們的生活依然很難。

 

之九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釋】
  不宿肉:不使肉過夜。古代大夫參加國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國君賜的祭肉。但祭祀活動一般要持續二三天,所以這些肉就已經不新鮮,不能再過夜了。超過三天,就不能再過夜了。
  祭肉:這是祭祀用的肉。
  孔子參加國君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過的肉不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吃了。
  這段話仍然是說食品安全問題,即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就不要吃了。這些道理連古人都知道,而我們現代的人難道不懂?看看媒體曝光的染色饅頭事件,管叫你觸目驚心。上海是大都市,人口多,吃饅頭也多,相應每天賣剩下的饅頭也不會少,商家不怕,剩下的饅頭生產廠家回收。記者在某饅頭加工車間發現,這些回收回來的生產日期是7天前的饅頭,被工人從包裝袋里取出來,直接倒進和面機里,加水浸泡后再加入面粉進行攪拌。十幾分鐘之后,一個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就新鮮出爐了。再攪拌過程中加入黃色素,蒸出來的就是玉米面饅頭,加入黑色素,就成雜糧饅頭。如此這般,生產工人說,他們不吃,打死也不吃,餓死也不吃。但進入市場后,我們大家吃了。吃了,就有害于健康。假如孔子把那些不新鮮的肉吃了,是嫌扔了可惜的話,那么我們今天在津津有味中咀嚼那些過期饅頭或其他食物,是有的人良心壞了。

 

之十

  食不語,寢不言。
  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
  小的時候,經常聽母親講:“吃飯的時候不要亂說話,亂說話容易噎著;睡覺的時候不要亂吭聲,亂吭聲會說夢話。”于是,我們就無論干嘛都用心專一。
  今學《論語》,方知孔夫子2000多年前就有這樣的教誨,母親沒有文化,也不知啥叫《論語》,但她知道用孔子的話來教育子女,我想,這也許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所謂“食不語”就是要求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交談。用我們已知的的科學道理來解釋,其一,吃飯說話會影響消化。因為進食后,身體需要調動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的不同部位,以便使腸道獲得更多的能量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吃飯時談話,會使本該流向胃的血液流向了腦,就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此外,一邊吃飯一邊說話,還會分散吃飯的注意力,影響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未嚼爛,又不能拌入足夠的消化液,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而且說話延長了吃飯時間,飯菜涼了對胃也是不良刺激。其二,吃飯時說話,還可能會引起嗆噎。因為咽喉部是一個四通八達的通道,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后可通食道,向前則可通氣管。吞咽食物時,為了保證食物通路的順暢,吞咽反射會進行一系列的復雜動作。一是小舌頭上抬,正好蓋住鼻腔后部,防止食物進入鼻腔;二是咽部一些小肌肉收縮,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誤入“耳咽管”。三是喉頭上提,使會厭軟骨蓋住氣管。這樣,四通八達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證了食物能乖乖沿食管進入胃。而如果吃飯時說話、大聲吵嚷或哈哈大笑,都可能干擾到這一過程,使食物誤入“歧途”,進入鼻腔或氣管,引發不該發生的問題。有一個叫歡歡的小朋友,在一次用餐時,其父親講了一則笑話,歡歡剛好吃了個花生米,一笑,那花生米被嗆入氣管,立時呼吸急促,生命垂危,幸虧其母親是個醫生,采取斷然急救措施才使歡歡免遭一劫。看來,孔子這話道理小,學問大呀!
  “寢不言”的道理就很簡單了。在睡覺的時候,大腦需要安靜下來,但如果繼續談話,討論問題,就會使大腦興奮起來,導致失眠多夢,影響睡眠質量。睡眠質量的好與不好,直接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就把吃得慢睡得快視為健康的標志,干什么就要專心致志地干什么,切不可一心二用。

 

之十一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注釋】
  菜羹:用菜做成的湯。
  瓜祭:古人在吃飯前,把席上各種食品分出少許,放在食具之間祭祖。
  齊:同齋。
  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吃飯前也要把它們取出一些來祭祖,而且表情要像齋戒時那樣嚴肅恭敬。
  這一段話充分地表現出孔子的禮不在隆而在誠的思想。即使是瓜祭,也一定要像齋戒那樣對待,那樣莊重,那樣嚴肅,那樣恭敬,那樣虔誠。
  在現實生活中,祭祀活動曾被當作“四舊”禁止了若干年。近些年來,伴隨著文化旅游業的興起,各種祭祀活動此起彼浮,聲勢浩大,名目繁多,諸如亞當夏娃要拜,伏羲要拜,軒轅要拜,神農氏要拜,堯、舜、禹要拜,歷史上的文人武圣都要拜,就連孟姜女也弄成文化節,聽說還有人提議搞西門慶文化節,等等,且不說“濫”,但就其“誠”有幾分,誰人也說不清楚。也許有人會說,如今這些活動,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如果不信,你拜軒轅、祭孔廟不就是其心不成嗎?如果全信,萬一把你弄到西門慶文化節上,你不就誤入歧途了嗎?于是,許多地方搞類似這些活動,往往都是籌備一陣子,花錢一堆子,熱鬧一日子。然后“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數字一串字。
  我無意詆毀一些文化活動,是說要搞就要恭敬、嚴肅、莊重、虔誠。那種花里胡哨要不得。有個地方就玩得很花,明明有些項目半年前就談妥了,非要到某某文化節上再簽協議,并且明明是本地人投資,非要掛外地客商的名頭,明明是中國人投資,用了幾美元或幾歐元就硬充外商。我想這種作風是孔夫子也不愿意看到的。

 

之十二

  席不正,不坐。
  【注釋】
  席:古代沒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鋪于地面的席子上。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在現實生活中,也許有人會覺得“席不正,不坐”未免太過于吹毛求疵,其實,當人在自己漸漸偏離正道的一思一念沒有意識到或把握住時,便會造成更大的偏差。因此,我們姑且可以把它理解為:不該吃的,不吃;不該要的,不要;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地方,不去。否則,如果大多數的人揚棄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便會造成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局面。有一個叫張步才的人,四十多歲混了個某行政管理局局長,本為清水衙門,亦該領袖清風,然他非要玩那鉆圈弄鬼的把戲,把單位的辦公經費轉來轉去轉到自己的錢袋里,結果換來的是十幾年的鐵窗生涯。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重視自己的言行,守住做人的根本:真誠、善良、堅忍,這樣才能對得起個人的生命意義。

 

之十三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注釋】
  鄉人飲酒:指當時的鄉飲酒禮。
  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行鄉飲酒的禮儀結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這里說的是孔子遵守鄉人飲酒的禮儀。長期以來,無論是家庭還是家族,無不以尊老為根本,孔子的行為體現了當時的行為規范,這個敬老尊老的禮節被作為優良傳統傳承至今。比如在飲酒吃飯的場合,都主動讓長者上座,飯后送長者先走。推而廣之,在其他場合,也應該這樣做,比如乘車、購物等。在外面,我們要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給迷路的老人指路;在家里,我們要尊重長輩、照顧長輩。總之,學習這段話的意義就是要讓我們大家都能夠尊敬老人。久而久之,養成習慣,整個社會必然就和諧融洽了。
  當然,生活中也還有很多不和諧的現象,諸如公交車上與老者搶座位、個別公交車司乘人員見老人乘車而拒載、個別養老院工作人員虐待老人、個別做子女的虐待自己的老人等等,都亟待灌輸中華民族尊老敬老這種優良傳統,否則,那些不懂尊老敬老的人將會成為中華民族的異類,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個叫驢子的人就是這種異類,驢子夫婦均有工作,在某市區繁華地段有門面房三間,小區家屬房有四室兩廳,而驢子年近八旬的老母卻獨居在僅有六平方米的地下室。小區居民紛紛指責驢子,驢子卻對人解釋說,其母上樓腿腳不方便!悖論,嚴重的悖論!不過,我倒挺佩服驢子他爹,這老先生真有先見之明,孩子小的時候就知道長不成人,所以就給孩子起名驢子,嘿!這驢子長大后還真的就不是人!

 

之十四

  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注釋】
  儺:音nuó。古代迎神驅鬼的宗教儀式。
  阼階:阼,音zuò,東面的臺階。主人立在大堂東面的臺階,在這里歡迎客人。
  鄉里人舉行迎神驅鬼的宗教儀式時,孔子總是穿著朝服站在東邊的臺階上。
  這里說的是孔子參加宗教儀式時的禮儀——身著正裝站在該站的位置,顯示著孔子“祭神如神在”那種心敬、端莊的姿態。
  孔子的這種禮儀舉止給我們留下這樣的啟示:做事一定要心誠。佛教里有句話叫“心誠則靈”。“誠”即虔誠,“靈”即顯靈。指用心專一,恭敬于事,則能獲得靈驗或靈感。特別在當今時代,各種社交場合都藏著無限的商機,出入社交場合都需要講究著裝,談吐文雅,舉止端莊。否則,如果是衣冠不整,說話粗魯,行為舉止不檢點,沒人會愿意與你合作共事,因為你給人的印象是心無誠意、邋邋遢遢、缺乏氣質,這絕不是以貌取人。

 

之十五

  問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注釋】
  問:問候。古代人在問候時往往要致送禮物。
  再拜而送之:在送別客人時,兩次拜別。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問候送禮,便向受托者拜兩次送行。
  這里主要是說孔子與人交往的情形,突出了一個字:“誠”。
  孔子曾經周游列國,平時也注意向各國各方面的人士學習,一定結交了當時不少的名人高人,他要常常向他們問候答復。孔子非常看重這點,他要對著使者兩拜:一是如同親眼見到被訪問者,二是對使者表示拜托和感謝。另外還要讓使者捎去見面禮,其鄭重嚴肅的禮節,反映了孔子對朋友的敬重以及對人與人交往的誠意。
  相對于孔子那個時代,現在真的是今非昔比了,如今信息爆炸,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手機全球通,上網視頻聊,物品有快遞,實實在在的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如今,向朋友問候,一個電話或一條短信完事,不需要再托人捎話了。即使偶爾遇到朋友的朋友,分別時脫口而出“回去代問某某好!”也完全成了一種交往辭令,根本不需要去認真履行。
  時代不同了,朋友之間交往的形式和問候的方式變了,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個“誠”字。“誠”,是人與人交往相處的根本,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相處最后能留下些什么呢?不就是誠心誠意和以心交心的美好回憶嗎?!

 

之十六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季康子給孔子贈送藥品,孔子拜謝之后接受了,說:“我對藥性不了解,不敢嘗。”
  按照封建禮教,君王無論是賜食或賜藥,做臣子的都應先嘗。假如是乾隆給和珅賜藥,和珅定會立馬雙膝跪地叩謝,然后當面嘗之,且連連稱贊:好藥,好藥。謝皇上恩典!然,孔子則說:“我對藥性不了解,不敢嘗。”其一,孔子說的是實話,藥這東西不像其他食物,不懂藥性,吃反了要出人命的。其二,反映出孔子具有獨立的人格,為人直爽,有一說一,不像后來的和珅奴性十足。
  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叫毛分明的人,曾經在某公安派出所當過所長,期間,當地連續搞過幾次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毛所長與當地鎮領導配合得非常默契,只是有一條,在抓人問題上,毛所長給干警們交代,無論鎮領導怎么發脾氣,沒有他的同意,任何人不能亂動。他的理由是:領導是抓全面的,法律方面的事不一定全懂,抓錯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毛所長雖沒有唯命是從,但避免了許多因盲從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因為如此,毛所長成了后來的毛局長了。

 

之十七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馬棚失火燒掉了。孔子退朝回來,說:“傷人了嗎?”不問馬的情況怎么樣。
  這里講的是孔子家里馬棚失火的事。當他聽到這個消息后,首先問人有沒有受傷。他只問人,不問馬,表明他重人不重財,十分關心下面的人。事實上,這是中國自古以來人道主義思想的發端。
  偉人毛澤東也曾說過:“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看來,人是世間萬事萬物的主宰者,熱愛自己的生命,并熱愛一切的生命。把生命看做是世間最寶貴的東西,是所有真正偉大和成功的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就離開了智慧。就目前,只要人們聽到某地發生交通事故、煤礦瓦斯爆炸事故以及自然災害事故時,首先關心的是人有沒有問題。這也從大多數人身上折射出人性的光輝。但也有漠視生命的冷血動物,有個叫木三柱的人就是這樣的動物。身為國家干部的木三柱,傍大款海吃海喝,醉酒駕車連撞五人而不屑一顧,導致三死兩傷還口出狂言:不就是陪幾個錢嗎!自以為那大款的朋友會出手擺平此事,不料,無視他人生命的木三柱最終把自己的生命也給葬送了。

 

之十八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飯。
  【注釋】
  腥:牛肉。
  薦:供奉。
  國君賜給熟食,孔子一定擺正座席先嘗一嘗。國君賜給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給祖宗上供。國君賜給活物,一定要飼養起來。同國君一道吃飯,在國君舉行飯前祭禮的時候,一定要先嘗一嘗。
  古時候君主吃飯前,要有人先嘗一嘗,君主才吃。孔子對國君十分尊重。他在與國君吃飯時,都主動嘗一下,表明他對禮的遵從。
  國君用餐前由侍食者先嘗這規矩,到了清朝還依然存在。你別看當皇帝威風,其實也有很多苦惱。比如吃飯,一盤一盤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端上來,其實大多只能看看,不能吃。能吃的又不能多吃,還得每樣菜讓人先嘗,據說是怕中毒。二千多年來,身居高位者,也真是夠累的。
  時至今日,一定級別的領導意欲視察調研,人未動糧草先行。每到一處,廚師要經過政審,飯菜要檢驗,至于隨從人員是否先嘗,咱不得而知,據說為了首長的安全,那是內保的一項職責。如果說孔子在君主吃飯前先嘗一嘗是處于對國君的尊重的話,那么,當今的做法就是保安人員履行職責了。
  眼下流行一個《十大傻》的段子,與吃飯前先嘗有關,只不過是現在與孔子時代不同了,菜到桌上,領導未動你先嘗了,就是對領導的不尊敬了,被視為一大傻行為。這《十大傻》分別是:“領導敬酒你不喝;領導未叨你先戳;領導夾菜你轉桌;領導發言你嘮嗑;領導聽牌你自摸;領導隱私你亂說; 領導開門你上車;領導喝水你剎車;領導洗澡你先脫;領導小蜜你亂摸”。
  有一個從政的朋友告訴我,現在陪領導吃飯是一件大難事,領導敬酒你得喝,給領導敬酒你得替領導喝,領導不動筷子,你也別想轉桌,好吃的不能多吃,不好吃的不能不吃。你只有怪怪的看著領導吃,否則,就是不懂禮貌,因此,越是吃大餐越是吃不飽,往往酒后再到街上吃碗面。

 

之十九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注釋】
  東首:頭朝東。
  紳:束在腰間的大帶子。
  孔子病了,國君來探視,他便頭朝東躺著,身上蓋上朝服,拖著大帶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國君來探視他,他無法起身穿朝服,這似乎對國君不尊重,有違于禮,于是他就把朝服蓋在身上。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會失禮于國君。
  從這里看出,孔子的“禮”可謂體現在了生活的每一個小節上。而我們現代的一些人,不要說有病了,就是沒病也很不注意這些細節,你不要看有的人在街上穿得人模人樣的,你到其家里再看,那種零亂不堪的場面管叫你立馬反胃。有一個叫秦東壽的人,平時西裝革履,給人一種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印象。某日,有朋友造訪,進家不足五分鐘就出來了,原來,秦夫人正在家里忙活著包餃子,那案桌就擺在睡覺的床前,床上邊撐著蚊帳,蚊帳桿上掛滿了襪子、褲頭、乳罩等衣物,沙發上堆積如山,茶幾上堆滿雜物且塵土大厚,就象一座小垃圾堆。那朋友說“你咋不收拾收拾啊!”你猜人家秦東壽咋說來著?“家就是家嘛!哪能像賓館一樣啊!”于是,那朋友只好把它叫出來站在街上說說話。
  人家孔子有病的時候還不失禮,我們這些健康的人難道就不該學一學嗎?也許,秦東壽們會說:“俺家再臟、再亂、再差,礙您啥事啦?”是啊!是不礙別人的事,你回到家里躺狗窩里誰也無權干預,但你應知道把家里整得有條有理了,有客人造訪時,那是一種對客人的尊重!

 

之二十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國君召見(孔子),他不等車馬駕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這句話需要我們用心體會,一方面體現出夫子對君主的尊重,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他以大局為重,君有召,必有大事,這是夫子的認知。在現實生活中,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領導有召喚,你都應當立馬行動,你千萬不要說等手頭工作處理完了再說,如果那樣,你就是不通電了。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某市領導要召開一個由各單位一把手參加的會議,結果,某個職能局派了局辦公室主任參加,領導問其原因,主任說“局長在局里召開班子會”。領導大怒道“是他的會重要,還是我的會重要?”隨即把那辦公室主任攆出會場,并派秘書親自去把那位局長請了過來。不久,那位顯赫一時的局長便不是什么長了。

 

之二十一

  入太廟,每事問。
  此章重出,原文在《八佾》篇之第十五: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此處將“入太廟,每事問”單列成章,使我又一次想起了“問”的學問。有句俗話叫“禮多人不怪”,凡事多問,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會避免可能發生的失禮、失誤現象。有個叫“變壓器”的朋友,在某縣政協工作,有一次政協會議上,“變壓器”負責會務,會議閉幕在即,主席檢查閉目式議程時發現,最后一項全體起立奏《國歌》,而禮儀準備的是《國際歌》,問“變壓器”何故?他自信地說“不會錯,就是該奏《國際歌》”。主席隨即提出了批評,并及時做了糾正。原來,“變壓器”參考黨代會上所用的曲子,不懂政協的禮儀,也不及時詢問,差一點鬧出一則政治笑話。

 

之二十二

  朋友死,無所歸,曰:“于我殯。”
  【注釋】
  朋友:指與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殯:停放靈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殯,這里是泛指喪葬事務。
  (孔子的)朋友死了,沒有親屬負責斂埋,孔子說:“喪事由我來辦吧。”
  從這里看出,孔子不僅是知禮之人,還是個仗義之人。就是人們常說的熱心人。至此,我想起了2010年發生在鄭州的李貴友病故后無人認領事件,最后在熱心人趙俊方的幫助下才使得逝者入土為安。趙俊方可謂是當今的仗義之人。
  事情的概況是:鄭州頤和老年公寓于2009年9月收養了一位叫李貴友的老人,其兒子李剛說他們老家在東北,在鄭州做生意,家里太亂,特意把老爺子寄養到老年公寓。隨后的日子里連續九個月李剛音訊皆無,各大媒體狂轟亂炸,央視《今日說法》欄目也于2010年8月13日播出,央視報道尋找老人的親人,始終沒把李剛給轟出來。直到后來李貴友生病住院、去世。讓老年公寓犯難的是,老人不是本地人,沒有親屬的簽字,躺在醫院太平間的尸體拉不出來,即使拉出來到火化場沒有親屬簽字也火化不了。于是,熱心人趙俊方主動幫助處理李貴友的后事,幾經周折,取得了死者親屬的合法委托,才讓遭到遺棄的李貴友老人入土為安。

 

之二十三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朋友饋贈物品,即使是車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也是不拜的。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車馬還重要,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送上價值千金的車馬,也是朋友交往,也不過限于交情;送上不太值錢的祭肉關系到“孝”的問題。用肉祭祀祖先之后,這塊肉就不僅僅是一塊可以食用的東西了,而是對祖先盡孝的一個載體。如果朋友送上一大堆禮,就喜形于色,立即叩拜在朋友腳下,那肯定是貪財之徒,人也輕賤,情也污濁。所以,孔子認為君子之間應重視精神往來,物質不能壓倒精神,也不能干擾精神。禮大于情,心大于物。
  有句俗話叫“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朋友之交,如果過于看重禮品價值的話,就不叫朋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某種交易了。由此想到,有的人為什么從某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之后會感到一落千丈,于是不出門,不交往,門可羅雀,陷入孤獨。分析其原因,或許就是昔日與人交往的砝碼都是價值交換,人家請你客,給你送禮,是為了用用你手中的權力,如果你吃了、笑納了,那叫等價交換完成,誰也不欠誰。假如你今天拿錢到商店買了東西,明天你還會專門跑去向店主道謝嗎?我看不會,不但不會,我還懷疑你心里還在犯嘀咕:那店主不知賺了我多少黑心錢!所以,人有權的時候,一旦把權力當砝碼把人情當生意給做了,虎落平川的時候,你就難受去吧!

 

之二十四

  寢不尸,居不客。
  (孔子)睡覺不像死尸一樣挺著,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時那樣莊重嚴肅。
  這里是說孔子不是一個古板的人。在一般人看來,大人物都是處處正襟危坐,不茍言笑,一副莊重嚴肅的摸樣。小時候,晚上在街上玩耍時,聽大人們侃大山:那毛主席肯定不會像咱們一樣隨便說話,因為他一說話就是毛主席語錄,那一句都頂咱一萬句哩!這是那個造神運動真的把毛主席給說成神了。
  其實,人就是個人,當毛主席走下神壇,一切都歸于自然。正象毛主席所說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因此,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是要區分的,該正襟危坐時不可馬虎,該自由隨便時也不要做作。在單位時就應該嚴肅認真,回到家里了就應該輕松活潑。就是日常閑居的時候,也不必象待客或者做客的時候,那么一本正經。 如果不是這樣,人豈不是活得太累了嗎?!
  有個叫周詳的人,平時不茍言笑,無論在外或者在家總是繃著一副嚴肅的面孔,偶爾一笑管叫你打冷顫,人送綽號“周冷公”。后來,周詳娶妻生子,其兒子小時候一看見周詳就嚇得大哭,兒子慢慢大了,見了周詳就躲。你說這副德行不改改行嗎!

 

之二十五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兇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注釋】
  齊衰:zīcuī,指喪服。
  狎:音xiá,親近的意思。
  瞽者:盲人,指樂師。
  褻:音xiè,常見、熟悉。
  兇服:喪服。
  式:同軾,古代車輛前部的橫木。這里作動詞用。遇見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時,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橫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這在當時是一種禮節。
  負版者:背負國家圖籍的人。當時無紙,用木版來書寫,故稱“版”。
  饌:音zhuàn,飲食。盛饌,盛大的宴席。
  作:站起來。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即使是關系很親密的,也一定要把態度變得嚴肅起來。看見當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禮貌。在乘車時遇見穿喪服的人,便俯伏在車前橫木上(以示同情)。遇見背負國家圖籍的人,也這樣做(以示敬意)。(作客時,)如果有豐盛的筵席,就神色一變,并站起來致謝。遇見迅雷大風,一定要改變神色(以示對上天的敬畏)。
  看了這段話,也許有人會說,孔子這老頭是神經病吧!哪來的那么多禮節呀!是啊!我看了之后覺得,如今也去照此模仿,還真的是有點神經。不過,透過孔子在不同場合表現出的不同神色和舉止,我們看到孔子對“禮”的嚴謹,從而昭示我們,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要謹慎從事,有禮有節,切不可三言兩語就成熟人了,是熟人就熟不拘禮了,那樣,人家會說你淺薄、輕浮。

 

之二十六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注釋】
  綏:上車時扶手用的索帶。
  內顧:回頭看。
  疾言:大聲說話。
  不親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劃。
  上車時,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著扶手帶上車。在車上,不回頭,不高聲說話,不用自己的手指指點點。
  這里講的仍然是孔子如何遵從周禮的事。前幾章講的是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應該有什么表情、什么動作、什么語言,他都一絲不茍,準確而妥貼。這里又講乘車的禮儀:1、人站好了再上車,上車時拉著繩子以免摔倒;2、在車上不要東張西望,四面環顧,顯得輕佻;3、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說話;4、不要指指點點,妨礙他人。
  當然,孔子沒有坐過汽車,更沒見過飛機、高鐵,因此,他只能講講乘坐馬車的禮儀。想想前些年坐火車那情形,那時候叫票車,每到一站,人山人海,扒門的扒門,跳窗的跳窗,總要熱鬧一陣子方可罷休,若是孔老夫子在場,估計擠不死也早給氣死了.

 

之二十七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注釋】
  色斯舉矣:色,臉色。舉,鳥飛起來。
  翔而后集:飛翔一陣,然后落到樹上。鳥群停在樹上叫“集”。
  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雞。
  時哉時哉:得其時呀!得其時呀!這是說野雞時運好,能自由飛翔,自由落下。
  共:同“拱”。
  三嗅而作:嗅應為狊字之誤 ◇,音jù,鳥張開兩翅。一本作“戛”字,鳥的長叫聲。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見一群野雞在那兒飛,孔子神色動了一下,野雞飛翔了一陣落在樹上。孔子說:“這些山梁上的母野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他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
  這里似乎是在游山觀景,其實孔子是有感而發。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雞能夠自由飛翔,自由落下,這是“得其時”,而自己為了克己復禮,東奔西走,顛沛流離,遭圍攻,忍饑餓,挨嘲諷,受奚落最終一事無成,自己都不如山谷中的野雉,活得輕松自在。因此,他看到野雞時,神色動了一下,隨之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現實生活中,感到比孔子還委屈的人多的去了,不過,現在的人發感慨的少了,都改成牢騷罵娘了。君不見:踏入仕途得不到提拔者——牢騷;提拔之后嫌官小者——牢騷;當了官嫌沒權者——牢騷;有了權還想升而升的慢者——牢騷······這樣的人若象孔子那樣的遭遇,估計早就氣死幾回了。
  其實,人的一生如同趕公共汽車一樣,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剛剛趕到,汽車開出去了,于是氣得不得了,大罵一陣,罵有什么用?干脆等下一班第一個上去,不就好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順其自然,少些牢騷,多些務實,這才是我們應持的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