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棋决战决胜中的非棋艺因素

 东方不黑 2012-04-12

围棋决战决胜中的非棋艺因素

(2012-04-11 21:00:36)

宋朝大诗人陆游名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千古传诵。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两句诗,就在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里“功夫在诗外”的规律。当然,不仅写诗如此,其他的各行各业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至于可以进行水平优劣比较的技艺等,到了顶尖水平的竞赛时,功夫的部分,技艺的部分往往不是决定优劣的根本因素了。相反,是人的其他如性格、文化修养、情商等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日本和韩国共同举行的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上,韩国和日本有非常出色的发挥,尤其韩国竟然进入了八强(韩国随后还进入了四强,但是这四强的获得在相当多人看来是违背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获得的,是不应该算数的),这一冷门使得多达几十万买竟猜“八强”足球彩票的中国人纷纷跌落掉了眼镜,高达7800万的彩金竟无一人获得。并不是韩国的足球水平短短四年间有了多大的提高,是韩国人的非技术性因素在有地利的情况下有了异乎寻常的发挥,也反证了“功夫在诗外”的正确性。

那么韩国的围棋呢?

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上,比赛之紧张激烈及某些戏剧性的比赛结局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对此,前体操王子李宁讲过这么句耐人寻味的话——奥运会冠军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赛出来的。这句话不仅诠释了奥运会比赛中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金牌归属,而且可以借鉴到最近一系列的围棋大赛中来。最近,无论是东洋证券,富士通、应氏杯,还是世界最强战等,各围棋赛中也都出现了许多“必然中的偶然”和“偶然中的必然”。这之中,从总的趋势上,从基础上看当然首先是棋艺水平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但当棋局极度细微,当争冠双方棋艺水平旗鼓相当,当胜负的天秤摆来摆去,当一盘决胜的棋和数以万计的金钱紧密相联时,棋手的心理素质,对局前调适出的心态、身体状况、一个时期来的竞技水平、人的意志性格等许许多多非棋因素,便会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若发挥了正作用,就会将胜利夺到手,如果相反,胜利就会擦身而过。

一、“天才”中的新内容

在以往人们的经验和印象中,所渭“天才”主要是指一个人头脑的聪明程度,在可比范围内的记忆、计算、反应、理解、观察等智力条件和智力因素。最近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对传统的上述智商看法进行了大量统计和研究,得出了新结论,以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约翰·梅耶尔为代表提出了,“包括宽厚、自信、坚毅等人的内在情绪因素”的作用,首创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提出把“情绪智力”考虑进去的“全面科学地测定人类的智力”的看法。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没有为此理论找出一个简洁的称呼,现在有了——“情商”,情绪的智力商数的意思。

《纽约时报》科学版撰稿人丹尼尔·戈尔曼博士考察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著名贝尔实验室后认为,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贝尔实验室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一流学者之间的友好、愉快和有效的合作,他们的“情绪智力”超过常人。

上述著名心理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在决定一个人将来是否能够有所成就的诸多因素中,智力的作用充其量只占二成,在其余的80%的决定因素中,‘情绪智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虽然情绪商数也与先天有关,但它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后天改造。”

同是上海籍的棋手,大的文化渊源背景基本相同的陈祖德、钱宇平、常昊的成长过程似乎充分证明了上述理论的不谬。

陈祖德九段步入棋坛时,我国一流高手和日本九段之间棋力差距是让二子都挡不住的,但就在这整体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短短四、五年间(1959年一1963年)陈祖德就提高自己棋力达二子以上,让先战胜了日本九段。纵观陈祖德九段的棋艺生涯,除了他的围棋才华,其他知识也比较丰富,他在文学方面亦有深厚功力(有名著《超越自我》为证),其为人称道的人格修养,其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谦和都是他在“情绪智力”方面占有相当优势的地方,所以他能在我国围棋水平相当拮据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为今后中国围棋的腾飞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了解钱宇平学棋经历的人无不认为“钱大”是绝对生来最适合下围棋的人。无论他入段时的年龄还是升为九段时的年龄,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他都是名列前茅的捷足先登者。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和陈祖德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几乎在四、五岁时就进入了围棋世界,而不像陈,已系统全面扎实地完成了初高中文化教育才步入棋坛的。这不能不认定是钱宇平在文化修养方面的一个严重不足,由于他过早地进入到除了围棋还是围棋的专业队里,他的情绪性格都没能经过应有的锻炼与磨炼,以至,棋上他是九段;棋下他是否“入门”了都难说。他的“情绪智力”明显低于许多人,“富士通杯”决赛弃权只不过突出表现出了这一点。一颗继聂卫平、马晓春之后的中国棋坛巨星出师未捷先告陨落,实在令人扼腕痛惜。韩国棋手曹熏铉、刘昌赫都曾服过兵役,都曾在兵营中度过不短的三年,这种对棋的“中断”并没有影响到曹刘围棋上的辉煌成功。这里可否对我们的棋手培养有某种启发和借鉴呢?

八十年代中期,少儿棋坛上曾有过名显一时的“四小天王”,十年过去,“四小天王”中,最被父母告诫不得以“天王”自居的常昊已出道,继聂卫平马晓春之后成为擂台赛中五连胜的第三条腾飞的龙。其余三位“天王”暂不能和常昊论短长,而和常昊同时或更早进国家少年队的棋手有的比常昊成名更早,但就目前国内外的战绩而言均不如常昊。是他们的才气不如常昊?是他们不如常昊用功?是他们缺乏和常昊一样的机遇?这之中可能有细微差别,但不可忽视的是:常昊的“情商”显然比其他少年棋手更高一些,什么时候见到的常昊都是那样谦虚那么心气和平,精神饱满.从未见到其有情绪不乐观的时候,赢了棋如此,输了棋也如此,这种健康的情绪无疑会有利于他本人情绪的稳定,有利于他棋艺水平的发挥。由此引出一个新话题,提高棋艺固然是职业棋手的天职,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看来也十分重要,因为光有水平是不够的,把水平发挥出来了才能最终赢得胜利。

现在的常昊似乎在世界围棋的争霸中常有失常的表现。没有能保持前几年时的那种良好的状态,不多的几年前,人们还认为中国的常昊和韩国的李昌镐正在围棋事业的长跑途中并驾齐驱,而现在的常昊有些越跑越慢的迹象,这的确是个应该引起围棋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本书也是意在寻找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从常昊等人的身上找不出问题的存在和解决的办法,我们的目光可以转移到目前世界最强的棋手李昌镐身上,进行对比也许可以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二、李昌镐到底强在何处?

李昌镐曾经非常强大,即使今天他已经退出了一流的行列,但是,他曾经的辉煌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总结,找出他为什么一度非常厉害的原因。

李昌镐在跨越了世纪的十几年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保持着遥遥领先的比赛成绩,目前中日韩三国棋手加一块也找不出第二个能赶上他的人。如果说据此就得出李昌镐是棋艺上的超天才,再无人可敌,前几年不仅职业棋手们不服气,就是业余棋界也不会认同。现在除了韩国的一些个别围棋新秀外,大家在李昌镐面前都有些自愧弗如之感,但是李昌镐真的那么神鬼莫测吗?

第七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二局,马晓春在左上角故意留下破绽不补,专等着李昌镐去中计,果不其然,李中了计,之后局势急转直下,马晓春干净利落地赢下了这一盘。李昌镐这处小小的失误明确显示出李的不足之处——当李遇到突如其来,他头脑中未考虑到的着法时,他也惊慌失措,也计算不周,也会应付不当。总之也会犯和常人一样的错误。甚至在随机应变方面他还不如一些其他中日韩高手。

据曹熏铉的文章披露,李昌镐在他家作内弟子时是极其用功的,他住的房间常常是最后一个熄灯,甚至有时通宵达旦。用功应该不是成为冠军的特殊之处,哪个有杰出表现的人能没有过下苦功的经历?难的不是一个阶段的下苦功,而是不认为下苦功为苦才是真正地进入了超人的境界。

曹熏铉对李昌镐表示由衷赞赏的是李昌镐那根本不为世俗所动的心态和修养,曹熏铉说:“象佛一样的沉默;明明是知道却佯装不知,关心的焦点可以由中心到边缘;却对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好奇心;别人穷尽一生追求胜利,他虽一而再,再而三地夺冠,却不露一点喜色;他似乎已经洞察到事物核心所在,却为了掩饰他锐利的目光而低下了头;他不愿意走在不确实的大路上,而愿意隐身在实实在在的羊肠小道中……外在的天才是闪光的,容易迷惑人。有时候这样的天才也会自我陶醉在这种光环里,最后又沉沦为普通的人。

曹熏铉是李昌镐的老师,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又说“知子莫如父”,曹熏铉对李昌镐的评价可以说没有比这更深刻的了。曹熏铉本人就是个围棋天才,他又看到了许多围棋天才的沉沦,所以他的评价是不会错的,遗憾的是许多的人不愿意或不能够深刻认识李昌镐,以李昌镐为榜样。李昌镐正是由于持有上述的人生态度,有这样的功力,所以很少见李昌镐的棋局中由于一着不慎而将棋下崩了的情况。孙子兵法上讲:“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大意是说:善于打仗的人,首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谈得上争取到最后的胜利。而李昌镐在做人为人上已经处于不败之地了,他下出的棋不过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他能不强吗!

三、围棋中的体能问题

作为同是有胜负对抗和胜负结果的围棋比赛,同样也存在着棋手的运动体能问题,尤其在各种比赛日益增多,棋手赛事频繁的今天,体能已经较多地影响到比赛结果。这个问题应该列入被重视和研究的范围。足球或其他一些以体力为主的运动项目的体能问题比较容易察觉和突出,以至要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正在进行的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韩国的体能好是他们的主要优势。

围棋由于是人脑的体能问题,目前还没有人注意到脑体能也已经在某些围棋比赛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凡较多参加过正规围棋比赛的人大都有如下的体会:人脑的疲劳不像身体的疲劳那样易于察觉和表现明显。身体疲劳后,肌肉酸疼,跑不动、跳不高、忽然变的力不从心,难以完成平时很容易就做出的动作,甚至胳膊、腿、脚抽筋,这些症状明白无误地提醒运动员本人——你已经过度疲劳了。而围棋比赛当正在紧张进行时,明明计算速度已经下降,还要进行反复计算,点过的空总记不住是点了还是没点等等,当这种情况发生后,参赛者本人却不一定能意识到这是大脑疲劳的现象。棋手的昏着大多出现在这个阶段,正式比赛中,自紧一气,以为要过劫材了便去提劫造成复劫败。以为交换过一个顺序,其实并未交换等等,由于这些非正常水平的昏着而至痛失好局的并不罕见。越是重大比赛,越是交战双方麈战了较长时间的越容易出现上述头脑发昏的情况。

有关科研人员曾作过这样的测试,一个健康的中学生,连续用脑30分钟,血糖为120毫升/100毫升,这时,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但连续用脑120分钟后,大脑反应开始迟缓,思维能力减弱。如连续240分钟用脑,血糖就会降低45毫升/100毫升,这时大脑功能开始失调。

上述资料可以作为围棋运动员的参考。如何合理地分配自己的脑力呢?李昌镐的官子功夫天下第一,依笔者之见,并不完全是他的官子“技艺”如何了得,更主要是当他下到官子阶段时,他还保持着较为充沛的脑力,在脑体能有保障的情况下他的官子功夫才得以充分发挥,单就官子“功夫”来讲.他即使比马晓春、小林光一、赵治勋等人高,也高不出如此大的一截——下成细棋就是他赢。冷眼旁观李昌镐的棋,他在中盘以前并不刻意谋求较大优势,而往往只求不劣势即可;他在布局时并不追求出新,而求均势即可,这样可以不必耗费大量脑力苦思冥想新着和应付新情况。局势平稳还可以避免情绪紧张,因为人如果处在紧张状态下,体力消耗是双重的,既要用脑去想棋,还须克服紧张的情绪。 另据医学家测定,大多数人的头脑运行最佳状态不是人们通常认定的每日上午,相反上午10时是人们大脑的第一个疲劳期。下午3、4点是大脑全天最兴奋的时间。如果据此来分配自己的脑力,那么在上午的比赛中多走自己熟悉的布局,保持脑力,在下午时再挑起战斗应付复杂局面,是否效果更好一点。尽量利用对手的时间来想棋,这样,由于没有要走下一步棋的压力,往往用脑效率高而且更易计算准确考虑周到。聂卫平、刘小光等人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之谈.有意识地找恰当时间到赛场外散散步,放松一下,再决定关键时刻的行动方案也是弥补脑力不足的好办法。

四、心理暗示的正作用和负作用

作为棋手,“自信心”是非常有利于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如何加强自己的“自信心”,目前在运动员中较为流行的做法之一是“心理暗示”,比如某棋手在上海连胜过两场预期中可能要输的关键比赛,此事自然会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无形中他把上海视为自己的“福”地,再来上海赛棋,“自信”一下子就突然加强了。他的自信是在以往的胜利的经历暗示下增强的,这是心理暗示的正效应。

马晓春在第7届东洋证券杯第一阶段决赛前曾公开讲;如果此行和李昌镐下成1比l,那么此次决赛我的胜利稍稍占优,是52%。与其推敲这超过50%的2%怎么计算出来的,

不妨把这个讲话看作是马晓春为增加自己的信心而精心设计的一种心理暗示的方法。因为在他和李昌镐之间,棋艺上难分伯仲,堪称当今世界上比肩而立的双雄,无论是他还是李在决赛的压力下,在二人棋艺的对峙下,无论是0比2还是2比0可能性都非常小,而可能性最大的则是1比1,换句话说,他已料到1比1几乎是没跑了,则再说此后他将有52%的优势,为加强自己的自信埋下伏笔。但是,由于心理暗示是随时都可以找到暗示的机会和暗示的时间,实质上当信心不足,心里没底时,一会儿暗示可以赢,一会儿暗示是必然输,自信仍是难以加强。如,马晓春和李昌镐下成1比1之后,马再去韩国住的房间号是4层的444,这时可能又会冒出不吉利的心理暗示,全是“4”,本来已确立于的自信心很可能又被这该死的“4”打消了。所以心理暗示即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它的概率一般情况下是一半对一半,并不垂青格外对它相信的人。

与心理暗示相对应的是冷静地客观地分析一下自己和对手的优长,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多听听其他棋手的各种意见,从人们的关注中汲取鼓励和精神的力量。掌握的情况多,信息多,肯定的话听得多,就容易做到心里有“底”,这样竖立起的信心植根在实事求是的基础钻研棋艺上。艺无止境,即使是九段也仍须不断努力,若在棋艺上有了超过别人的明显之处,即使不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信心也会很足。而心理暗示在这个基础上则更多的是发挥正效应,也就是俗话说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心理暗示偏向那些本来实力就强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