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叫魂

 凉音轻衣 2012-04-12
至于叫魂
亦称“喊惊”、“喊魂”等。古代认为,人有疾病将死,魂魄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之俗。
 
办法一:(江浙一带)
竖筷叫魂仪式(在江苏也称为沾水碗),由家中年长妇女(孩子的祖母或母亲)向灶神供香燃纸、磕头祷告,求灶神左右。尔后取碗一只置于灶台上,内盛半碗清水,再取筷3枝并拢,放在碗中垂直竖立,一面口中呼唤小孩的魂魄回来,一面从碗中抓水从上而下浇注筷子,至筷子在碗中稳立不动时,便以为小孩的魂魄已唤回,即捧碗走到小孩床头,在其头上转3圈,取出筷子放于小孩的枕头旁。
 
办法二:(近代广东东莞)
于檐下、床头或受吓的地方,烧几支香及冥纸,将孩子衣服在火焰上方前后摆动,手拿菜刀或剪,在地上拍响,再将米粒撒向四方,口中呼喊:“东方米粮,西方米粮,南方米粮,北方米粮,四大五方米粮。某月某日某某(小孩名)童年来归啊!请到九天玄女、接魄童郎,畀返某某肚胆来归啊!”等等。
 
办法三:(上海朱家角地区)
以小孩的年纪月生(八字)写在红纸上,置于灶台,纸上放一碗水,并点香烛叩头。然后取一个斗,遮以包袱,点火寻觅社脚下的蟢蛛,并连喊“某官(老大为大官,老二为二官)归来!”直至找到二三个蟢蛛,放在斗中,捧至小孩枕这,边走边喊,放下蚊帐后毕。数分钟后,方可揭开帐子。
  
办法四:(东北、华北、南京)
由家人认定其惊悸失魂之处。一人持呼孩童之名,一人叫“回来吧!”一呼一喊,行至彼处。持衣履者张开衣履,'象征性地一张一闭,然后挟于腋下,高呼孩童之名,另一人则答以“回来了!”表示魂魄已被系住。一路上复呼应一遍,则认为灵魂已经复体。此类均自古代传承而来.
 
办法五:总之都是北方的
将孩子抱到床跟前,点燃一支香,插在床头跟前,或插在扫帚柄上,祈求床公床婆或扫帚娘娘将失去的魂叫回来。“喊魂”的人一手拿着一只碗,碗口用火尾 头纸蒙着,另一手拿着饭勺子,用饭勺子敲一下门坎,叫声小孩的名,然后再用饭勺子舀点凉水,倒在蒙着纸的碗上。就这样,敲呀,叫呀,倒水呀,直到看见碗内的积水中映出一个闪亮圆圈,就算“喊魂”成功。
 
办法六:潮汕特有——捧精神
孩子在哪儿跌下,他的“精神”会因为受惊吓而跌落,因此必须将他捧回。办法是将受惊孩子带到跌落的地方坐着,将带去的五土钱━━五色纸条撒向四方,用手掌或者笊篱,向水面作舀状,然后将舀来的“精神”向孩子头上倒下十二次。于是,孩子的精神就复位了。
我记的嘴里还有喊魂咒语,前面忘记了,最后一句是:十二精神归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