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债危机不会致欧元“寿终正寝”

 3gzylon 2012-04-12

提要:市场上有关欧元区解体、欧元“寿终正寝”的言论不绝于耳。欧元克服危机之路荆棘密布,欧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尽管如此,纵观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不应该看空欧元,欧元区终会走出危机,重获新生。

  步入2012年,欧元已正式流通十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欧元的使用为欧元区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交互作用下,欧元区多数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元区部分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前景以及欧元作为一个统一货币体的前途,已成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走势的最大变数。

  市场上有关欧元区解体、欧元“寿终正寝”的言论不绝于耳。欧元克服危机之路荆棘密布,欧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尽管如此,纵观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不应该看空欧元,欧元区终会走出危机,重获新生。

  首先,成员意愿决定行动。从欧盟内部看,德国作为欧盟经济的发动机,会为欧债危机的缓解不遗余力。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德国政府内部及民众反救助声音加大,执政党内部亦存在严重分歧,但德国总理默克尔仍有维护欧元区完整性的良好意愿,绝大多数民众也支持政府稳定欧元的措施,希望看到欧元继续存在。德国最大的两个反对党即社会民主党和绿党在救助希腊及欧元区问题上甚至比执政党更为积极,包括支持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因此,德国和欧元区内其他国家仍会尽可能采取措施走出欧债危机。

  而假如德国退出欧元区,成本将会是巨大的。据瑞银集团估算,德国退出欧元区的成本,第一年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到25%,此后每年为10%。按照去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估算,德国退出欧元区成本第一年为7000亿至8750亿美元,此后每年约3500亿美元。而欧元区目前负责援助危机国家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规模仅为6000多亿美元,退出和援救的代价孰大孰小一目了然。

  其次“危”中更多是“机”。此次债务危机中蕴藏着机会:一方面,迫使南欧国家推行在平常情况下难以做到的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也可推动欧元区国家深化一体化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