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号梦窗,其词作在南宋词坛上如一朵奇葩。对当时和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以吴文英与苏妾分离后的三首怀人词作粗浅分析。 吴文英一生主要经历了宁宗、理宗二世,这一时期政治黑暗腐朽,皇帝不掌实权军事力量薄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虽民族融合文化艺术也继续发展。吴文英一生未考科举,但他才华横溢,他追求真挚情爱曲哦多有波折。时代的离乱和他的不幸身世反映在他词作上是深沉的厚重感,而他隐晦的词风多面折射了他现实与理想的追求,夏承 说:“宋词以梦窗词最难治。其才秀人微,行事不彰,一也。隐辞幽思,二也。” 吴文英在苏州生活了大约十年,其间,他与一歌女深深相爱,后纳之为苏妾,有一段幸福安宁的生活经历。苏妾离去后,吴文英痛苦不堪。在与苏妾分离后的几年内,他创作了大量的怀人词,追念昔日幸福爱情,抒发对离人的深切思念,苦吟内心深处之怨。其怀人词情韵深挚,典雅华美,多义晦涩,充分体现了他的词风特色。 从其50多首怀念苏妾的词作中选以下三首: 风入松 春晚感怀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风入松 桂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三首词作意境各异而却是情深如一。宋词把女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对女性之情爱称为词作主要描写对象之一。吴文英三首词是思念的痛苦,情意的真挚而成的吟怨之作。 《风入松 春晚感怀》首句“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便奠定了整首词伤感愁苦的感情基调,怀想当年,楼前分别,柳柔情浓,春日酒醉,莺啼梦醒。回想往昔,春景犹现,蜂扑秋千,情景呈现。如今之时,梦醒景空,情失心悲的意境,便可体会出词人与苏妾情意之深切感人,便可理解出词人对苏妾里区的惆怅悲怨。“楼前绿暗分携路”是昔日之情,“黄蜂频扑秋千索”是幻觉,是对昔日的怀念,“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是今日情景,词人将往昔的回忆、幻觉、今日的实景交融在一起,连成一线,抒写情感的灵动痕迹,构成一图,远近虚实相生,有着深邃幽远的韵味和蕴藉。“愁草瘗花铭”中葬花、悼花的暗示,“ 一丝柳、一寸柔情”、“纤手香凝”的动作形象暗示,给词作增添了虚幻却可触及的情感体验,整首词,春晚感怀,自我感伤,于昔日之快乐衬今日之孤独,在世事变化中表现一颗纯净的心灵。吴文英此时是痛苦的。《风入松 春晚感怀》是痛苦的嫁接物,是内心深切思念的哀怨怀人。 《风入松 桂》是一首咏物怀人词。用咏桂的方式怀念苏妾,咏桂实是怀人的另一方式的寄托,“桂”仅仅是一个形式,抒发的感情超乎了对桂的吟咏本身。却因为咏物怀人相互融合,形式上的不即不离,词作隐晦多义,另人费解。然而咏物怀人词的典雅华美,蕴藉深刻使词作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风入松 桂》是一个乘舟重来苏州,却是愁绪万端,昔日熟悉路,如今黄昏雨疏,浅黄桂花铺满一地,仍在那亭饮酒。却记旧日黄昏别离景。秋蝉啼苦,不成曲调,往昔歌舞摇曳,窗下赏西湖,已成回忆。今醉寻昔梦,却已知往事欢乐不再的意境。词作写词人重来苏州,所到之处,忆及与苏妾缠绵情事,不堪回首的无奈。所咏之物“桂”仅出现在“误秋娘、浅约宫黄”,而“宫黄”又义指女性额头妆饰,实在另人费解。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桂,花开即是秋季,萧索之秋起重要情景烘托作用,“宫黄”是桂,也是自己的心上人,也便是词作中最主要的抒情对象。咏物实是怀人,这一交融更显其韵味深刻。“残衾已断熏香”作为结句,把咏物、怀人推到了抒情的最高峰,写尽作者的痛苦无奈。 《唐多令 惜别》是吴文英词作中很独特的一篇,相较与其他怀人词的密丽阴沉,《唐多令 惜别》写得疏朗明快,采用了他常用的“梦幻构思”的写法,且摒弃了他常用的梦与醒的强烈对比方法,读来清新新鲜。这首词塑造了这样的意境:秋季别离,愁绪无端;芭蕉凄凉,晚凉天气,明月高照,不忍登高相送,年岁与梦中悄然过去,了然无痕迹,相别人别离,我尚独守,柳枝有情,系住行舟,摇曳知我惜别心。梦在这首词中起承启作用,连接了上片和下片的情与景,写尽离别情谊。梦令词人回忆过去和伤别今日,过去“年事梦中休”,今日“燕辞归、客尚淹留”,梦中、梦后自由度着体味玩赏,首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很有意思,“愁”有“离人心上秋”解释,为后面的秋景及抒情埋下一股悲凉的气息,并点出了“惜别”的主题。“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也极具韵味,承接了上片的送别秋景,为下面的伤感抒情作了阐释和铺垫,就其本身也是很美的意境:“花空”,落花一去不返,“烟水流”,一泻无回,极尽了词人伤感于今日别离的愁绪。结句“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外似活泼,却是沉痛心情的意象表达。《唐多令 惜别》在意象选择上跳跃大,“芭蕉”、“明月”、“楼台”以写秋日别离,“花”、“烟水”以写往事不返,“垂柳”、“行舟”以写别离之沉痛,正是意象的选择,氛围的营造使这首词作明快独特。 三首怀人词各具特色。吴文英典雅华美的词风在词作中留下深刻印记。从词作中不难看到梦窗吟怨的相同之处,以下分点论述: 一、 人事、风景杂糅交融。吴文英词作中的景都很具特色,从创作方法看,景因情生,景是情的衍生物和寄托题,因而景不可避免的包含了浓厚的主观色彩。如《风入松 春晚感怀》中的“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风入松 桂》中的“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和《唐多令 惜别》中的“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所选之景都因为怀人之深切,思念之痛苦而在眼前和心中而成,在词中风景和人事的难分难解,正是梦窗词晦涩多义原因之一。就如“有当时、纤手香凝”、“ 垂柳不萦裙带住”,在风景中感怀自己与苏妾曾经的幸福爱情,吟咏与苏妾分离后的孤寂无助的怨恨。 二、 着重写梦,塑造了不同的梦境,以寄托怀人之情,沉重感伤而又凄美悲艳。吴文英与苏妾离别,心中怅然若失,梦里昔日幸福无限,梦醒今日估计感念,在一梦一醒中体现了一今一昔之别,情韵更是深切。三首词作都有梦:“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三种梦境,都是为抒发感念情怀。吴文英的梦中多含愁,梦与醒狮快乐与痛苦的存在,“愁草瘗花铭”、“ 愁被矮桥妨”、“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都是愁绪万端。与苏妾别离,吴文英痛苦时分,坏人茨中将愁带入梦中,梦喜含愁,醒后万愁,无可消解。他用梦幻的创作手法,朦朦胧胧,又一层似是而非,似雾非花的虚幻缥缈美。 吴文英与苏妾那一段真挚的感情在今日仍显可贵,他们的分离是梦窗心中不可磨灭的痛,或者因为失去于是收获,梦窗吟怨,在他一遍遍书写孤独和思念中给了他心灵的自由,他的轻易和不轻易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他的怀人词今日读来未失半点风采。梦窗吟怨,吟出“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
|
来自: 苏迷 > 《苏州名人逸事、名人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