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集、间日集日集,即天天有集。例如,户县城内外的四个集市均属日集。间日集,即每隔数日举行一次的集市。例如,长安县引镇的集期为三、六、九,即每月逢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为集13。又如蓝田县焦岱镇的集期是一、四、七,铜川市王家河乡的集期是四、九等。一个县内相邻着的乡镇,将集互相隔开,以免相犯,如甲为一、四、七,乙为二、五、八,丙为三、六、九。集市上分行业设市(肆)。各市都有固定集中的营业区域,常见的市有:粮食市。经营对象为原料、面粉、菜油。经纪人提着秤,叫“提秤的”。大宗买卖由经纪人在卖方和买方之间撮合。柴草市。 一般设在粮食市附近, 出售麦草、硬柴、煤炭。旧时,忌长途贩运硬柴,民谚中说:“千里不贩樵”。因为运费贵,不合算。蔬菜市。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如装卸蔬菜时,不能乱扔乱抛;存放蔬菜时,要将各种蔬菜分别堆放整齐,不得乱堆。叶菜忌折叶,茎菜忌断节,果菜忌破皮,根菜忌带泥,冬菜忌断梗,蒜和葱头忌水浇。常言道:“鬼精鬼精,不敢贩葱”,因为葱叶易枯萎。蔬菜是需要经常保鲜的商品,旧时运输条件落后,长途贩运会使青菜失鲜,所以当时有这样的谚语:“千里不贩青”。 禽蛋市。农民家家养鸡,靠出售鸡蛋换取零花钱,号称“鸡尻子银行”。因此在农村集市中,卖鸡卖鸡蛋的很多,农民卖鸡蛋不论斤,论个。渭北、陕北罕见鹅、鸭。清代在耀州(今耀县)市场上,甚至有两只羊换一只鹅者。顾曾炬在光绪年间任知州时,曾在诗中写道:“慨无初写《黄庭》字,市值双羊换一鹅。”骡马市。经销马、驴、骡、牛等大家畜。卖、买双方不直接交易,而经过经纪人成交。猪羊市。经销猪、羊、猫、犬等。由于和骡马市相比,利薄,所以经纪人少。棉花布匹衣服市。乾县、礼泉、永寿、长武等县,仍为一个市;长安、蒲城、大荔等县分作棉花、布匹、衣服三个市;三原县又把布匹分为棉花市、化纤市。这些市相距近,但分开经营。从前,人们赶集时,常在集市地点沿街买卖商品。集市本身并无建筑物。如今,不少地方新设了正规的市场。讲究点的还在门口建有牌楼,题有赞美当地风光和介绍市场特征的对联。例如铜川市郊区城关市场牌楼上的对联是:作频阳一日主人看宋塔胜迹方泉碧露历唐清千年过客有少陵诗笔魏源文章横批:地生灵气物美靠果扬名迎来八方友情地灵以煤兴市送去万般温暖横批:频阳(铜川城关在频山之南,故云“频阳”) 二、腊月集腊月集,是每年农历腊月出现的年货市场,其起始日期各地不一,三原县是腊月初八,叫“腊八会”;乾县是冬至节,称“冬至集”。以起始之日起,一直延续到农历年底。腊月集上,人们购买过年时穿戴的衣服、鞋、帽子以及烟、茶、油、糖果、鱼肉、禽蛋。所以这些商品的销售量,都比平时猛增数倍。此外,还出现一些特殊的市,如:画市。出售年画、对联、神像。对联有印刷品,也有由摊主用浓墨大笔当场书写的,借以招徕顾客。神像为财神像和“五祀”像。“五祀”,即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雷神(土地神)。购买神像时忌言“买”,而要说“请”。爆仗市。出售鞭炮、焰火等。鞭炮论“串”卖,大型花炮论“根”卖,小型花炮论“把”(每把十支)卖。偶然发生火灾,不能说是坏事,而要讲成“火神爷显圣了”,是好事,俗谚日:“火烧财门开,斗大的元宝滚进来。”祭器市。出售烛台、香炉、蜡烛、香、表等。关中卖香表的,以周至人为最多。 三、早市神木等地,有一种特殊的传统市场,每天一早开市,交易只有2~3个小时,人称“早市”。过去以交易粮食为主,凡进城粜粮籴米者,都在此时买卖。后来渐以蔬菜、瓜果为最多。城郊菜农及城内居民早晨赴市,俗称“赶早市”,至今仍为惯例。 四、鬼市
五、市语市语,是一种集团语,即市场上商贩们所说的行话、隐语。市语的历史很久。宋朝崔糙《类说》引《秦京杂记》云:“长安市人语各不相同,有葫芦语、锁子语、练语、三折语,通名‘市语’。”古代的市语,有些是用反切法将旧词改为新词,如将“斤”说成是“吉恩”,把“两”说成“力盎”之类。在新中国成立前,西安市的商业界普遍流行市语。例如,西安的当铺称一为“道子”,二为“眼镜”,三为“炉腿”,四为“叉子”,五为“一挝”,六为“羊角”,七为“摄子”,八为“扒勺”,九为“钩子”,十为“拳头”。店员在和当户讨价还价时,当户如果嫌价低,拿着当物要离开,掌柜就出面圆盘。假如店员对掌柜说镊子,意思是已经答应给当户七块钱。掌柜要是认为可以再加一元,就说扒勺。旧时,安康各种商贩都使用数字隐语。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隐语依次称作“捏”、“丑”、“斜”、“查”、“眼”、“舌”、“条”、“犒”、“罗”、“强”。回族商贩,使用阿拉伯语言对钱币数的称呼,例如,把一叫“叶米三”,二叫“独米三”,三叫“歇米三”,四叫“缠米三”,五叫“盘米三”,六叫“老米三”,七叫“辛米三”,八叫“哈米三”,九叫“剜米三”,十叫“叶开”,十一叫“叶米三叶”,十二叫“栏杆”,十三叫“叶歇”,十四叫“叶缠”,十五叫“叶盘”,十六叫“叶老”,十七叫“叶辛”,十八叫“叶哈”,十九叫“叶剜”。市语除有声语言外,还包括无声的,例如“捏码子”。即买卖双方将右手置于草帽下,或袖口中、衣襟里,用摸指头的方法来表达物价。食指代表一,食指、中指为二,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四,五指齐伸为五,拇指、小指为六,拇指、食指、中指成一捏为七,拇指、食指为八,食指作勾为九,伸出拳头为十。 六、牙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