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音乐教育

 阿里山图书馆 2012-04-13
                                       再说音乐教育

钢琴老师转告一位妈妈的询问,希望我能对如何帮助孩子保持兴趣的问题提些建议,无论作为热爱音乐曾在交响乐团工作的我,还是现在作为从事音乐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我,都因听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寻问如何让孩子保持对音乐的兴趣的问题而感到高兴。

关于如何保持孩子演奏钢琴或者其它乐器的兴趣,也许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普遍来说,多方式的接触音乐(学习,练习,谈论,欣赏,表演,评论等),每天合理的练习时间与持续的学习与练习是孩子保持兴趣的同时也提高着演奏水平.而当孩子养成自己良好的练习习惯,主动用音乐表达;在生活中喜欢欣赏音乐的时候,保持兴趣就不再是父母的事情,而是他/她们自己能够解决的或者已经消失的问题,因为这时候音乐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同意"兴趣是第一位老师。"这句话,但是如何保持兴趣是个问题.而有时候甚至什么是真正的兴趣我们并不很明了(有人会误将一时的新鲜感当做兴趣)。

在幼儿音乐学习或者所有课程学习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些孩子对于钢琴或者其它专业的兴趣,有很多时候并不来源于兴趣,而来源于他们对父母的崇拜与模仿.喜欢音乐的父母,而不是那些只喜欢看到孩子练琴的的父母们,他们的孩子似乎更容易热爱音乐-这热爱不仅仅来源于遗传,因为我们在人生之初模仿的天性.孩子们大多很自然地在模仿着父母和他们亲近的成人们的行为,因此,我经常对父母的小建议是:如果希望孩子们喜欢音乐,请父母们真正地向往音乐,喜欢音乐,这些并不需要很懂音乐。

父母们千万不要只关注孩子的练琴而并不关心音乐,父母对音乐的喜欢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经常听音乐;对音乐的话题的感兴趣;或者时常将对音乐家的赞赏表现出来。(千万不要说哪个小朋友如何好,这种比较是孩子普遍不喜欢的事情。)而这种喜欢是不由自主地表达,千万不要让孩子看出这是成人们为教育他们耍的花招。

此外一个更能让孩子对音乐长久地保持兴趣,是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演奏表现出的欣赏.懂得这个道理的父母会为稚嫩的演奏真心的感到骄傲;这样的父母也许会经常为孩子举办"小小家庭音乐会"--不是成人把孩子作为炫耀工具的表演。这个音乐会不需要许多观众,也不需要鲜花,只需要父母亲人和耐心的倾听,真城的赞美与不断的鼓励。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演奏水平的提高,倾听赞美之外也需要客观评价与中肯的建议.喜欢耐心倾听孩子演奏的父母,(不是耐心检查孩子回课的父母)不仅为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做着最积极的努力,同时,这些家庭音乐欣赏会实际上也是帮助通过孩子在真正的“音乐活动”中理解音乐是什么--在父母倾与被打动的时候,孩子们逐渐理解音乐具有传递情感的功用.没有倾听或观者的艺术表演形式不能称其为艺术,因为艺术是一种语言;一种交流方式;一个共鸣的瞬间,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这点。希望让孩子们与音乐结缘,请倾听欣赏他们的演奏,而他们也会因创造与能够用音乐表达而自豪。

我经常听到许多年轻父母们说“请多鼓励宝宝,那样他/她会更好…”对于漫长的器乐学习来说,父母的倾听与鼓励一定是孩子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与孩子获得演奏自信的极大支持.如果说兴趣是第一位老师,鼓励就是最优秀最有效的老师.兴趣与长期不懈艰苦的练习似乎是一对矛盾.在学习乐器新鲜感很快过去之,更多时候是反复练习的单调.尤其在演奏技能提高到新阶段前的平台期(暂时的演奏水平停滞期),这时候似乎练习也很难改变什么.如果这时候一味的要求孩子练习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时候的鼓励与变化方式的学习会让孩子们顺利度过如何练习都无效的过程.如果成人只是以强硬的态度强求孩子,孩子一定会产生逆反心理.在此阶段建议孩子减少练习时间但不减少与音乐接触的时间.家长可以让孩子想想唱唱自己练习的曲目,或者听听说说他们喜欢的音乐.这些思考对演奏是有意义也有效果的.从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中看到,思想中的练习有时候比实际的练习有效果.而这种方法很适合在这个停滞提高的阶段.并且练习演奏的短暂停滞会让孩子们对再抚摸那些会歌唱的乐器非常期待.平台期的痛苦也许就在不知不觉的过去.行为是思想的外化.弹得好与想得多是成正比的.因此思考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很重要.所以在孩子不爱练习的时候,请帮助孩子们学会思考-可以思考音乐本身,例如乐谱节奏;也可以思考自己,例如手型指法。

如果没有对音乐的理解,学习乐器是很难坚持下去,即使是很多孩子在家长的要求下坚持学习考级过了十级,孩子也许会在完成考级之后再不摸琴一下,因为他/她学习的目的是考级.没有人愿意做无意义的事情,而被强制下的不知道音乐是什么的演奏很多时候最终结果都是放弃.我曾遇到许多为了孩子在考过十级之后对钢琴与提琴都不在理睬的父母.父母在感慨自己心血白白浪费的时候,在抱怨孩子不理解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从开始孩子学习就为了父母成人期望的级别,而不知道音乐本是为了自我的享受的。

此外,告诉孩子为什么在孩子学习中很重要.比如家长老师需要告诉孩子们枯燥的哈农练指法有什么用?反复的音阶琶音的练习能使他/她得到什么….记得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习钢琴副科的阶段一直不能理解哈农练指法这个教材究竟是做什么的,因为没有老师告诉我.老师说的就一个字:练!可以预料到不清楚目的的练习效果会如何.直到有一天已经有离开学校,也经历了许多教学的我在闲时自学钢琴,才发现"无聊"的教材对提高演奏能力增强手指灵活度多有效.我知道如果想弹好钢琴我会好好练习它.付出是为了得到,不是为了受身心折磨.孩子也许会为将来能像李云迪一样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吃点苦头,但是绝不会为了枯燥单调受罪的.对为什么的解释会让孩子们理解吃苦的意义,也就能主动地忍耐暂时的枯燥了。

想说的还有许多,今天所说也只是一点小建议,不是做学术上严谨的论述讲解,但是希望将我看到的和曾经历的告诉父母们,希望有些帮助或者提示.以下是我简单归纳的几种我认为的错误教育方式,也希望我们家长们能避免这些教育方式:

1.粗暴强迫学习型:被强迫的学习难得乐趣;伴随打骂的学习失去兴趣也许是必然.这样方式教育下的孩子会把学习的不愉快归罪于所学习的事物,这样不仅容易失去兴趣甚至造成恶果.也许我们听说过现实生活中确有孩子剁自己手指换不弹琴的惨剧发生.而在我教学中看到很多(尤其是在幼儿园里)孩子很敏感,易哭或者不容易沟通的孩子,经过了解很多是那些被父母经常打骂的孩子.因此无论孩子学习什么,请不要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种方式造成的结果一定与教育的初衷是背离的。

2.自由选择随意放弃型:在以往的教学中遇到很多父母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但是并没有给还不成熟的孩子正确的指导与督促.往往在孩子们即将能领略音乐乐趣的时候,孩子不想再坚持而选择放弃.在以往教学中我曾遇到许多父母任由孩子自己决定,结果许多孩子往往选择一个放弃一个,最没有一个得到与精通.坚韧是成就任何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我总会在第一节课告诉学生他们今天的开始是在选择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从此练习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必需要做.事实证明这些话语对孩子坚持学习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此外,我喜欢告诉他们洗干净小手,穿着整洁,做姿挺拔的演奏对演奏出漂亮的声音来很有作用---因这些不仅养成良好演奏习惯,也是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神圣.体会出演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坚持可以得到坚持学习的事情,也得到了坚持本身--毅力与耐力。

3.急功近利炫耀级别型.这类父母极其在意孩子的级别,更换更难的新曲目.音乐是因为演奏中情感的丰富而变得丰富多彩,况且孩子们喜欢重复熟悉的曲目,而且演奏的精湛也需要反复练习.音乐本就没有难与易.重复中孩子更轻松地驾驭演奏会增强演奏的乐趣.熟悉的旋律与熟练地演奏会让孩子清楚地明白音乐是常新的,只要用心的表达与感受.时常"温故"也会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是激励他们很好的方法.反思成长过程和我的生活工作的态度,总感觉学习器乐的经历帮助我很多.我坚信在不变中一定会有巨变.因为乐谱告诉我不变但是音乐在变.随着练习时间数量的增加,曾感觉简单的乐曲会变得丰富有趣.这温故不仅帮助我们意识到生活平淡中的精彩,也培养了深挖井和挖深井的好习惯.在此也想告诉爸爸妈妈们,音乐学院考级教材三级曲目,我们那些专业音乐院校的大学生也还在练习与演奏它。

4.急于演奏习惯一天养成型:这类家长常常会忽略养成好的演奏习惯需要时间,而改正错误和出现新的错误是同时发生也不断持续的漫长过程.我们不能放过一次纠正的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要期望一次就解决它.更不要几次没有解决就断言责怪孩子的无天赋或者不用心.确实,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能放任错误,需要时刻提醒孩子正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孩子在强求下的一次正确不如内心真正对正确有了理解.正确的认识一定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正确的方向的.改错与习惯形成都需要时间,一瞬间是做不到正确,但是我们的耐心会让孩子在不长的的时间里明白正确,而这将使孩子能够获得更长久的提高。

5.艺术与技术分离型:此类家长不能认识到技术是艺术的保证,艺术是技术的目的.它们是不可以分离的.忽略基本的练习将使孩子不能表达更具深度的作品成为不可能;而一味要求手指快与技术熟练也不鼓励孩子尝试演奏不同风格的简单音乐小品造成的结果是演奏毫无生气与激情.因此,技术欠缺而不能表达内心,与大量的机械练习不去表达自我的结果都是让孩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多少孩子就应该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不管正确与否,种种方法都表达着家长老师们对孩子的期望与对音乐的向往.但是希望我们能够记住,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我们对音乐的向往思考与对孩子的鼓励督促,引导与检查都很重要---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当的方法才会让孩子保持兴趣,也拥有更多。激发成人的方法也许会让孩子们感兴趣,也可能并不吸引要求更高的他们。

但是,打击我们的一定会打击他们---那应该不是我们想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