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阶层的新问题

 范永平 2012-04-13
——评邱华栋的“社区人”系列小说
方刚

  把城市中一个社区人的生活作为小说的描写对象,这样的小说在当代还很少见,但是,邱华栋作了很好的探索。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社区人系列小说,分为《来自生活的威胁》、《可供消费的人生》,引起了很多人的阅读兴趣。在这部小说中,邱华栋以精巧的叙事和不动声色的描绘,通过六十篇系列小说,描写了发生在北京一个中产阶层社区人的故事。在结构上,章节与篇什之间互相有一些联系,也许可以叫做糖葫芦小说或者桔瓣式小说,由系列小说构成的一个整体。这样的小说,过去有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和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还有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和巴别尔的《骑兵军》。这样的系列小说在结构上看似相对松散,但是却表达了一个意念,描绘了一个群体,或者抒写了一个地域的人文图景。

  如果你剥开了生活的外衣,你确实会发现,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烦恼和伤心的事情,每一个人甚至都有自己的情感的痛点,这个痛点是他们的隐疾与暗伤,这部小说对此作了很好的描绘,接近了生活的本质。邱华栋抓住了当今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勃勃兴起的新的阶层的人生活中的问题与疼痛,揭示了当代生活的真相,也表达了中产阶层的困境:他们想寻找到理想的生活,并努力地承担着生活赋予他们的一切。邱华栋一向以描绘当下城市生活的声光电色著称,他多才多艺,对各种文体驾轻就熟,笔法越来越成熟老辣,这部小说也标志着他的小说叙事艺术的真正成熟。在今天的城市中,正在兴起一个中产阶级,或者说叫做中产阶层,这个阶层正在改变中国社会的结构,同时,作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非常稳固的一个逐渐扩大的群体,中产阶层一般有着丰厚的收入,受过很好的教育,大都有房有车,有进取心,他们的生活品位和生活乐趣也逐渐地趋同,是城市中消费和引领时尚的主体。他们往往选择环境和人文气氛都比较好的社区居住,并且正在形成中国独特的社区文化。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隐忧和情感的隐秘痛点。

  在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社区里,在邱华栋犀利的描写下,这些当代中国正在成为主流的“中产阶级”人群,他们其实各自有各自的烦恼。邱华栋抓住了他们生活中的生活和情感的痛点,以大悲悯的情怀,状写了他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单身母亲需要面对自己未婚先孕的女儿的;有几年之内把几百万元都莫名其妙弄光的;有打铁的艺术家的情感罪孽;有家庭缺乏母爱需要面对儿子青春期的烦恼的;有音乐家和他懂音乐的狗的故事;有网络爱情的悲惨结局;有令人羡慕的成功夫妻之间生活的阴暗面;有心理学家逼疯了自己的舞蹈演员妻子;有飞行员和蛙人的完满爱情;有艺术家和他的马的生死离别;有弱智儿童的纯洁短暂的生命;还有社区童军的一次暴露人性复杂的野外行军;有夫妻因为寻找代孕人导致家庭分崩离析的,等等。

  据说,很多小说都是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经验和他对生活的观察。这其中,有一篇小说《流水席》的写作完成,就得益于他的一个叫黄柯的朋友。黄柯具有传奇色彩,据说,黄柯是经历了一次车祸而生存下来了,觉得自己的生命存在来自于某种神秘的关照。后来,他就在北京望京地区自己的家里,开了一个很有名的流水席,整天接待朋友,朋友们谁来都可以吃,成了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地方。中央电视台10频道还专门做了专题节目。比如去年过年,十多天,黄柯招待了三千人。邱华栋就去过好多次,曾经建议老黄把来过的各种艺术家按照门类,组织他们以“流水席”为题材,创作不同门类的作品,一定好玩。邱华栋自己也写一篇《流水席》,这篇小说就这样诞生了。在“社区人”系列里,这样的小说比比皆是。他用老到和纯熟的叙事手段,用了40个片段短章,描绘了当下中国城市人生活的复杂性,其中夹杂着对人性的探索,和强烈的悲悯之心。整部小说被社区和叙事人贯穿起来,就像是一串闪亮的珠子,或者像是生活的系列剧,一出出地没有重复地表演给你看。这本书可以说是直接继承了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契佛、约翰·厄普代克、雷蒙德·卡佛的精巧的文学技巧和叙事风格,又与中国最具生长性的社会人群的内心观察像完美结合,极具鲜明的欣赏性和阅读性,使得我们对中国的城市文学抱有了新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