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与时间生物医学

 sN飞雪 2012-04-13
人和一切生物都有生物节律,这是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于自然界的一种表现,把这种现象称为“天人合一”。

研究生物节律与医学关系有重要意义,它将深刻改变现代医学的面貌。而中医理论早就十分重视生物节律与医学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中医用干支记时的“子午流注”方法,来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以及作为治疗用药指导上。

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也叙述了这样观点:“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他同时叙述了六经病的生物节律现象:“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愈?……日中得病半夜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解也。”“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这样就为六经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

“子午流注”是根据《内经》中“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基础的,一昼夜,漏水下百刻,气行五十周于身,并根据人体12条经脉流注程序,以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将脏腑配合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上成为“子午流注法”,提出按时取穴治疗。

“子午流注”取穴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天干为取穴方法的“纳甲法”,另一种是以地支为取穴方法的“纳支法”。中医常用的多为“纳支法”。

在“纳支法”理论中,十二经气血流注顺序如下:

①肺:寅时(凌晨3-5时)

②大肠:卯时(凌晨5-7时)

③胃:辰时(7-9时)

④脾:巳时(9-11时)

⑤心:午时(11-13时)

⑥小肠:未时(13-15时)

⑦膀胱:申时(15-17时)

⑧肾:酉时(17-18时)

⑨心包:戌(19-21时)

⑩三焦:亥时(21-23时)

(11)胆:子时(23-凌晨1时)

(12)肝:丑时(凌晨1-3时)。

临床实验观察:从上面顺序可以以看出:

㈠气血流经肾经的时辰是(17-19时),有人用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做测定,数据表明,健康人的肾功能高峰在下午5时半,按子午流注推论,12小时后,功能应最弱,结果证明,正常的健康人,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在5时半时最小。因此,明代名医杨瀛洲在三百年前就指出补肾药应在早晨服用效果最佳。

㈡心的功能如心率在清晨睡醒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在上午11时至13时又突然上升,此时正是气血流经心经的子时(11-13时)。而最低点是23时-凌晨1 时,恰是午时过后12小时的子时。从临床中可以看到,最突出的是一些精神病人的病情的加重和减轻,常以12小时为周期变化。一部分病人以12小时为周期,交替出现狂躁和抑郁的表现。精神病在中医认为是“痰迷心窍,心神失藏”,病情的变化跟气血流经心经的时辰密切相关。

㈢肺功能在寅时(3-5时)最强,例如支气管对组织胺的反应在夜间4时最强。我们常见到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病情,在后半夜加重,若在寅时针刺手太阴肺经的少商穴,往往可得显著效果。

㈣又如少阴病缓解时是从子至寅,就是从23时至凌晨5时之间。此时阴消阳长,若在这时服药,可提高疗效。有人对胃病进行对照治疗,按“子午流注”取穴,针刺治愈率,显效可达56%,而不按子午流注取穴,有效率仅为28%。

㈤生命的月生物节律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妇女的月经周期,二十八天准时来,其时间正好在“恒星月”周期(27天7时43分11﹒23秒)和朔望月周期(29天12时44分2﹒78秒)之间。妇女的黄体形成,正好为半月节律,时间为14±2天。

㈥在针刺时注意月亮的变化:月满时少用补法,月空时少用泻法。在《普济方》中记载,生于小儿两耳及面部的“月蚀疮”,月初则盛,月满则疮衰。病情随月亮变化而变化。

㈦中药的质量与采集时间有关。以附子为例,唐朝就记载其质量与“采时收月”有关。现已表明,附子的冷浸液在5至9月可抑制心脏传导,若在11月至下年2月则不仅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强心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都发出灿烂的光芒,给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带来福音。我们每一个热爱中医事业的人,都有义务去宏扬这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精髓,在此仅作一点浅显的介绍,供中医爱好者们浏览。

古代神秘的“干支”记时法:

说到“干支”,大家都感到很陌生,但提到“甲子”,可能大家就容易理解了。“干支”是我国古代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指“十天干”,其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地支”,依此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与“支”按其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循环一周。人们通常称之为“六十花甲子”。

“干支”是怎么起源的?其数字的行径一个定为十,一个定为十二,这至今依然是个不解之谜。近年来史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认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山海经?大荒南经》记叙了帝俊之妻羲和生了十个太阳的故事,这十个太阳住在一棵高大的树上,九日居于下枝,一日居上枝,天空中这十个太阳轮流值日一周即十天,称为一旬,为区别这十个轮流值日的太阳,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命名。

上古人们把月亮每月盈虚变化理解为是这个月亮从生到死的过程,每月初刚露出的月芽儿认为它是新出生的一个月亮,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不朽之作《天问》中写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正反映了古代人们的这种看法。阴历一年中有十二个朔望月,正好是天上十二个月亮轮流值宿的一个周期,因此,就产生了“十二地支”的名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在古代阴阳理论中,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阴阳相合,万物得生。因此,就自然地把“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合称为“天干地支”,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六十甲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