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一般思路(以论说文为主)

 liubaoliang 2012-04-14

高考作文一般思路(以论说文为主)

总体思路:只要不将话题搁置一边,不另起炉灶,就不算跑题。我们的发散思维只要不脱离话题的一定范围都是合理的。

思路示意:

题目(话题)——→论题——→论点

(发散思维→定向)(写什么→怎么写)

我们在看到题目(包括材料、话题和题目要求等)后,会想到很多东西(当然这是由日常的积累决定的),但这些内容是不可能完全写入一篇800字的文章的,尽管有时候我们恰恰是这样想的;因为,这些内容固然都与话题相关,但作为一篇800字的文章,其容量是有限的,所涉及的内容越多,文章的主旨就会越大,文章就会越空洞无物。因此,我们应当在发散思维之后有一个筛选和整合的过程,从而实现800字文章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将所想到的内容中关系相对紧密的保留下来,进而形成文章的论题,也就是确定“写什么”。确定了论题只完成了一半的写作准备工作,我们还要针对论题,结合所占有的材料,以及自己对该论题的看法来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对论题的看法。明确了论点,就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划分段落、定详略、列提纲,梳理文脉,起承转合。这些工作在考试中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当然,这是在你还有至少50分钟的时间来写作文的基础上的)然后就可以一气呵成,动笔完篇了。

今天的课,我们主要讲一讲从话题到论题的思维过程,这是很多同学都会忽视的环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个例子: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他的实验室,时间已经很晚了,实验室里有一个学生仍然俯身在工作台上。

“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卢瑟福问道。“我在工作。”学生回答说。“那你白天做什么了”“我也在工作”。“那么你早晨也工作吗?”“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学生略带着谦恭的表情等待着这位著名学者的赞许。

卢瑟福稍微沉吟了一下,随即简短地问道:“可是,这样一来,你有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这段简短的对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从劳动、实践到有没有发明创造,除了社会条件和劳动态度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性困素,这就是能否开动脑筯,认真思考。

请以“思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观点,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文体自选。③ 题目自拟。④ 不少于800字。

思路:

1. 思考与什么

这是将单一词的话题相关拓展为两三个词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将话题展开。

思考与学习

思考与成功

思考与行动(实践)

思考与感悟

……

推荐:深入综合:思考、行动与成功(哈姆莱特式:思考>行动;堂吉诃德式:思考<行动)

2. 思考什么

在动词后添加宾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既可以确保文章不脱离话题的范围,又可以很好地拓展话题的内涵。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思考即生活。(西塞罗)

人生、社会、世界、宇宙;

生活、艺术、科学、哲学;

……

推荐:其中某一方面的深入剖析:艺术——文学——小说——《阿Q正传》——阿Q

3. 思考是什么(为“思考”下定义)

是故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苏轼《石钟山记》)

所下定义是论点,定义中涉及的方面是论证的结构和实质。我们要善于对一个问题进行若干个层面的分析。

思考是……

思考不是……

理性(分析)

感性;诗

沉静(静默)

浮躁;实践

创新(开拓)

重复;工作

还可以相关想到这些词汇:思想、智力、智慧、愚昧、无知、专心、大意、谨慎、观察、判断、推理、见解、偏见、真理、谬误、论争、理解、相信、轻信、盲目、怀疑、预见、想象、灵感、癫狂、文明、教育、传承、神祗、祈祷、信条

4. 为什么思考——为什么不思考

可以说这是“盍”(包括“何”与“何不”两个含义)的思维方式,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凡事都可问个“为什么”,这样,我们的文章就具备了走向深刻的通行证。

这个角度既体现了“思考”这一话题的现代性,即对我们忙碌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理性的分析;又将这一问题和题目中的材料——卢瑟福与学生的故事——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补充名言:

没有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能明智地意识到什么不该相信。(欧里庇得斯)

每个真理都有两面,在信奉其中的一面之前,我们最好把两面都了解一下。(伊索)

现在属于理智的一切从前都是冲动。(奥维德)

惊奇是无知的女儿。(富勒)

我们的判断像我们的钟表,没有走得完全一样的,各人信各人的。(蒲柏)

人人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但是没有人抱怨自己的判断力。(拉罗什富科)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帕斯卡)

追两只兔子将会一无所获。(陀斯妥耶夫斯基)

哲学家即是在暗室中寻找一只那里并不存在的黑猫的盲人。

 

(题目二)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宠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诗歌之外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

这个题目与前一个有所不同。前者是一个比较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与古今中外的人事言物都有关联,因此比较适合善于引经据典的同学的胃口;但这道题除了能想到林和靖“梅妻鹤子”、李斯“牵黄犬”、东坡“侣鱼虾,友麋鹿”等历史典故之外,毫无依傍,因为这是一个极具时代特点的话题,要求作为当代人的同学们能发表当代人的看法。这种题目可以很好地考查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时代性,这也是近年高考题的一个趋势,如天津的“留给明天”。宠物就是受宠爱的小动物,这是个新问题。

1. 可以写成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实质上,高三水平的记叙文应当达到小说的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写记叙文可能会写得比较幼稚,或缺乏起伏波澜,这是失败的。我们常说,文学有两大主题:爱与死亡。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其中,只要合情合理,应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今天不多说这个问题。

2. 宠物与什么

 

这里面包含宠物与主人的关系,宠物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主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其中第三组关系有些远离话题“宠物”,其实不然,正是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宠物的态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类似以下的一些

 

人在社会中

人与宠物在一起

情感

疏远

亲近

精神状况

紧张

轻松

关系

被动

驾驭

宠物与社会问题:宠物消费、社区卫生、亲情伦理

3.“电子宠物”、“宠物店”、“宠物医院”等

这些都是对“宠物”的延伸。

“电子宠物”不只是从一个物质实体到一个虚拟客体的延伸,更是作为主人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我们也许可以从看到忙碌,看到求新,也可以看到不负责任的社会问题。

“宠物店”、“宠物医院”中可以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社会的窗口。

4. 宠物是什么

这里的下定义其实是在就话题的性质进行分析。可以就一个问题发表看法,也可以涉及相关的两三个问题。

宠物是人追求生活乐趣的方式。

宠物是人向往自然的表现。

宠物是人空虚精神的寄托。

宠物是人释放爱心的对象。

宠物是自然物因为非实用性的原因进入人类社会的特例。

宠物是填补人类精神空位的非功利实体。

宠物是……

5. 我是宠物1

这是一种有趣的写作视角,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就曾写过一篇小说《我是猫》。这个角度要求同学具有较好的想象力和文笔,能够把握好这一写作视角。

6. 我是宠物2

这个角度不同于上面,这里的主角已经不局限于小动物了。同学们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应该不难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计划生育的时代,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了独生子女,成为了家庭的核心,成为了家长的“宠物”……

这是个很好的角度。同学们也会有话可说。聪明的同学甚至可以将这个创意和上面的概念结合一下,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我们是自己的宠物(猫狗之类)的主人,同时又是家长的“宠物”……

这里的“宠物”要加引号,表示用的是比喻义。

7. 造化的(上帝的、时代的)宠儿

这里也运用了比喻义,但对象扩大到了整个人类。文章可以回顾人类走过的历程,反思人类的历史,审视当前人类的生存状况,讴歌造化的伟大神奇等。这个创意足可以写成一篇非常大气磅礴的文章。

当然,有些同学也想出新,但却牵强地将一些特长、爱好或者其他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联系起来说是“宠物”,就不大得体了。

 

【模拟试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结伴到山里去露营,晚上睡觉时,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看到了什么?”另一个人答:“我看到满天星星,深感宇宙的浩瀚,造物主的伟大……那你又看到了什么?”那个先开口的人冷冷地说:“我看到有人把我们的帐篷偷走了。”

只顾看星星不顾眼前的人可能会冻死、饿死,而完全埋头于现实中没有想象力的人是多么枯燥乏味。

请以“生活中的浪漫与现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 作文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范围内。② 立意自定。③ 文体自选。④ 题目自拟。⑤ 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请以“复制·粘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章内容可以涉及两个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