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报搜集整理,一次到位!

 yagi1 2012-04-14

i工作术:知识管理 

 情报搜集整理一次到位

提起知识管理,你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画面是什么呢?是建构于Intranet网络上的搜寻系统?还是摆满办公室桌上一叠又一叠的档案资料?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起源于1990年代中期,当时开始崛起一股学术与商业应用的热潮,针对个人及社群所拥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确认、创造、掌握、使用、分享及传播,进行积极及有效的管理。主要涵盖的范畴,则包括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信息科技应用及人事管理等。

简单来说,知识管理的步骤就是把隐性知识显化成显性知识,然后加以保存。而保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声音或影像。经过积累,就可把保存的显性知识汇集成一个知识库。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库里的东西,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以确保有效率的知识分享。

掌握七个核心原则

过去知识管理的概念通常与企业的改善愿景相连结,知识管理在现今企业上的实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别以为知识管理既然是公司要做的事,就和我们个人的关系不大!随着各种工具及内容齐备,每个人都可以建构一个随身的知识学习库,这也带动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PKM)风潮的兴起。

所谓PKM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个人知识整理方法,透过有效的工具,把随手可得的资料,经过整理之后输出为信息,再根据信息的原则整合成可制定决策的道理和逻辑,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不但是公司行号需要做知识管理,一般人也需要有一套新的知识管理方法,能将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资料变成更有价值的知识,并反馈到工作、生活之中。

资料、信息和知识,有何差别呢?若用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解释,我们常可看到街头出现塞车的现象,这就是资料;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下班时间最容易塞车,这就是信息;那么出门懂得避开交通尖峰时段,从而解决塞车的困扰,那就是一种知识了。

美国密西根大学保罗.多尔西(Paul A. Dorsey)教授指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技巧与方法。这些技能是21世纪的人们在进行知识工作时所必须的。

他概括和定义了七项核心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包括: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协同合作、分析信息、呈现信息及保全信息。掌握这七项个人知识管理的技能之后,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当然,计算机可以帮我们很大的忙,可以将一大堆庞杂的东西梳理出一个头绪,协助将资料转化为信息。但如果要从信息进化到知识,自然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动手,也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信息焦虑。

如果我们将资料、信息到知识的演进和萃取,视为是一个纯化过程的话,那么近年来应运而生的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除了原本的沟通、休闲等功能之外,更可以透过某些App的协助,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