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人口不足而土地有余

 传统文化网站 2012-04-14

【原文】“今夫师者之相为不利者也,曰:将不勇,士不分,兵不利,教不习,师不众,率不利和,威不圉,害之不久,争之不疾,孙之不强。植心不坚,与国诸侯疑。与国诸侯疑,则敌生虑,而意羸矣。偏具此物,而致从事焉,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今不尝观其说好攻伐之国?若使中兴师,君子庶人也,必且数千,徒倍十万,然后足以师而动矣。久者数岁,速者数月,是上不暇听治,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纴,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然而又与其车马之罢弊也,幔幕帷盖,三军之用,甲兵之备,五分而得其一,则犹为序疏矣。然而又与其散亡道路,道路辽远,粮食不继傺,食饮之时,厕役以此饥寒冻馁疾病,而转死沟壑中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不利于人也,天下之害厚矣。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余也。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余也。”

【译文】现在率领军队的人相互认为不利的事情,即是:将领不勇敢,兵士不奋厉,武器不锐利,训练不习战,军队不多,士卒不和,受到威胁而不能抵御,伤害、损害敌人而不能长久,争斗而不能迅疾,系结来又不强大。树立的决心不坚定,结交的诸侯内心生疑。结交的诸侯内心生疑,那么敌对之心就会产生疑虑,而共同对敌的意志就减弱了。假若完全具备了这些不利条件,而竭力从事战争,那么国家就会失去兵卒,百姓也就要改业了。如今何不试着看看那些喜欢攻伐的国家?假使国中出兵发动战争,君子以及众多的人,必然数以千计,负担劳役的人数十万计,然后才足以成军而出动。战争时间久的数年,快的数月,这使在上位的人无暇听政,官员无暇治理他的官府之事,农夫无暇耕种,妇女无暇纺织,那么国家就会失去兵卒,而百姓则要改业了。然而如那种兵车战马的疲惫和损失,帐幕帷盖,三军的用度,兵甲的设备,如果能够收回五分之一,这还只是一个次序分散的估计。然而又如那种士卒在道路上散亡,由于道路遥远,粮食不能接济和留住,饮食不时,厮役们因之饥寒交迫疾病,而辗转死于沟壑中的,又多得不可胜数。像这样不利于人、为害天下之处就够严重了。但王公大人却乐于实行,那么这实即是乐于残害天下的百姓,难道不是违背天理吗?如今天下好战的国家,为齐、晋、楚、越,如果让这四国得意于天下,那么,使他们的人口增加十倍,也不能全部耕种土地。这是人口不足而土地有余呀!如今又因争夺土地的缘故而互相残杀,既然这样那么这就是亏损不足,而增加有余了。”

【说明】墨子在本节继续论述攻战他国其实是没有什么利益的,对上对中对下都没有好处,而是使人口不足土地有余,因此他反对攻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