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学习“尖子生”的培养

 泛滥的小可爱 2012-04-15
“集天下英才以教之,不亦乐乎?”乐归乐,但“尖子生”的培养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其中还有很大的学问。“尖”是学生本人、家庭、老师乃至社会协同努力“做”出来的结果,师者之乐也主要来自于其间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当然也包括最终的成就感。
明心教育自1993年创办以来,培养了全国华罗庚少年邀请赛金牌、全国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数百名。93年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共有17人考入北大、清华,其余大部分学生进入全国一类大学。这其中的确有一些引人深思的东西。
   根据明心教育的创办人刘嘉老师近二十年教学实践的观察、总结和探索,“尖子生”的发现和培养概括起来不外乎从以下四方面去努力:一是学习能力,二是身体素质,三是心理、思想素质,四是考试技能。
   一、发现和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质 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品质,是智商和情商协调作用的结果。武汉明心教育培训中心自创办以来就遵循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对所有学生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分层教学的模式。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进入到省级重点中学学习,而这些学生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想名列前茅主要不取决于谁的智商高,而关键在于谁的学习品质更好。
自中心创办以来,中心的全体教师就特别关注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一些分析,发现尖子生的智商一般都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并不一定是所谓“绝顶聪明、机智过人”,恰恰相反,这些所谓有“过人”之智的学生,大多数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用功但程度不够或缺乏常性,学习成绩在中上水平,最后考个把重点(很难考一流名校);一部分则在不同时期玩起了“龙尾巴”——到普通班去了,时间一长就呈“江郎才尽”状,由于他们精力、智商高于常人,可能还时不时玩出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往往那些在智力上并非“绝顶聪明”的学习品质优秀者反而开始显现出来,他们学习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能规范地听课、练习、问老师问题......
   高效率的听课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解决了大多数疑惑;足量的练习使他们巩固、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锻炼了解题方法,明晰了思路进而提高了熟练程度(速度对考试来说很重要)以及作答的准确性;问老师问题使他们的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得以弥合......时间一长,学习基础夯实了,智力水平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增强了,因而使学习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对这些“尖子生”老师应做什么?“自觉学生不用操心”,这种观念不仅在外行中有流传,甚至在教师队伍中也不乏存在。因此有的家长、老师非常“放心”,放心到等有一部分“尖子”不再“尖”时就感到茫然,甚至就下一个结论:该生学习缺乏后劲!云云。殊不知你的过于“放心”使你(包括教师和家长)产生了懈怠,你在他不“尖”的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你在很多该作为的时候和事情上没有作为!
   与之相反,有的老师对尖子生表现得极度的关爱,高标准严要求,这不一定有错,但有些老师过多而无知(这要求老师必须去精通并创造性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干预可能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习效率降低,思想包袱过重,心理压力加大......
   诸如此类使中学教师队伍中出现了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分野。大多数所谓的“名师”其实充其量不过是“名匠”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校、有的老师培养不出“尖子生”的重要原因。
   在尖子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关注。根据学生不同的潜质,引导他们不断完善。夯实基础,形成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在发现尖子生潜质的过程中,老师要有伯乐的“慧眼”,但决不能以伯乐自居,因为这不是“相”出“千里马”就完事了,你充其量不过是“牧马人”。对成功的有经验的老师来说,“相”不是太难的事,主要工作是“牧”,也就是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宏观控制,保证学生找到的学习路径是正确的,课本、复习资料、练习试卷(草料)的数量和质量,时间的利用率等等。此间切忌婆婆妈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些学生在整合能力和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方面可能会显得稚嫩一些,老师不妨在这些方面多动些脑筋,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奥妙。当然这对老师来说,也同样不是件容易事,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并创造性开展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反对把杰出的老师比做伯乐,比作雕塑家(学生不是石头、木头,可别忽视了学生本身巨大的创造力),他们更像是田径运动场上长跑冠军的教练,自己不一定跑得特别快,但他的运动员却是最快的,其间他做了他必做和能做的事情——傻瓜才会让他的运动员天天跟着他在屁股后面一起跑。
   学习冒尖必须具备的品质有静心、严谨、主动和有恒性,能感受到学习之美而从学习中获得乐趣等。
   二、注意安全 强健体魄
   学习冒尖的同学往往对体能的使用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的,机体的抗病能力以及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运动安全等意识不会比其它同学强,有的甚至还要弱些。他们的行进步伐一般比大多数同学快,可能还在行进中思考问题;吃饭一般比较图简单而快捷,这从营养学合理膳食来看往往是不规范的,营养消耗与实际需要不相称,透支体力乃至透支生命;有的同学图简单省事而长期在小摊点上购买食品,饮食卫生、安全没有必要的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应引起重视。
   作为老师,对这些学生应予以足够的关注,若发现有上述隐患则要与家长及学生本人协调。使学生本人及家长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规范行为,能保证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的境地。平时要保证睡眠,进行必要的锻炼和户外活动,合理膳食,若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烦躁、焦虑、全身无力等)时,吃一个水果糖——专家建议:所有学习刻苦的同学,尤其是毕业班的同学身上应备两颗水果糖(硬糖),必要时吃上一粒,低血糖症状很快消除。
   很多学习刻苦,智力不差的同学之所以“尖”不起来,其原因除心理调适不当外,大多是由于健康原因和安全问题造成的。家长不如把“儿,你要加劲呢!”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后勤保障来得更有效。
   也许有人说:“胜者王侯败者寇”,最后的尖子尤其是特别冒尖的学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这些情况。事实确实如此!殊不知有更多的学生本来可以成为“最终的尖子”却由于这些原因被淘汰出局而不在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中!这难道不也是事实?
   三、注重心理调适 积极导引人生
   有人说,学生中有两种人没有心理压力——最好的和最差的。其实此说片面且肤浅。不错,成绩好的同学一般胸有成竹,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某些困惑乃至出现误区,由于他们自律能力一般较强,往往会把一些正常的想法、需要当作不道德甚至可耻的东西打入“冷宫”,留下一些心理隐患,就是在学习上,由于竟争程度的加剧,同样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尖子生造成压力,压力可能产生动力,把握不好则导致某些障碍,有的直留下一些心理隐患,就是在学习上,由于竟争程度的加剧,同样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尖子生造成压力,压力可能产生动力,把握不好则导致某些障碍,有的直接影响学习,有的则在升入大学或是走上社会后有所表现。
   作为老师,应注意观察和勾通思想,对尖子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进行监控和不定期的检测,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得法。在这个问题上,每一步都是创造性的工作,决不能随心所欲,马马乎乎,以免好心办坏事。
   在思想意识上要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评判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对待人生,形成恒久的学习动力,并乐在其中。
   在“想”和“做”的关系上,重“做”轻“想”,少“想”多“做”。即在想清楚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后就积极行动;不去想排名,决不患得患失,而是想方设法把自己做强做大,避免“利欲熏心”而造成心理失衡,考前紧张。
   在行为的取向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集中精力,优化学习结构,此乃“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为放弃某些东西甚至是某些喜好的、美好的东西而神伤,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美好无法兼得时,“忍痛割爱”应别去“痛”,“爱”却必须果断去“割”。
   乐于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十分重要。这种乐趣不仅表现在领先所产生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日常学习中每天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老师和自己规定的学习任务而带来的成就感,这有利于祛除郁闷和烦燥,使自己更感踏实,心有所属,保持满足和平静的心态。
   美国神学家尼布尔的祈祷文写道:“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此两者的智慧。”
   《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四、考试有术,应对措施要训练到位
   考生要合理利用考前5分钟,发了试卷先写上规定的文字和涂卡,然后放下笔做完以下事项:先审卷,看清几页几大题,再看看具体的题目,他们会发现绝大多数题目是熟悉的——这些工作必须完成,即使开考铃响了也必须继续完成此项程序,因为这能避免漏题也能平和心态,利于临场发挥。
   要保持“多得分”的心态,反对“得满分”的考试心态。这两种心态在考试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前者的理性和感性基础是:如果出现难答或答不出的题目是正常的事情,我难别人可能更感觉到难!如果出现试卷容易时要实现“多得分”的目标就必须更规范、更谨慎,学生容易促使自己保持必要的兴奋,斗志昂扬完成考试;后者则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紧张,尤其在碰上较难试题、试卷时由于无法实现“得满分”目标而容易引起恐慌、烦躁情绪,如果作答不出或者不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