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4 免疫调节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4-15

专题4   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的地方

骨髓、胸腺、扁桃体、脾、淋巴结等。

1.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淋巴细胞(B、T细胞)、吞噬细胞等。

名   

来     

功         

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练习

1.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①吞噬细胞  ②T  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④⑤⑥

1.3免疫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溶菌酶等。

1.4淋巴细胞的产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增值过程:有丝分裂、细胞内细胞器活跃。

练习

1.(2007年广东卷)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B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解析】B  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再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经过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使抗原失去活性,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在细胞免疫中,抗原侵入到宿主细胞后,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使病原体(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因此,T细胞对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具有重要作用。若胸腺先天性缺失,导致T细胞无法发育成熟,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使其丧失全部的细胞免疫,但能保留部分的体液免疫,因为少数抗原可以不需要T细胞的传递,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发挥体液免疫。因此对B淋巴细胞数目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2.(2008年全国理综Ⅱ卷)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 )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2.免疫系统的功能

2.1防卫功能---三大防线

第1道:

皮肤、粘膜的屏障、杀菌物质(溶菌酶)。

皮肤和黏膜屏障,是指机体体表的皮肤和所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黏膜,是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结构,微生物只有通过皮肤和黏膜才能侵入体内,因此皮肤和黏膜构成了动物体防御外部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线。正常健康的皮肤黏膜,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是不能通过的。

第2道: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皮下和黏膜下腺体的分泌液中含有多种抑菌和杀菌物质,如汗腺分泌的汗液中含有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泪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等,都具有抑制或杀灭局部病原菌的作用。

第1、2道生来具有,无特定病原体(无特异性),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第3道: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

B细胞

T细胞

作用对象

没有进入细胞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对外毒素

细菌(产毒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称为外毒素。而脱去毒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外毒素被称为类毒素,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的抗毒素抗体。

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对细胞内寄生物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病毒。

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传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从靶细胞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关 系

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

2.2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破坏的细胞、癌变细胞。

练习

1.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解析:题目中明确阐述“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所以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若为皮肤表层可以看作有氧呼吸);并且病原体已经侵入细胞内部,所以必须借助细胞免疫的过程使靶细胞裂解。答案:B。

2.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3.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功能的是(  

A.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清除衰老或受损伤的细胞

B.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突变细胞,进行免疫监视

C.抵抗病原体侵袭,防御感染 

D.铜、铅等金属化合物在肝脏内转化为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人体肠道并排出。

4.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 

A.体液大量损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        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5.(2008年天津理综卷)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解析:抗原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也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反应阶段),A错。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的淋巴因子或者抗原直接刺激均可以,B错。C选项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在取得了杂交瘤细胞后,进行筛选,用抗原抗体反应,筛选出能产生需要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效应B细胞也可以来自B细胞受抗原刺激的增殖分化,也可以来自记忆细胞。D错。

6.(2007年全国理综I卷)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7.右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I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解析:细胞Ⅰ为B细胞,细胞Ⅱ为记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A正确。过程⑨没有吞噬细胞参与,B错。免疫过程⑦比⑥强,C错。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没有溶菌酶,D错。

8.(2007年全国理综Ⅱ卷)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9.(2009年全国卷Ⅱ卷)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10.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 细胞,④为   B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   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过程③表示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或②将抗原传递给④),过程⑤表示病菌(抗原)直接刺激 ④

3.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异常敏感)

自身免疫病(“敌我不分”)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

机体免疫功能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疾病

发病机理和特点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也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破坏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皮肤过敏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

练习

1.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触过敏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也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也无法进行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解析: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A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T、B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C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3.(2009年山东卷)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知识拓展

菌苗与疫苗

菌苗与疫苗都是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菌苗是用细菌菌体制造而成,分为死菌苗和活菌苗。死菌苗是细菌在适合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将其杀死处理制成(如:百日咳、霍乱菌苗等)。这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不再生长繁殖,注射一次对身体刺激时间短,免疫效果差,需多次注射才能使人体获得较高而持久的免疫力。活菌苗是选用“无毒 ”或毒力很低的细菌,经培养繁殖后制成(如:卡介苗等)。这类菌苗进入人体后,能继续生长繁殖,对身体刺激时间长。和死菌苗相比,活菌苗的优点是接种量少,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持久性长;其缺点是有效期短,液体活菌苗需冷藏,运输保存不方便。

疫苗是用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或螺旋体等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培养并处理后制成。有灭活疫苗(如:狂犬病、斑诊伤寒疫苗等);减毒活疫苗(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等)。活疫苗的优、缺点与活菌苗相同。

练习

1.下图表示某种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先后两次感染某人后,他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和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a,表示人体疾病程度的曲线是b,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c

B.若在初次感染之前1周给他注射过相应疫苗,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C.该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

D.若他在受到另一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那么,这种免疫是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2.(2008年北京卷)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D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3.(2007年重庆卷)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4.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5.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使体内产生抗原             D.特异性的中和外毒素

6.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兔疫、抗体

7.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活细胞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决定簇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同种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不同浓度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低  ,存活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