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和服的起源、种类和制作工艺

 凤之君 2012-04-16
日本和服的起源、种类和制作工艺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きもの"。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起源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和服的种类

代表日本传统服装的“和服”在世界上也很有名。虽然它已很少作为日常服装而存在,但是在正式的宴会,婚礼,新年等特别的机会里,穿和服的女性还是很多。还没结婚的女性穿的是长袖的“振袖”和服,已婚女性则是穿着印有黑字图纹的“留袖”和服,根据年龄的不同,该穿哪种和服都有规定的。另外,系在和服上的腰带因年龄和场合的不同,系法也不同。而男性不管是未婚的还是已婚的都穿黑色的裙裤样的和服(名为“羽織袴”)。

毕业时穿 “

浴衣”是夏季穿的没有衬里的棉质和服。其具有轻松不受拘束的特点,作为普通服装,受到人们的喜爱。即使在穿和服的机会比较少现代社会里,每当烟火大会,盂兰盆会舞,或是参拜神社的日子,穿浴衣的人还是很多。另外,人们在温泉里洗好澡后,也会在房间里穿浴衣,作为宽大的休闲服,也有人把浴衣当睡衣穿的。穿浴衣的时候,一般是赤脚穿木屐而不穿布袜子的。这是会给人带来视觉上清凉感夏季装束。

振袖 ふりそで 未婚少女穿的,成人节上穿的就是这种

はかま 毕业穿的

浴衣ゆかた 主要在花火大会等节日时穿的

旅馆住宿,泡温泉时穿的浴衣

羽織袴 はおりはかま

和服的制作工艺

着物KIMONO(和服)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随著时代的风俗背景,琢磨考验,蕴育而生。高雅而优美的色染,纤细的绫织,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爱顾,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赏花幕」,此乃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著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产生栩栩如生的良好效果,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般引人入胜。

一本の布IPPON NO NUNO〈一块布〉
和服的制作方式,须先决定布料所需的宽度,再以一标准化的模矩单元,决定各部份的长度,男性与女性的和服宽度是不一样的。在制作时布料之反面朝上,这块反面的布,在日文中便称为「反物TANMONO」。
  做好布料的裁制分配之後,以直线裁成一块块直条的布,再一片一片加以组合,制作过程中不会有多馀的布料。孩童的和服,则是在丈量布料时,便事先预留一部份缝份,以便随著成长过程,适时地加长放宽,而修正成合适的尺寸。和服之所以采取这种设计与制作方式,其精神就在於符合日本民族「不浪费、代代相传、多人能穿」的传统风俗。

下图是简化和服“浴衣”的最传统工艺制作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