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新教师培训讲稿: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浅谈教师的职业道德[教研培训中...

 一路顺风666 2012-04-16
 

    自古以来,教师一直倍受世人所关注的职业,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话就概括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则道出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无私和奉献。参加工作八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七年,当自己真正做了一名教师时,才发现作为一名教师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并不难,可是若是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却是很难实现的。从教八年的教师工作,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潮起潮落,中间有着快乐,也有过痛苦和困惑。八年的教师生涯,对教师这个职业除了有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就是想告诉大家:“当前,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更重要的就是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境,这就是身为一名合格教师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今天,非常感谢大家能坐在这里,倾听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点个人见解。

人们常用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红烛来比喻教师的工作,借以赞颂教师乐于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身为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自豪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为名、不为利,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价值,把培养好下一代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就要为人师表。

    我是2001年参加工作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还只有19岁,单纯、幼稚自不在话下,更主要的是从心理上来讲我还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可是现在我却成为了一名教师,一名对一百多个学生可以发号施令的领导者。那时的我真的很有精力,也很有激情。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听到他们喊着老师好,自己虽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会是一个好老师。可同时心里又暗暗窃喜,感到兴奋好奇,觉得浑身都是劲儿,下定决心要好好工作,做一个好老师。可是,很多事情不是靠想就能做好的,或者说,不是靠自己的热情就能做好的。开学第三天,我就遇到了一件令我很是难堪的事情。因为我个人年龄的关系,我个人的衣着有些随意,经常会在天热的时候,为了解放双手,将自己的外套系在腰间。那天,正好上课间操,学校的值老师带领值周学生到各个班检查,查到我班时,发现我们班很多学生的衣服都敞胸怀,以衣冠不整给我们班扣掉了5分。得知这件事情后,我非常生气,找出几个衣冠不整的学生并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把衣服穿好。当时真的是气红了双眼,因为那时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身为一名班主任,我是非常在意那些值周分数的。正当我行使教师的特权,对他们进行轰炸式的严厉苛责时,一位平时很是调皮的男生说了:“老师,你把衣服系在腰间,算不算衣冠不整呢?”初中的孩子是什么都敢说的,当时听到这话时,我真的有点懵了,说真的,我倒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还有就是,我没有想到他会在这样一个时刻以一个疑问句的形式向我提出这个名为刁难的问题。此时此刻,我终于体会到了成语“自相矛盾”中所说的那个主人公的窘境。不记得那天是怎么教育那些学生的了,只记得那个学生对我的那个疑问句。事后,我认真地思考,我确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虽然只有19岁,但是我是一名教师,一名应该言传身教的教师。我在严厉指责学生衣冠不整的同时,难道就不该想想自己到底对学生起到了一个怎样的示范作用呢?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言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教育史上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言行一致,处处事事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生在校学习,往往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板样。教师不仅处处事事都应严于做到身正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而我呢?所以,我想对刚加入教师队伍的伙伴们说,不要和我一样犯同样的错误,身为一名教师许多事情是不能凭着我们的喜好来做的,比如说我们不能浓妆艳抹,我们不能穿奇装异服,因为我们是教师,因为我们要为人师表,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接受我们是教师这个角色。夸夸其谈容易,亲身实践就难,俗话说“律人容易律已难”。在教学上,以身作则,凡事从我做起是无声的命令。我们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把言教、身教完美结合起来。要做到言传身教,我们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慢慢使自己具备以下几点。第一:学识渊博,志趣高雅,治学严谨,专业知识娴熟。第二:教育教学能力强,能教善导,即教书又育人。第三: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富于牺牲精神,教风可嘉,工作一丝不苟。第四:富于开拓精神,善于吸收现代教育教学成果并灵活应用。第五:仪表端庄、举止稳重、谈吐儒雅、能处处示人以美。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就是要爱学生。

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人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会激励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己的品德素养。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美好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一名教师只是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机器,那么他永远不会是一位称职的好教师,衡量是不是一位好教师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对他的学生是不是有爱,爱可以创造奇迹。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班级:这是一个在全校都很有名气的班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班级里的学生确实很聪明,可是从不把谁放在眼里,学生们每天都迟到,纪律差到科老师根本上不下去课。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这个班级有一个在全校都很有名气的学生,他就是闹闹(此处为化名)。他是所有老师(包括学校领导)都头疼的对象,全班学生(乃至全校)没有一个人不怕他。不只是因为他人高马大,更主要的是他那对经常挥舞的拳头。一想到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学生,我真的是又头疼,又郁闷。当时的想法就是只要他上课听讲不捣乱,我们就井水不犯河水(因为当时我不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然而,经过一件事情后,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那一天,天上的乌云好像要落到地面似的,阴沉的天气让人的心情有些低落,这一节是语文课,我们正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正当我开始指导学生们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文中“父亲”和“孩子”的语言时,我没有想到从来不屑于举手的闹闹竟然也举起了他的手。有点迟疑,我真怕他会说出什么别的话以至于课堂进行不下去。可是,看到他那真诚的双眼,那里面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让我无法不去注意他。终于,在经历了短暂的心理矛盾之后,我还是叫起了他。没有想到,他读的是那么好,那么有感情,似乎此时此刻他就是那个被埋在地下但是一直坚信父亲会来救他的“阿曼达”。当他读完文中相关描写的段落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们所有的人都看着他,他竟然脸红了,我第一个鼓起了掌,随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才消失。下课后,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回味这节课闹闹得反常表现时,我的感觉告诉我,这个孩子有故事,所以,我决定重新去认识这个孩子,而不是只轻信别人的言语。

终于,我找到了一个机会。一次习作课,我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的家庭,许多孩子都在忙着打草稿,可是,当我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作文本上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我望着他,他望着我,脸上还有一丝假装的坚强,似乎在告诉我:“我就是不写,你能怎么着?”换作以前我一定会非常的生气,可是透过他的双眼,我感受到是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当时,我只是轻声地说:“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就先别写了。”他瞪大了双眼望着我,眼中的信息告诉我,他不敢相信我没有批评他。这节课,在我们各自的思索中结束了。

下午放学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里。我让他坐到我对面的椅子上,他轻轻地坐下了,然后也低下了头,完全没有往日的嚣张跋扈,现在的他就是一个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沉默了一会,我开始问他:“为什么写不出你的家庭呢?可以写爸爸,也可以写妈妈啊。”“没有什么可写的,他们离婚了。”很短的一句话,可是我能看得出,现在的他已经开始卸下伪装,肯用心去和我沟通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聊天,我觉得我有点明白这个孩子为什么在别人眼中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了。那是敏感啊,他不想让别人同情他,更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弱者。至于那天为什么读的那么动情,其实很简单,那时他真的在想念自己的爸爸,别忘了,他也是一个孩子啊。经过那天的沟通,我们之间的那扇门被打开了,有了理解和沟通做后盾,他学会了忍让,改变了许多偏执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在课堂上频频举手,语文成绩也是不断提高。

现在闹闹已经到另外一所学校去继续学习了,可是每当静下来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他。闹闹的转变,我虽然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可是我一直认为那是一个偶然。想想,如果那天我没有叫他朗读课文的话,也许他还会是从前的那个样子——无所谓、打架、骂人等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君子更健康成长,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我认为爱护学生应该从一点一滴开始,应该从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开始,应该让学生从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开始。闹闹缺乏的就是别人对他的关爱,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他,让他感受到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关心他的,爱护他的,让他真真正正的体会到大家不是用有色眼光看他,而是平等对待他,都想成为他的朋友。

所以,通过这个孩子的转变,我开始告诉我自己:教师的爱心应该是针对全体的,不论眼前的孩子有多么的顽劣,只要你想走进他们的内心,那么就想想愚公移山的精神吧。教师的爱对于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都有亲和作用。师爱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纽带,它在教师与学生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信任的桥梁。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他会在心理上与教师更亲近,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包括教师讲授的科学知识、为人处事之道,以及教师给予的表扬和批评。教师爱学生,自然会赢得学生家长的好感,教师与家长便有了共同探讨学生教育方案的心理基础,教师就不再是孤军奋战。

然而,因为满洲里这个城市的特殊性,我班外地打工子女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扔给老师,自己却不闻不问,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在校表现如何一概不知。而本地孩子的父母,则是过分溺爱孩子,有的甚至只顾赚钱而不管孩子怎样,这样的孩子在校表现一般都较差强人意,凡是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有了问题,老师一般都与之联系不上。闹闹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像闹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大家共同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孩子是需要父母关爱的,可是老师给予孩子的关爱其实也非常的重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一个学生。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教师对任何学生都不能有所忽略,把爱心给予他们全体,一个也不能少。

第三、教师的责任心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是项平凡而神圣的职业,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不行的。要传道,要授业,还要解惑,每一方面都要付出心血,丝毫马虎不得。倘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势必既浪费人生,又误人子弟,有负亲人厚望和社会重托。

  有责任心,才能使我们爱岗敬业。一名教师是否以学校为家,以学校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其所能做出的成绩和发挥出来的潜能是大不一样的。确实踏下心来做事,本来的平庸之人也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关键时刻甚至能超水平发挥;对学校没有归宿感,随时准备出逃的人,其神思必定恍惚,其用心必定不专,即便是高水平,也很难发挥一、二。教师只有明确自身的责任,自己事业的意义所在,才能热爱自己的事业,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把自己最真诚的爱献给教育,献给学生,才能实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爱,便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著精神和奉献精神。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爱心的人,才能履行教师职责。安贫乐教、爱岗敬业、淡泊名利、诲人不倦,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正是由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才会促使我们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不断地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今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近切而现实的问题,可以说是新时代的要求。强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学本身素质的提高,包括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高。

有责任心,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倾注爱心。教育家丁有宽同志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应贯穿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教育者,必须掏一颗真诚之心,凭爱去沟通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作为教师爱护每一位学生,才能够和学生很好的交流,沟通思想,增进师生的感情。从思想上、学习上多方面向学生倾注爱心,同时给予信心。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使学生对我们的学校充满热情,对我们的学校充满信心。因此,教师要用爱深深地感染他们。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去爱每一个学生。

第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禁区——心浮气躁

刚参加工作那会,特别地在意学校的各项评比成绩,每天早上的值周分数我看得比年末的奖金都重要,现在想来,真有些哑然失笑。每天我都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的气球,弄得学生一看到就紧张兮兮。

记得有一次,因为那一天是“愚人节”,孩子们在教室里疯跑,室内弄得乌烟瘴气,桌椅也是东倒西歪,我看了,气不打一处来,破门而入,满脸怒气(现在想想,当时的表情一定恐怖极了)。学生一见,顿时惊呆地不知所措。其实,我本应该理智清醒地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学生分析利弊得失和控制不再重犯的方法,但人在发怒时一般不会这样做,一般都会找发泄怒气的方法,发泄得越厉害,心里便越痛快。于是学生成了我发泄怒气的对象,我狠狠地训斥了这些学生,还让他们排成一排站在教师的前面做深刻的检讨,直到有些学生泪流满面,我还是不肯饶恕。当时自己心里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可是,处在愤怒中的我,也像劣迹学生处在激愤状态时一样,不顾一切了,对抗就对抗下去,我非把你压服不可。

那一天,学生确实被我压服了。表面上看,我胜利了,可是,后来再和这几个学生见面,或者是在课堂上,彼此的心里都疙疙瘩瘩的,他们也总是躲避我,课堂上他们更像是躲在沙堆里的鸵鸟,根本不会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那次的处理,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了伤害,我自己也陷入了情绪陷阱之中,不停地懊恼后悔。深深尝了发脾气的痛苦之后,我认识到: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教师的工作,为了集体,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心浮气躁的情绪,少发或者是不发脾气。

发脾气的人大都尝过发脾气的苦头,大都有控制自己的愿望,平心静气是充满战胜自己的信心;可一旦情绪的怒涛翻卷,薄弱的意志大坝便被冲垮。许多同行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从教以后,我们最大的改变就是脾气大了很多,动不动就横眉冷对,不论年龄如何全都提前步入更年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自己太心浮气躁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是育人,可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了,因为人有感情,又自己的判断,想想吧,每天和学生打交道,和这些高级生物打交道,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镇压,而是平心静气地沟通和教育。在面对各种各样难以教育的学生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比歇斯底里地发泄怒气更重要。

曾在《于丹<论语>心得》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日本江户时期的一个著名的茶师,这个茶师跟随着一个显赫的主人。大家都知道,日本提倡的是茶禅一体,茶道与参禅是二而一的过程。

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办事,舍不得离开茶师,就说:“你跟我去吧,好每天给我泡茶。”那可是一个社会很不稳定的时期,浪人、武士依恃强力横行无忌。这个茶师很害怕,对主人说,您看我又没有武艺,万一路上遇到点事可怎么办? 主人说,你就挎上一把剑,扮成武士的样子吧。茶师只要换上武士的衣服,跟随主人去了京城。

一天,主人出去办事,茶师就一个人在外面溜达。这时迎面走来一个浪人,向茶师挑衅说,你也是个武士,咱俩比比剑吧。茶师说,我不懂武功,只是个茶师。浪人说,你不是一个武士而穿着武士的衣服,就是有辱尊严,你就更应该死在我的剑下!

茶师一想,躲是躲不过去了,就说,你容我几个小时,等我把主人交办的事做完,今天下午4点我们在池塘边见。浪人想了想答应了,说,那你一定要来。

这个茶师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馆,他看到武馆外聚集着成群结队的前来学武的人。茶师分开人群,直接来到大武师的面前,对他说,求您教给我一种作为武士的最体面的死法吧!大武师非常吃惊,他说,来我这儿的所有人都是为了求生,你是第一个求死的。这是为什么呢?

茶师把与浪人相遇的情形复述了一遍,然后说,我只会泡茶,但是今天不能不跟人家决斗了。求您教我一个办法,我只想死的有点尊严。

大武师说,那好吧,您就再为我泡一遍茶,然后我再告诉你办法。茶师很是伤感,他说,这可能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他做的很用心,很从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炉上烧开,然后把茶叶放进去,洗茶、滤茶,再一点一点地把茶倒出来,捧给大武师。大武师一直看着他泡茶的整个过程,他品了一口茶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喝到的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不必死了。

茶师说,您要教给我什么吗?大武师说,我不用教你,你只要记住用泡茶的心境去面对那个浪人就行了。这个茶师听后就赴约了。浪人已经在那儿等他了,见到茶师,立刻拔出剑来说,你既然来了,那我们就开始比武吧。

茶师一直想着大武师的话,就以泡茶的心面对这个浪人。只见他笑着看定了对方,然后从容地把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再解开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叠好,压在帽子下面;又拿出绑带,把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然后把裤腿扎紧……他从头到脚不慌不忙地装束自己,一直气定神闲。

对面这个浪人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恍惚,因为他猜不出对手的武功究竟有多深。对方的眼神和笑容让他越来越心虚。等到茶师全都装束停当,最后一个动作就是拔出剑来,把剑挥向了半空,然后停在了那里,因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该怎么用了。

此时浪人扑通就给他跪下了,说,求您饶命,您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武功的人。

其实,使什么样的武功使茶师取胜呢?就是心灵上那种从容、笃定的气势。

教育亦是如此,越是顽劣的孩子,越是需要我们的气定神闲,倘若自己先心浮气躁的话,那教育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冷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年龄层次差距较大,知识层次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有时总觉得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特别是遇到怎么教育也不省心的学生,总会使人有种想放弃的感觉。但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此时千万不要泄气,应以平静的心态,相信滴水终石穿,绳锯终木断,相信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只有这样,将不会有教不会的学生,也不会有教不会的老师。学生要在我们的鼓励和耐心的指导下,有了自信,才会通过难关,教育才会成功。 

第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现在的教师越来越不好做了。仅仅是因为学生不好教吗?不完全是。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物质诱惑也越来越多,可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虽说教师这个职业是高尚的,可是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对物质方面的渴求,因此问题就产生了。都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想想如果一个教师每天想的说的都是跑车、洋房和钻石,是不是特俗?很难让人接受?我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有类似内心挣扎的片刻,凭什么教师就该甘守贫穷?再说,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每一次朋友聚会,看着大家兴致勃勃地谈论单位的工作有多清闲,单位最近又有了什么什么福利的时候,心里面有点酸吧?很正常,我就有过,甚至于萌生了改行的想法。可是,每当佳节前后各地的电话、短信纷纷到来时,心中的骄傲油然而生,是啊,有哪一个行业像我们这么幸福呢,有这么多的学生在想着我们,被人想念,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作为教师,我们要守住校园这块净土,公平、公正地去对待我们的学生,而不是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

曾教过这样一个班级,班里的学生谈论的都是什么他的爸爸是局长,他家买了什么新车等等。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学生(此处化名为欣欣),她父母离异,现在跟随姥姥、姥爷生活,为了供她上学,两个老人家不得不出去打工。欣欣非常自卑,而从前的班主任关注的永远是那些活跃的,家庭条件颇好的学生,所以欣欣在班里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我接受班级后,尽管多次找她谈心,可是教的时间太短了,过了几个月,欣欣就毕业了。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怯生生的双眼,让人看了好心疼。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物质,可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控制,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作为教师越是要调整心态。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可是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愿我们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境,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的天清日朗,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也使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岁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