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结婚 如今这个时代,还谈论为什么结婚的问题,似乎有些可笑。但如果你听完了我的故事,也许就不会笑了。 某打工仔年已二十八岁才由媒人牵线认识一女青年。按农村习俗,一般得有看人家、定亲、认亲诸多过程,商谈时女家增加了一个条件:得在县城或城郊买房。男方家长抱孙心切,就答应了,拿出自己几十年的积蓄,加上儿子这些年打工挣的钱,在城郊买了一栋相对独立的房。农村人嘛,习惯了从地下到天上都属于自己的空间。现代人嘛,有谁不想沾一点城市气的?于是大家喜洋洋的进入程序,先从看人家开始。看人家,讲究给女方“打发”,即是给女孩子钱,钱给得越多,男女双方脸上就越有光彩。男的毕竟见过世面,手里也还有几万块余钱,出手也就大方,除金银首饰外,另给一万二千块钱,取“月月红”之意。这对挣钱不易生活在农村的土包子来说,刚刚买了房子,不容易啊!不久,女方家长提出定亲,要彩礼四万块。这时候,男方手头有些紧了,何况接下来还可以有认亲、迎亲等程序,每个程序女方都可以狮子大开口。更何况,时下不少的家长比较开明,如果不是双方把关系搞得特僵,一般女方不会提出过多的苛刻要求。所以男方的家长发话了:如果不要求我们挨城买房子,别说四万,四十万也给得起,你媒人过去告诉他们,要么退回一万二千块,女子身上戴的就算了,要么就简单点,接人的时候认亲,每家亲戚两百块的见面礼,亲家八千块,超出了这个数,我儿子拿得出拿不出是他的事,欠下的债他们结婚以后自己还。于是乎双方各退一步,按男方家长的意思,简化程序,但男生怎么也得暖暖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心,在八千块之外,怎么也得给二老买一套像样的衣服。 诸位看官,他们为什么结婚啊? 以后的事啊,更叫人瞠目结舌,女子来了,不要和公婆在一起,于是公婆回了老窝。逢年过节,女的要求男的给她的爹妈少则买一套衣服,多则给千儿八百的生活费,却只字不提公婆。男的会挣钱,开始不以为然,可过了一些日子就觉得不自在了:给我爹妈什么了? 嘿嘿,年青人呐,你为什么结婚?自古以来,男人跟女人结合在一起,不就是互为依靠么,你们为的什么啊? 也许会有人说:你老人家就会揭女人的短,为什么不说说男人?其实啊,有的男人也一样混蛋王八,不过呢,由于说开了恐怕收不住话头,就说说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类,这类混蛋男人得具备至少两个一般人不具备的条件:一是所谓长相,仪表堂堂,器宇轩昂;二是有一些狗屁的“才”,有“培养价值”。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有了做混蛋的资本。打个比方,我是女人,有用不完的钱,有条件做生意,不过脑子不太灵光,就是不善经营,你没钱,但脑子好使,能把八哥说下树,能把死的说活,你可以让我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你结婚了,没事,“净身出户”,离了,我只要你一个人,只一条,我永远是董事长,你得屈尊,永远是我的经理。男人为了过上好日子,可以放弃过去的一切。不过话又说回来,对男人来说,有时候要求也许会苛刻一些:官宦巨贾之女或是智力平平或是长相难以取悦于人。何也?优秀的女人只可能找一个比她更优秀的男人,这个女人才会心甘情愿跟他一辈在。一时的冲动,是靠不住的,特别是这个婚姻自由的时代,如果有,那是在小说或电视里。 古时候说“男才女貌”,那是因为男人的“才”最终可能变成“财”,学会文武艺售与帝王家嘛,有得卖,胆大的女人不妨赌一把。不过并不保险,有一注下去一辈子还是秀才妻的。现代人可是吸取了经验教训,一定要砍倒树再捉八哥,所以与权或钱沾边而又有才情的女子,是不会被男人的“才”迷倒的。这个时候,有一点可怜的“才”的男人,如果没有钱,真的算不了什么,想与才貌双全而富有的“才女”谈婚论嫁那是有相当距离的,聪明的男人于是乎不求女貌及才情,而看重女方的“背景”,即财富或权利。 蜀 跟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