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春时节学会灭火

 天地间大爱无疆 2012-04-17
仲春时节学会灭火
 
 

      经过了寒冷的冬季,也度过了陡峭的早春“倒春寒”,全国气温逐渐回升,上火的人又多了起来。专家表示,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升发,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加之北方地区春季干燥多风,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专家提醒,仲春时节天气多变,人体抵抗力下降,杂症多发,尤其要注意上火。

人体内藏着五把火

       所谓“火”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它能产生温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推动生命的进程。在正常情况下,“火”藏而不露,动而不散,潜而不越,然而,倘若其因气候多变、情绪不佳或吃了刺激性食物等导致“火性”失控,火性就会浮炎于上,表现出病症,统称“上火”。

      专家介绍说,所谓“上火”,实际是中医所谈的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感、内生之分。中医认为火邪多是由内而生,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没有火邪,只有热邪,火热同性,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热为火之微,火为热之极,热邪多为外感,火邪多属内生。根据各个不同脏腑的症状来分,又可大致将上火的类型分为以下五种:

心火:有虚火、实火之分,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痛、口舌糜烂、尿黄灼热等。实火多由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情志所伤而致。若劳累过度,耗伤心之阴血,导致阴阳失衡,阳气偏亢则会出现虚火。

胃火: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易饥、便秘等,也可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

肝火:可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搏快,重则昏厥、发狂、呕血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常因肝气郁结日久,或过食辛温之品,或热内蕴化火上逆所致。

肺火: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肾火:肾火偏亢又称命门火旺。一般多因为肾阴不足导致阳火偏亢,出现火迫精泄的病机。一般会出现阳强易举、遗精、早泄等症状。

多种咽喉口腔疾病源于上火

      火从哪里来?引起“上火”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是各种热邪,比如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菌侵犯身体;其二是身体抵抗力减弱时,病邪乘虚而入,如身体过度劳累,休息不好,或受冷、淋雨等使抵抗力下降等。冬春之交,天气变化无常,空气干燥,是易引起“上火”的季节。

      此外,饮食也是上火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食物有五味,归五脏,吃了某些热性食物后,如果加上自己体质的因素,就会导致机体的改变,过量食用葱、姜、蒜、辣椒等热性食物,贪食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都会上火。

      其实,五脏六腑之火都会上冲口喉部位,尤以心火和胃火上冲咽喉最为常见。而中医理论素有“咽喉口齿诸病皆属于火”之说,咽喉、口腔的主要病理变化——红肿、疼痛、化脓等皆归为“火”的表现。上火引起的咽喉、口腔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牙痛:上火易引起“风火牙疼”,主要症状为淋巴肿痛、牙根钻心疼、牙齿碰不得,远远超过蛀牙和牙周炎引起的牙疼,一般伴有舌苔黄厚、口苦、发烧、便秘或大便不畅等全身症状。

     牙龈肿痛:常见患者一侧面颊肿胀,甚至不能咀嚼。因为春天空气非常干燥,人体的唾液分泌减少,呼吸道干燥,血管的脆性增强,易感染细菌。如果再吃补品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加速血液的运行,中医称之为“血热妄行”,引发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浅表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中心凹陷、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主要由“心火旺盛”、“脾胃积热”等因素引起,多发于青壮年,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春夏时节,气温升高,人们比较晚睡、熬夜,加上现代人习惯于吃烧烤油腻的食品,使热性体质的口腔溃疡更容易发生。

      咽喉肿痛: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如外感风热之邪而致咽喉肿痛,属于实热证;如肾阴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升,也可造成咽喉肿痛,属阴虚证。一般来说,表现出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咳嗽,头痛,发热等症状,为外感风热;咽干,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为肺胃实热。

饮食起居助仲春降火

      时下,大家又该如何预防上火呢?专家提醒说,首先要规律生活,按时作息,尽量少熬夜,因为经常熬夜很容易虚火上升,而且常熬夜的人抵抗力、免疫力都会下降,也容易生病。春季天气变化大,乍暖还寒,导致不少人不能及时增减衣物,民谚将这一现象形容为“二、八月乱穿衣”。不少人因为提前脱去厚衣服而导致受凉而上火。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不能急于一下子减掉衣物,而应一件一件地脱,并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

     春天空气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风、沙尘暴时常来袭,体内水分流失比较严重,此时应注意多喝白开水,及时补充水分,也可经常饮用菊花茶、苦丁茶等,也有不错的降火功效。此外还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湿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加大空气湿度,也可适当使用加湿器。

      降火还可吃些苦味食物,它们是“火”的天敌。苦味食物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中医研究发现,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都可达到去火的目的。除了苦瓜,还有些苦味食物也有不错的“去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芹菜、芥蓝等。同时要注意,不吃辛辣燥热的食品,如辣椒、干姜、生蒜、胡椒等;少吃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少吃坚果;不吸烟,少喝酒。

      到郊外踏青,适当运动,也有助于消“火”。冬季室内空气干燥,体内会积聚一些内热,尤其是喜欢待在家里、气血积郁、内火较大的人,更要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另外,到野外活动一下身体,还可提升体内废弃物代谢率,增加体表散热后,人就会感到更加清爽、舒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