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气类
穴名
穴性
气海
固元气,凡一切气疾皆宜取
尺泽
调肺气
陷谷
调胃气
神门
除心郁内结之气
膻中
升脾气,降胃气
中脘
解郁升清降浊利气
上星
泻诸热气
天枢
调肠胃之气
劳宫
清热理气
通谷
理五脏之气
大敦
泻肝气
膏肓
补阳气
列缺
逐水利气
鱼际
清热利气
大陵
降心气,降浊气
太阳
理诸阳热气
关元
驱腹中一切冷气
大包
行腹中诸气
天柱
理诸气,治头上气
天突
降诸气
气户
利气
大椎
调利胃气
攒竹
宣泻头部热气
肩井
镇肝气,降逆气
巨骨
开肺降逆气
曲池
行气
彧中
开胸降卫气
俞府
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
合谷
升清降浊,理大肠气,宣诸气
中府
理肺利气
云门
开胸降气
肩髃
理肺舒气
水道
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
隐白
升阳气
复溜
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
阳陵泉
行气导浊气
公孙
运脾气
足三里
升气,降气,调中气
太冲
降气
三阴交
行气降气
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
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
委中
清血
间使
行血
止经血
止口鼻出血
承山
清热血
曲泉
清血凉血养血活血
行间
行瘀破血结
昆仑
下血
交信
调经血
血海
调血
膈俞
统理全身之血
清血,养血,行血,补血
中极
调经血,止崩漏
散瘀血
泻血
承浆
宣通血脉
神阙
补气血,益肾精
固下元,益肾精
补气振阳,益肾精
补气血,益精
曲骨
补真气益精
益气振阳
章门
补五脏,益气血
振阳益胃,补六腑
益胃,补气血
解溪
益胃
上廉
补三阴,益阳壮精生气血
补中土,运脾阳
补脾滋阴,固精益气血
涌泉
补肾,益精,滋阴
安心神
然谷
益肾振阳
水泉
益肾阴
太溪
益肾,振阳,滋阴
照海
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
补肾滋阴
阴谷
养肝补血
蠡沟
益肝
养肝气
太渊
润肺
盆肾胃
泻肾
泻心
少冲
通里
泻心包络
阴陵泉
泻脾
内关
腕骨
曲泽
商丘
中冲
泻肝
泻肺
肺俞
中封
少商
泻三焦
外关
支沟
中腕
泻肠逐秽
关冲
太白
泻胸膈
丰隆
长强
巨阙
上脘
5.寒类
温中暖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
温下焦,暖子宫
餮表寒
温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
肾俞
温下焦,治足冷如冰
后溪
餮表寒冷
厉兑
脏寒结聚
归来
治下元寒冷寒疝
治胃寒,腹中寒冷
温中下焦,血寒,一切寒冷
理心腹之寒
理血寒腹中痛
温中焦,理睥气
温脾壮阳,理中下焦寒
百会
诸阳之首,理头寒
温肝暖下元,治寒疝
6.热类
清心热
清心胸热
少府
清心包络,六腑及胸中热
十井
治诸热病
清胃热
清肺热
下廉
风门
清三焦热
泻四肢热
气冲
缺盆
大杼
肝俞
心俞
清五脏之热
清头目鼻中热
清头部热
脾俞
丝竹空
清头目热
魄户
清血气,表里,头面,诸窍热
意舍
志室
清气分,头面诸窍之热
降肝赡热
绝骨
清三阳经热及脑热
清血热,平肝热
清表热
清胃及六腑热
清肠胃热
降肠胃热,及痰热
清大肠热
清心胃热
清血,泻心火,治暑热
金津
退胃热,心热,生津止渴
清血热,降大肠膀胱热
玉液
7.风类
风府
搜周身之风,治头风外感风
风池
治头风,外感风邪
肝风甚动
风市
治腰腿风
治卒中风,头风
囱会
治鼻塞头风
舒筋驱风祛邪
理肾清肺,扶正祛邪
瘈脉
去头面邪风
水沟
卒中风,头面风邪
颊车
口噤喎斜风邪
口喎偏风
擅周身四肢百骸之风
搜周身风邪
八风
治腿膝风邪
八邪
手臂风邪
治小儿惊风喉风,一切风邪
搜四肢风
治挛急风邪
地仓
治口噤喎斜
环跳
搜经络及四肢之风
膝关
治腿膝诸风
治中风,主周身四肢风
腰腿风
冶惊痫筋痹风邪
治婴儿撮口脐风
五输穴的五行归属
阴经
(五脏)
五行
井
荥
输
原
经
合
木
火
土
(土)
金
水
乙木
丁火
己土
辛金
癸水
肺
经渠
心包
相火
心
灵道
少海
脾
大都
肝
肾
阳经
(六腑)
(火)
庚金
壬水
甲木
丙火
戊土
大肠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三焦
液门
中渚
阳池
天井
小肠
少泽
前谷
阳谷
小海
胃
内庭
冲阳
胆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丘墟
阳辅
膀胱
至阴
束骨
京骨
十二经腧穴精简表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穴数
11
20
45
21
9
19
67
27
23
44
14
起穴
承泣
极泉
睛明
天池
瞳子髎
止穴
迎香
听宫
耳门
期门
井穴
荥穴
足通谷
俞穴
经穴
间史
合穴
原穴
络穴
偏厉
支正
飞扬
大钟
光明
隙穴
孔最
温溜
梁丘
地机
阴隙
养老
金门
隙门
会宗
外丘
中都
背俞
大肠俞
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厥阴俞
三焦俞
胆俞
腹募
京门
石门
日月
补
泻
本
跗阳
*1
标
人迎
角孙
听会
根
结
太仓
颡大
廉泉
命门
玉英
窗笼
气
多
少
血
五气
燥
湿
热
寒
风
五色
白
黄
赤
黑
青
久病
痹
痛
天干
辛
庚
戊
己
丁
丙
壬
癸
甲
乙
地支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脉象
浮
浮缓
浮洪
沉迟
浮弦
弦
来自: zhanghaihai > 《中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人体自愈妙法【洞玄古灸】
【玄灸取穴】天枢、支沟、大肠俞、脾俞、肾俞等。【玄灸体会】此病多以肝胃经取穴为主,调和肝脾,玄灸选肝俞、胃俞、脾俞,调和肝脾其病自...
五输穴刺血拨竹罐保养
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选肝经俞穴"太冲",胆经俞...
子午流注针经
子午流注针经子午流注针经。口温针暖,凡下针,先须口内温针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己之和气,与患者荣卫无寒暖之争,便得相从,若不先温针暖,与血气相逆,寒温交争,而成疮者多矣。俞谓井荥经合...
八类穴性表
脏腑的五行属性: 木=肝、胆 火=心、小肠、心包、三焦 土=脾、胃 金=肺、大肠水=肾、膀胱 脏的五行相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肝木..... 腑的五行相生:胆木→小肠火→胃土→大肠金→...
针灸逢源 逐日按时流注穴
针灸逢源 逐日按时流注穴。并过胆原丘墟) 庚辰(大肠经阳溪) 壬午(膀胱敦引血行) 丁亥(心荥少府)丙日己丑(脾俞太白并过肝原太冲) 辛卯(肺经经渠) 癸巳(肾合阴谷) 乙未(与前乙酉时重遇阴干。阴荥属火乙木...
针灸大成
壬日寅时起至一陰一,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三焦寄有一陽一池一穴一,返本还原似嫡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壬子气纳三焦寄,井一穴一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
五行经络(一)
四、五输穴的位置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井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义。五脏井荥俞经合表。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刺激肝经的俞穴(太冲) 胆经的俞穴(足临泣) 如上肢关节痛,可刺激肺...
求医不如求已《1-4》合集摘要
此法可引血下行、引气归元,将气血收于肝经的太冲、肾经的涌泉、脾经的太白,使肝、脾、肾功能快速加强。2、补肾法。肾气虚则补肺,肾阳虚则补肝,肾无火则补心,肾无血则补脾,肾阴不足直补肾。3、秋...
【转载】穴性赋 +穴位穴性表+常用穴位精选+能够救人一命的身体穴位+一部很全的穴位疗法入门篇配穴位查寻图
【转载】穴性赋 +穴位穴性表+常用穴位精选+能够救人一命的身体穴位+一部很全的穴位疗法入门篇配穴位查寻图 1、气门 经穴性质,气分为先。抑又闻肝俞治肝,肺俞理肺。合谷泻肺气之郁结,肺俞降肺气之...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