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

 tuzididie 2012-04-17
来源: 老人报

  最近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名叫《与自己对话》,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强大心灵的人”、93岁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最新、最完整的个人自传。这本书汇集了曼德拉在监狱里和出狱后所写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碎片”。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开,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让我们得以走进伟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心灵对话,同时汲取他的精神力量。

  1962年,44岁的曼德拉被判入狱,关押到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大西洋上一个名叫罗本岛的海上孤岛。岛上到处都是岩石,还有很多毒蛇,饭菜更是难以下咽,囚犯每天都要忍受这些非人折磨。在不足四平方米的牢房里,曼德拉睡的是冰凉的水泥地,但只要有一寸阳光照进他的牢房,他就会期待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逆境中的曼德拉没有绝望,他利用每天十分钟的外出望风时间,从外面带一些尘土回来,然后把尘土收集到监牢门口的一块大石头上,并从自己宝贵的饮用水中分一些给这片尘土。一个月后,尘土中长出了苔藓,希望也在曼德拉的内心发芽。他在日记本上写下: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每当烦躁的时候,曼德拉都会俯身,轻轻同那片绿色“对话”,倾诉自己的心语。

  曼德拉在磨难中依然保持一颗无比柔软的心,但他从不认为勇敢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人们既不能把勇气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很难通过任何传统学习把握个中真谛。于他而言,勇气是我们的一种“人生选择”。没有人是生而无畏,一个人勇敢与否,完全取决于他在千变万化的现实面前如何应对。曼德拉真正赞赏的,是在漫长的平凡岁月中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在日复一日的艰辛生活中不向恐惧和忧虑低头的品格。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勇气——令人欣慰的是,这也是大多数人惟一需要展示的勇气。

  逆境中坚持,不抛弃信念,不放弃希望。27年后,曼德拉第一次走出了这个禁锢住他身体却没办法阻止他心灵飞翔的罗本岛。1993年,曼德拉获得当年诺贝尔和平奖,并于1994年宣誓成为南非第一个民主选举的总统。鉴于曼德拉为种族平等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联合国大会将他的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日”。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他说最令他感到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三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然后向在场的嘉宾们一一介绍。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也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三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人格魅力可见一斑。曼德拉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述了他获释出狱时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出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的心灵其实仍在狱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天空、海洋更广阔的应该是人的胸怀。虚怀若谷、胸襟博大的曼德拉,思想不会禁锢在狭小的怨恨之中,他具有一往无前的力量,他也必然获得成就梦想的钥匙,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让自己内心同时具有石的坚磐和草的柔韧,善于原谅别人甚至是敌人,总是能看到任何人身上好的一面,我想这就是曼德拉能成为精神偶像的原因吧。纳尔逊·曼德拉,一个逆境中的圣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我们人生的精神榜样。
  (梁阁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