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特迪瓦服饰,饮食等习俗介绍

 起来慵整纤纤手 2012-04-17

科特迪瓦服饰,饮食等习俗介绍

时间:2010-12-01 12:36:07  来源:  作者:

服饰

在科特迪瓦城市和沿海地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人们一般西装革履,领带结得规规矩矩。在平时,大部分科特迪瓦人主要穿传统的民族服装。男人穿“布布”肥袍。这种袍子制作很简单,一般以两幅天蓝或雪白的棉布横拼而成,无袖,圆领口开到胸,长及脚面,两侧开口从肩到膝。身着“布布”袍时,须戴一顶紫毡或白色针织小帽,或用白布缠头。现在,着装用什么颜色的“布布”,戴小帽还是缠头,均视个人喜好而定。然而在过去,“布布”的颜色、图案和戴小帽还是缠头,都要根据在部族和家族中的地位而定。因此,当时有“蓝人”和“白人”之分。
 
女人的传统服装,颜色虽然多变,但式样基本一致。无论老幼,一律用一块花布齐两腋或在腰间一围,垂及脚踝。这块做“围裙”的布叫“帕涅”。如果说“帕涅”在款式上多年一贯的话,其图案却是紧跟现实生活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帕涅”那夺目的色彩、奔放的线条和粗扩的图案,像邮票一样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政治潮流和人际感情。例如,1985年8月参加阿比让大教堂落成典礼的成千上万名妇女都穿着印有教皇头像的“帕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科特迪瓦经济困难时,有一种叫“危机”的“帕涅”十分盛行;2000年10月科特迪瓦进行总统选举,许多妇女就穿印有自己拥护的总统候选人头像的“帕涅”。在平时,还经常可以看到妇女用“帕涅”上的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有一种“帕涅”上的图案是“四只人的脚”,寓意“你我寸步不离”;还有一种印着游鱼图案的“帕涅”,被称为“炭烤鱼”,意为周末晚丈夫带她下饭馆。这些都是显示夫妻恩爱的图案。另一种“帕涅”上画有一只眼睛,叫“找情敌的眼睛”,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引起情敌的嫉妒。有的图案表明“你为什么恨我”;有的写有“亲爱的,别转过身去”,这是女人对男人的无声抗议。在科特迪瓦北方边远地区的村落里和中西部的深山老林里,仍有一些人还以树叶、树皮为衣。人们把树叶或树皮穿制成遮羞布,男人用藤条系在屁股上,女人则前后各系一块。在北部,村民常用榕树皮当垫席。巴乌莱族人认为,这种树皮垫席比任何其他布料做的都好,经常铺用这种榕树皮垫席,可以使人的皮肤柔嫩光滑。科特迪瓦各部族人民都有佩戴饰物的传统,而且历史悠久。
 
早在12世纪初,精于商道的迪乌拉族人便大量使用从印度洋传入的白色小贝壳货币,并视之为财富的象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白色小贝壳仍是布纳族人的惟一货币。与此同时,这种白色小贝壳逐渐成为科特迪瓦青年男女珍贵饰物的重要原料。每逢盛大宗教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表演多种宗教仪式舞蹈的塞努弗族女青年用白色小贝壳做成的“贝冠”最引人注目。在“感化”节上,人们也会看到表演武艺把戏的男青年的胸饰也是由这种白色贝壳编制而成的。在科特迪瓦的西部林区,人们喜爱骨制饰物。例如芒族人把兽骨甚至人骨磨制成各种兽形骨片,制成项链、耳环、脚环等。

在金属饰物出现之前,玉石、宝石饰物是中部河谷和沿海部族人民最喜欢的饰物。例如,外来移民摩西人用白纹蓝玉石制成的手镯和红宝石项链颇受科特迪瓦妇女青睐。而硬木制饰物在洛比族人聚居区十分流行。 木制饰物有手镯、耳坠、脚环等。特别是居住在北部边境地区的洛比族妇女唇角上的挂环,非硬木莫属。

青铜、铁、铝出现后,它们很快就成了妇女饰物和男子武器的上好原料。从妇女的手镯、耳环、戒指和臂环,到男人的装饰性武器以及宗教仪式的用具,如铜铃、铜镜,几乎全以金属为主了。
 
革也是科特迪瓦各部族人民常用饰物的重要原料。如马具中的马鞍、马辔头,妇女饰物中的臂环、耳坠,巫师用的法物和文具盒等等,多以皮革为原料。犀牛角和象牙制饰物,以其质地细腻、做工精巧而惹人喜爱。然而,由于价格昂贵,多被科特迪瓦上层社会妇女所垄断。黄金饰物在科特迪瓦饰物史上是最后出现的。但一经出现,它就立刻变成为最珍贵饰物的代表了。

饮食

科特迪瓦人的饮食,因居住的地区不同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完全一样。在北部,在马林凯人、迪乌拉人和洛比人聚居区,主要食粮是高粱、小米等。用木臼将高粱、小米等捣碎,加上一些蔬菜、花生米、青豆和辣椒等,一起煮成粥状,煮好后即可手抓而食。这种食品俗称“库斯库斯”。在北非阿拉伯国家,“库斯库斯”是居民的常用食品。“库斯库斯”的做法很多,例如,先将捣碎的高粱米等粮食煮熟,然后把用西红柿、西葫芦、茄子等蔬菜,加上些牛、羊肉,煮成菜汤,浇在“库斯库斯”上。还可以用牛奶或蜂蜜等浇在“库斯库斯”上。在东部、中部地区,阿肯族系和南曼迪族系居民,主要以大薯、木薯、山芋、普兰丹蕉等为食粮,个别地方有少量大米;越向西部,粮食越罕见,甚至根本见不到粮食,但这里树果、蔬菜比较丰富,人们常用水果当食粮。中部和西部山区舌蝇猖撅,牧业衰落,牛羊肉极少。从马里进口的干鱼、熏鱼则是当地百姓少见的肉食品。科特迪瓦人自古以来有食用刺激品的嗜好,例如爱吃柯拉果。认为柯拉果是万能的,尤其是可以刺激性机能。

居住

科特迪瓦独立以来,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改善。在城镇,特别像在阿比让、亚穆苏克罗等大城市,随处可见林立的高楼大厦,别致的平房建筑,宽阔的马路街道,拥挤的交通车辆,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的气息。居民与欧洲人一样,住房相当现代化,室内设施应有尽有。在农村,村民的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变化和改善。但是,在广大农村,各部族居民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沿袭了几个世纪单调划一、泥土做墙、结草织叶为顶的传统的茅屋棚户。只是地区的不同,茅屋的外形、房门院落的饰物稍有差异。北方多见圆锥形的“蘑菇屋”,中部林区以形似长砖的棚户为主,与马里接壤的边境地区,长砖形的棚户和“蘑菇屋”相杂其间,与布基纳法索相邻的东北部洛比族人居住区,却是阶梯形的宅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