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蜀史说》蚕丛卷之 结篇 蚕丛隐柏氏起

 cdnwpu2018 2019-11-22

杜仲一生致力于商贸的拓展,思想开明,没有门户之见,不论对族内还是周边部族都少有偏见。在他晚年的时候,为了部族更好的发展,特意推荐了他的女婿柏灌作为新族长。照理说应该杜仲的子嗣继承族长之位,但杜仲的两个儿子都志在游走行商,无意繁重家族事务的族长之位。族内综合考量之后,同意了柏灌作为新任族长。古蜀史上难道就没有为了争权夺利打死打货的情况出现吗?有争斗,但像中原一样为了土地和资源打死打活的情况还真是没有。因为此时的四川盆地已经有了“王”,它就是岷江,甚至已经有了各路“诸侯”,即盆地内和平原上的各条江河。只要汛期一到,别管你是谁,要不赶紧跑,统统都给你带走。古蜀史其实就是一部四川盆地衍化史和成都平原治理史,这部史里面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事,只留下辉煌的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证明他们曾经来过。

柏氏是玄嚣、颛顼派来辅助昌意部的,因为善农耕和驯养家禽,氏族发展兴旺,最终成为盆地内一个历史时段的代表。柏灌氏和蚕丛氏之间并没有明确的时间划分,只是在不同时间段,一个时代印记罢了。此时盆地内有部族联合的原始形态,但没有形成酋邦制,有族长(或称头首)但没有王,自然也就没有王权之争。这个时代对古蜀先人来说,四川盆地内江河纵横,成都平原上湖泽遍布荆棘丛生,根本没什么好争的,唯一要做的就是想着怎么才能活下去。

蚕丛氏、柏灌氏、乃至后面的鱼凫氏划分是古蜀先人如扬雄,常璩等根据蜀内的传说而进行的认知和划分。即使到了柏灌氏一代,蚕丛氏依然是盆地内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只是农业主要的生产方式从麻桑纺织转变为农耕家禽畜牧。蚕丛氏不仅主持着衣物,粮食和手工业品的分配和交换,同时也与盆地周边部族通婚融合,其势力和影响力依旧巨大。尤其是川西羌人几已忘却曾经和昌意之间的大战,羌戈之争也就仅存于释比口头上的代代流传了。对粮食和生活物资的需求促使川西高原的羌人不断的从松茂向茂汶靠拢,其中一部分羌人辗转迁徙进入成都平原与蚕丛氏杂居融合,彼此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学习,蚕丛氏向羌人学习畜牧驯化技能,羌人也向蚕丛氏学习种桑农耕之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古羌人的进入成都平原并融合,蚕丛氏的生活习俗也渐渐有了许多羌人气息,羌人的释比传承文化也逐渐对盆地内形成影响。

这二百余年间,蚕丛氏与中原偶有联系。从古蜀地到中原来回一次短则三两年,长则十年八年。中原很多物品、技艺和习俗也偶有带入盆地,尤其在颛顼成为中原大首领的时候,来往最是频繁。颛顼的大部分同宗都在古蜀,对古蜀的开发自然十分关注,其在位期也间安排了自己的子嗣和许多族人、部从到盆地内帮助开发,这些部从里就有后来被称为柏灌氏的柏皇氏成员。这些来自齐鲁和中原的颛顼族人也带来了中原的生活习俗和当时的手工技艺。因为蚕丛氏与羌人融合后有了许多羌人习性,这些来自中原的好些人因为不习惯羌人习俗,陆续迁到了大邑新津一带与更早来盆地的玄嚣族裔一起生活栖居,少数则留在了平原北部。

此期间,蚕丛氏活动范围逐渐从鸭子河上游向东南移到鸭子河畔,居住地也逐渐从半山腰迁徙到平地上,洞穴居改为石居和棚居,吃的主要是稻、粟、稷、黍、菽等和少量禽肉。平原西南的玄嚣、颛顼族人则以大邑、崇州、双流、新津为主要活动地,住在半山或高地,房屋以石屋为主棚户为辅,吃的主要是稻、粟、稷、麦等农作物。

蚕丛氏就此结篇,下篇探究柏灌氏。看看这个为三星堆辉煌打下坚实基础的族氏,他们又为古蜀地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