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睑血管瘤

 骆行 2012-04-17
眼睑血管瘤

概述

本病是较为常见的眼睑良性肿瘤。多认为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异常增生所致,故多出现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有的病例可在5-7岁内自行消退。究竟能否消退,实难预估。临床上多见逐渐长大,尤其6个月内的病例常有迅速发展,不仅出现睑下垂致弱视并影响面容及表情,甚至可因外伤而出血或感染。故多主张积极治疗。 眼睑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和鲜红斑痣四型。


临床表现

1.毛细血管瘤(又称草莓状痣):扁平稍隆起,鲜红或紫色,境界清楚,压之可退色,深部可并发海绵状血管瘤;
2.海绵状血管瘤:呈淡蓝或紫蓝,轻微隆起,质软而有弹性,压之可缩小,哭泣时增大;
3.鲜红斑痣:暗红或紫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表面平滑,压之可部分或完全退色。


诊断依据

1.好发于婴幼儿,可迅速增大或逐渐停止生长,有时可自行消退;
2.不同型的血管瘤有各自典型体征。


治疗原则

1.皮质类固醇瘤内注射;
2.硬化剂瘤内注射;
3.镭射疗法;
4.冷冻疗法;
5.浅层X-线照射或锶90Sr敷贴;
6.手术切除。


用药原则

1.婴幼儿眼睑血管瘤,首选2.5%强的松龙或康宁克通-A瘤内注射,一般0.5-1.0ml,每月一次,一般毛细血管1-3次可显效,甚至完全消退,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次之,可同时瘤内间隔注射硬化剂,一般效果较好;
2.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90Sr敷贴或其他疗法;
3.一般不提倡手术治疗,除非年龄较大或非手术不能解决者;
4.据我们观察,鲜红斑痣药物治疗无效,有人对4岁以上患者采用光动力学治疗有效。


辅助检查

1.一般外观及触诊即可确诊;
2.如血管瘤广泛、较深,为了解其范围可查MR。


疗效评价

1.治愈:血管瘤完全消退。
2.好转:血管瘤大部分消退。
3.未愈:血管瘤无缩小。


专家提示

眼睑血管瘤以婴幼儿最多,如果肿瘤较小又不大影响面容可观察。迅速扩大者应及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首选瘤内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疗效与全身用药同样好的效果,而比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大为减少。我们的观察康宁克通-A疗效优于2.5%强的松龙,有的病情仅瘤内注射0.5ml康宁克肿瘤即完全消退,而注射强的松龙多次无效者也改用康宁克通显效。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必须加用硬化剂或平阳霉素等药物才能凑效。我们的经验联合用药效果好,尤其是硬化剂与皮质类固醇联合可达到取长补短,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 我们认为婴幼儿血管瘤除及早药物治疗外,应尽量避免手术,以免因手术而产生的各种意外和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