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的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原文结束> 那天讲默存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考试前夕了。不管其他,至少我深深赞叹这个人。他的天才,他的勤奋,他的傲骨,他的狂气。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我现在还记得李嘉玉三分钟时讲的孤独。读来颇有醒悟之感。只是我们都是俗人。又有谁可以免得了这样的俗套呢。 唔,也许联系是普遍的,所以离不开?··· 曾希望可以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可惜骨子里就不是那块料。只能混于市井,讲些柴米油盐。 笑是最流动,最迅速的表情,从眼睛里泛到口角边。 旅行者该有猪的嘴,鹿的腿,老鹰的眼睛,驴子的耳朵,骆驼的肩背,猴子的脸,外加饱满的钱袋。-意大利谚语。 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和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