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眼病

 骆行 2012-04-17
红眼病

概述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暴发流行的、剧烈的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其致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本病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合并结膜下出血、角膜损害及耳前淋巴腺肿大。


临床表现

1.有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等重度刺激症状和水样分泌物;
2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下点、片状或广泛出血;
3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荧光素着色;
4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诊断依据

1.暴发流行,传染性强;
2.有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等重度刺激症状和水样分泌物;
3.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下出血;
4.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
5.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6.个别病例结膜炎消退后出现下肢麻痹。


治疗原则

1.局部应用抗病毒眼药,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
2.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3.局部应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药物,口服各种维生素。


用药原则

1.对急性期应用两种抗病毒眼药交替滴眼,并合并使用抗生素眼药。
2.口服1-2种抗病毒药物。
3.对炎症控制后加用角膜宁滴眼液、素高睫疗眼膏、口服多种维生素以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4.重症病例可考虑应用干扰素。5.本病传染性极强,主要为接触传染,注意避免.


辅助检查

1.一般典型病例以“A”为主。
2.有条件可进行“A”、“B”检查。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炎症消退。


专家提示

本病常见,易传染,常成群发病,发病时症状重,但不要恐慌,容易治愈,不易留后遗症。有条件者应到有眼科专科医院检查治疗需与其他红眼病鉴别不要乱用药。平时注意眼部卫生,不合用毛巾、脸盆,病者注意隔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