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爸妈妈哪个错

 tuzididie 2012-04-18
  菊有个9岁的儿子,作为妈妈,虽然她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教育孩子,可是孩子却依然不争气。才小学三年级,已经被老师一再告状,今天作业少做,明天上课说话,或者在学校欺负其他同学,还经常说谎,小小年纪竟然已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菊自己当年读高中时因为父亲突染重病去世,家道中落,为了帮助母亲承担家庭责任,放弃高考直接去工厂做了工人。虽然后来经过努力拿到了业余大学的大专文凭,但内心一直遗憾未能做成正式的大学生。因此有了儿子以后,就一门心思培养儿子,从小给儿子上各种班,每天紧盯儿子做作业,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谁知儿子却如此让妈妈失望。

  谈到儿子教育失败,菊把一切都怪罪于自己丈夫。说孩子爸爸太宠孩子,每次她教训儿子就出面干涉,弄得儿子  小小年纪就学会说谎钻空子,实在是孩子爸爸没有尽到责任。这样的爸爸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儿子,为了儿子的前途,她甚至想跟丈夫离婚。

  说来有意思,那个在妈妈眼里捣蛋不懂事的儿子,在咨询师看来却有着超出同龄孩子的成熟。他跟咨询师尽诉这些年来自己所受的委屈,说着说着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说从小被妈妈逼着学这学那,最受不了的是每时每刻都被妈妈盯着,自己没有一点自由。被盯烦了,索性想办法捣蛋,做个与妈妈期望相反的“坏学生”,就是为了反抗妈妈的控制。儿子眼中妈妈是个“坏妈妈”,而爸爸却是他心目中的“好爸爸”。问他为何觉得爸爸好,他回答爸爸每次都是等他作业做完后再检查,从来不像妈妈那样时刻盯在旁边。只可惜这样的时候太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妈妈来管。每次妈妈出差不在家,家里气氛就会轻松很多,他与爸爸两人过得挺愉快,那几天他在学校表现也会好些,因为心中没那么压抑。

  从心理上分析,每个孩子天性中都有自由发展的需要,孩子需要被信任、被尊重,这是孩子成长的能量。而当自由天性被家长强行压抑,内心便逐渐生出不满和委屈的情绪。这种情绪日积月累,委屈就会转化为报复。这样的情绪把孩子正向成长的能量转向为负向的破坏力,这时孩子就会表现出与家长期望完全相反的行为,原本的“好孩子”也就由此变成了“坏孩子”。

  经过咨询,菊终于明白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她急于让孩子代替自己完成读名牌大学的心愿,内心的紧张、焦虑使她产生了对儿子行为过度的控制欲,结果引起儿子逆反,最终造成了不好的结果。菊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学会了放下自己以前的遗憾,释放自己的焦虑情绪,更多地与丈夫沟通,给孩子以更信任、更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结果儿子的不良行为很快就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