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摘抄

 娜莎 2012-04-19

【引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摘抄  

2012-04-07 09:09:20|  分类: 教育管理|字号 订阅

  一、真正的人应当是什么样 你作为一个人生了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和追求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方面表现出来。 小公民精神生活的本质,应当包含对人的美和思想美的惊讶、赞美和充满崇高精神,追求和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主者、真正的战士。凡是生活在充满道德财富世界中的人,自幼就会感到自己是祖国的儿子。 二、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 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活着。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你的每个学生怎么样看人,他在别人身上发现了什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又从别人身上留给自己心目中的是什么------这比他完成没有完成作业要重要百倍。 教育就是长期培训儿童理解:“认识最宝贵的财富”这一真谛。 创造自己的学生具有需要人的情感,培养小公民使他学会做一个忠实于别人的人。 一旦孩子做好事是为了显示自己,帮助同学先考虑的是炫耀自己和得到夸奖,这是很危险的。报道好人好事的稿子在墙壁上经常涌现,人人都会注意到少先队中队竞赛中的那些好人好事。那些伪君子们,冷酷的、无怜悯心的人都会从中获益。 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孩子们去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精神力量,并把这种奉献作为一种隐秘的、不可侵犯的东西藏在心间。 道德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小公民厌恶并不去跨越侮辱人格的那个界限。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感受到:人不论在什么地方生活都会有艰难困苦的。要懂得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份子,我国人民的一员。哪怕有一个人在受苦受难,在孤独中死去,那么最不起眼的不幸也会来敲家门,在这个家的名字就是人类。 三、何谓珍惜生活的幸福 要珍惜生活的幸福。这种幸福只有人可以理解,只有人们才享受得到。这种无限的幸福的海洋,宛如无限的空气海洋一样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然而就像在空气充足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去想到它那样,很少有人去思考生活的幸福。 在把人从所有的经济奴役桎梏中解脱出来后的社会里,培养珍惜生活的幸福的能力,才会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道德问题。形象地说,这宛如扬起自我教育的风帆;没有这股风,人就会看不到生活目标,停止自己的发展。 应该聪明的拉着孩子的手步入人的世界,不要蒙上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人世间的欢乐和苦难。要理解这样一个真理:我们来到世上,又会离开人世,而且再也不会回到人世间;世界上有最大的欢乐-------人的诞生,也有最大的痛苦-----人的死亡。 只要去冲击儿童思维的源泉,都会从中涌现出一个个新鲜的问题,就是说,每当一个问题激荡着我的心时,我每次都在想:怎样培养人的这种精细的本领-------即怎样善于珍惜生活的快乐呢? 如果您想培养真正的人,那您就应竭力使您的学生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 只有这样的学生,他屏住呼吸去看正在吐露的柳树芽,就像去看自然界里伟大奇迹那样,他才会理解到观察和领悟这种奇迹的幸福,也只有他才能向老师提问:前天和昨天的那块白云都跑到哪里去了?我力求做到使孩子们都能疼爱自然界,在劳动中几集努力地去与自然界打交道。 四、何种见解能培养出成熟的思想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起初无疑是个小孩子,为的是长大成人后能在这个大地上留下痕迹,像个真正的人那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地上有蠕虫、母鸡、键牛在生活,可它们与人的生活相距甚远,蠕虫的虫穴、鸡棚里的栖架、牛栏跟宇宙飞船的船舱相距甚远无法相比一样,因为船舱里有一种求知的思想在搏击着想去认识宇宙。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但愿你不虚度年华,能尽快地成为精神上成熟的创造者-------思想家和劳动者。人是要死的。人虽有一死,但人的精神将永垂不朽。之所以永垂不朽,就在于你能为他人着想。 要使教师善于委婉地、细致地、非强加地去启发孩子,使他懂得在生活中应当做些什么,联系到精神生活方面哪种劳动、哪种义务能塑造他的个性,使他不愧为公民、劳动者、思想家、父亲、丈夫的名字。正是细致的提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老师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提示都会唤起儿童意识中丰富的思想。 每当我把我的每一个学生领进我私人图书馆里时,我认为那时才是我同我的学生精神交往惟一可能、惟一顺利和幸福的时刻。 如果您想使您的学生看到、理解到并感受到他一生中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精神财富的话,那您就把他带领进您自己的智力生活世界中去吧。让他把您看做是一位面对浩瀚的大海在思索、勇于探索的航海家吧;让他把您看作是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也研究不完那未知领域的一部分,但仍大无畏地踏上征途去求知的博学家吧。 五、怎样培养孩子的精神力量 要做一个精神上刚强、坚定、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勇敢的人。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没有那些艰难困苦,人若是不能克服它,他就不能默默无闻地饱经风霜,历尽艰辛;然而正是由于能够克服它,人才会变成战胜困难的胜利者,成为一个强者。当你感到困难不可克服,产生畏葸念头的时候,你会走了轻松的下坡路,最怕的是吝惜自己。对自己的吝惜是一种意志薄弱的情感,它甚至使强者变成弱者。做一个弱者不会有好运。一个弱者,不会有多大欢乐,他不知生活的真正幸福,理想对她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也难以达到。弱者会产生利己主义和胆怯行为。你越是历经艰难,你是个人的那种思想可能越鲜明,产生人的自豪感的心灵一角对你说起话来就越响亮;如果你对自己大发怜悯之心,那么,你那心灵一角可能永远沉默无语。对满腹牢骚、灰心丧气、软弱无能、缺乏信心的现象应该毫不留情、决不容忍、绝不吝惜。 在儿童头脑里和心灵上的想法是:我应当是坚强的、勇敢的人;不让别人保护我,而我应当保护别人;世界上有数不尽比我弱的人,我应当是他们的保护者。 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能对自己做出了似乎他做不出的事而千百次地感到惊奇,即对自己捡的精神力量感到惊奇。只有在这种惊奇之下,才会彻底地蔑视懦弱、意志薄弱。 六、怎样教孩子懂得奉献的思想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奉献将是你聪慧的主宰者。如果你丧失奉献精神,起初你会成为一个渺小而自私自利的人,然后会变成卑鄙的人,再往后会变成一个叛徒。 假如你在人际关系大海里细心而又敏锐地漫游时,你会时时处处看到有人在奉献。 七、孩子应该怎样理解自己对他人的义务 如果你只去做你想做的事,如果你只预感到会有一种满足才去发挥你的积极性,那么,在你的生活里将不会有任何珍贵而神圣的东西,你的心灵不会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忠诚,你的愿望会是鄙俗而贫乏的,而那种没有崇高愿望的生活则必然空虚而凄凉。奉献------则是培养人的崇高愿望的惟一学校。每个人都应该达到那个高度,那时的一举一动都受义务的支配,做出那些初看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不可达到的事,表现出精神上的伟大。只有精神上的伟大才能产生真正人的需要,那种爱的幸福,忠诚与依恋的幸福,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幸福。这种幸福只有靠奉献和尽义务才能获得。 我认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使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就能体验到对人义务顶峰的追求是一种魅力和美。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每个人去追求自己的顶峰,不要迷失通往顶峰的方向。更不要从旁而过。只有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要去怜悯那些不幸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八、在哪些行为中应表现出义务感 谁想不尽义务而享受幸福生活,最终将成为令人谴责或令人遗忘的人。权利和义务的和谐,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利益和劳动的和谐,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理想。只有在和谐的条件下,人才会成为真正幸福的人。 如果一个人只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要者,那他很快会成为一个精神贫乏的人。 没有什么比利己主义更可怕的了,没有什么比为自己的懒惰辩解更可怕的了。 九、美是培养敏锐的强有力的手段 培养敏锐最强有力的手段是美。美是顶峰,你从顶峰上可以看到那些没有理解和感受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那些从来没有看到的喜悦和崇高精神的东西。美是照耀世界的明亮之光,借助这种光,你能看得见真相、真理和善良,在这种光照下,你能体验到一种献身精神和毫不妥协的精神。美能教会你认识恶并与其进行斗争。我把美称之为心灵体操,是因为它能矫正我们的精神、良心、情感和信念。 理解和感受美,是自我教育的强大源泉。 要用美把邪恶和丑陋现象挤跑, 我们应该敏锐地去注意孩子们心灵中不理解的东西,要珍视与发展孩子们心灵上这些细微的举动,把它们变成目的性。美能帮助这种变化。使不明朗、无意识的思维变成为良心的呼声。 十、什么是痛苦,怎样教孩子们去克服它 人的不幸中的最大的不幸,是丧失勇敢,成为畏葸不前的胆小鬼,可怜虫。 巨大的不幸是孤独。 人最可怕的不幸就是精神空虚。 应该培养学生深刻地去感受理解痛苦和不幸是多种多样的。 使每个孩子从小就发展对人的忠诚那样道德上的细微特点和强大特点。 凡是有崇高精神的地方,就会出现真正的人。 一旦知识不去激发人的火热激情,一旦知识不再给人带来斗争精神,那时,知识就会失去教育作用了。教育者最怕这些冷冰冰的、通知式的真理。 十一、理解亲人的痛苦能提高道德敏锐性 你要想到并感觉到你的行为举止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他人的精神状况,不要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去使他人痛苦、受辱、不宁和心情沉痛。要善于支持、帮助、鼓励有痛苦的人。 伦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愚昧无知,这时道德方面极端无知人的一种恶习。愚昧无知的人不能理解,也不能感受到他人的精神状况,他能把盐撒到他人心灵的伤口上,他会拿起个粗木棒子轮到只能用手轻轻触摸的地方,他会在需要安静的地方用泥靴踏的咚咚响,当需要轻轻地、悄悄地踮起脚从这扇门走开的时候,他却会破门而入,在大家闷闷不乐的时候,他却会开怀大笑。 假如我们大家都会从他人的眼神中,从人的步履、呼吸,从人观察世界的目光中看到痛苦,那么,生活中的痛苦一般来说就会少很多。 那些埋入学生心灵深处的痛苦,会长期使孩子疏远大人,会形成孤僻、冷漠、不信任人的性格。 如果对小孩心灵上的每一种激情,成年人都能聪明的、敏锐的、严格的予以回答的话,那么,孩子本人也会变得聪明、敏锐和对自己严格要求,当他一旦知道身边有人痛苦,或有人做了坏事的时候,他就绝不会安枕无忧。 十二、怎样教会孩子善于理解人的悲痛 十三、怎样教会孩子们热爱自己的父母 作为子女的责任,就是要报答父母,报答他们对你的关怀,报答他们对你的无限的爱和忠诚,你应该用同样的关怀、爱、忠诚去报答。孩子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是决不能用任何尺子来衡量的,也决不能用任何数字来计算的。 怎么样才能把这种教诲灌输到少年的心灵中去呢?这涉及到人的生活最精细范围中的一个问题-----相互的奉献。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这就是不善于去爱。 父母应该像怕火那样害怕孩子的脑子里深深印入他总是对的、他做的一切总是好的那种念头。这种念头是精神麻木不仁的源泉。有了这种念头,彻底扼杀相互奉献的精神;有了这种念头,小孩子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就会想到:大家为他是应该的,而他为别人是不应该的。 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的爱更为复杂的了。人的爱,则是一束最温柔,而同时又是最朴实、最美丽、最不显眼的小花,给它取个名字叫道德。您在爱自己孩子的同时,要教会他去爱您;您不教会这点的话,等您到了晚年,会痛哭流涕的。 孩子要从小就应学会观察人们,要学会懂得,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欢乐、幸福、个人世界不受侵犯。要预防孩子精神上的寄生生活。他应该明白,夺取别人的欢乐是可耻的;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是背叛行为。 有一项非常微妙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去蔑视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背叛行为,并对此进行本能的、毫不妥协的斗争。 十四、怎样培养父辈和孩子们之间的和谐关系 跟父辈交往的时时刻刻,都要善于向他们学习。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过于自信。不要以为你多年轻,精力如何充沛,你能肩负何种重任。要知道,有些事只有老年人才能胜任,因为老年人,有几代人的智慧。老年人的意志和话语,对我们大家来说就是一条法则。 那些犹如太阳以近地平线的老人,正是我学生们最聪明的老师。他们每次讲到祖国的神圣时刻,总是把爱和恨的火焰、战士的激情灌输到少年的心灵中去;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即将离别的遗训和赠言。 道德教育十不准: 1、在大家劳动的场地周围,不准闲呆; 2、不准嘲笑老年人,这是对人的最大的不尊敬; 3、不准同尊敬的人、老年人,尤其不准同老人进行争吵; 4、不准因为自己没有某种东西而表示不满; 5、不准逼迫你父母给你连她本人都不肯给自己的那种东西; 6、不准去做长辈们所谴责的事,不论是当着他们的面也好,背着他们的面也好,都不准去做。 7、不准将年长的亲人,特别是你的母亲单独一人丢下不管,如果在她身边除了你,没有别人的话; 8、不准不经长辈们的允许和劝告就要启程赶路; 9、不准不先请长辈坐下,自己就先坐下吃饭; 10、在成年人,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妇女站着的时候,不准你坐下。 十五、培养尊敬爷爷奶奶的情感 晚年不可能是幸福的。说有“幸福的晚年”的人就是不学无术。到了晚年只能有安宁或是不幸。在大家都尊敬老年人的时候,他会是安宁的。如果大家把他忘掉,使他孤独,他会感到不幸。 最小的一代和最老的一代精神上的交流,这对他们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教会孩子们做好事并教会他们获得需要人----老人、能人、经验多的人那种细微的情感。 孩子们最大的欢乐之一,就是同人的交往:我到你身边,因为没有你我就不能生活。 十六、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 要在孩子的精神生活中树立对母亲的崇拜,在崇拜中尊重渗透深刻的理解,理解又激发着尊重、爱戴、敬慕。 情愿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信念而牺牲的公民、战士、英勇不屈的人,都是从对母亲的忠诚、无私而慷慨的爱开始的。 重要的教育使命,就在于使儿子善于怜悯、保护母亲的心,因为这颗心饱含着自己那无穷无尽而又无限的爱。要在儿童的心灵中树立把母亲当作世界上最亲人的关怀之情。 教师的使命就是去保护儿童的心灵。 十七、怎样教学生们成为好子女 要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因做错事而感到羞愧,是孩子从小就懂得给父母带来幸福、满意、精神生活丰富、该是多么大的欢乐呀。 大多数学校都忽视了激发孩子好好学习、做个好人的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即是指给家庭带来欢乐、幸福、和睦和安宁的愿望。这种愿望,是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最细微的而同时最牢固的纽带。 如果一个人感到他在别人心目中无比宝贵的话,就会从他的机体的秘密深处喷出一股神秘不解的源泉,他就有能力去战胜不、可怕的精神上的痛苦。 十八、怎么样培养对亲人和亲近人的忠诚感 害怕与畏惧,就像无所顾忌和勇敢一样不是同样的东西。无所顾忌,不是勇敢,不是大胆,而是放肆无礼。有一点害怕,只会给孩子心灵上带来更细微、更敏感的情感。我们应当去培养孩子的这种害怕感,是与信任、忠诚分不开的。 有的孩子努力学习,是因为因此想给父母带来欢乐,在他的心灵里存在着这种害怕感,是与责任和忠诚分不开的。 如果父母是不值得孩子信任、忠实、忠诚的人,那么,在孩子的心灵中就会产生消沉情绪。孩子就会以为世界上一般没有真理。如果这种悲剧一旦出现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那就必须帮助他以防不幸发生。 十九、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 去爱人们吧。爱人们,这是你道德的核心。一个人活着,就要使你的道德核心成为健康的、纯洁的和强大的。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则意味着奉献你全部的精神力量,以便使你周围的人们变得更更美好,精神上更丰富;以便使你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人,都能从你的身上、从你的精神生活劳动中得到某种美好的东西。 如果你善于揭示爱的所有精神因素,你便找到了生活的真正幸福。爱,是一种具有强有力的教育者。它可以使一个人在遵守生活道德准则方面更加纯洁、忠诚、严格。 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 孩子永远应当感觉他还未成为他的亲人们所希望的和他们所爱的那种人。 二十、怎样使学生们具有知识的欢乐 应当把学生当作是人,而不是接受、接受、在接受的知识库。知识只有从人的内在精神力量与人所认识的世界的融合中产生出来时,才能成为一种福利。知识欢乐的最重要的源泉,就是(而这种知识欢乐的情感,也是能成长成丰硕的精神生活大树的一粒种子),就是体验和感受到知识则是我的治理长早的结果,探索的结果,心灵劳动的结果。 只有当孩子每天体会到产生新的思想、理解某一真谛、深入了解世界的秘密的欢乐时,精神生活才能获得思想,才会产生出对精神财富的渴望。 教师越是出色地打开学生眼界去看那些不懂的东西,学生的惊讶感就越深刻,他们的求知欲就越明显。 如果孩子的精神发展没有蓬勃的、泉水般的涌出思维生活,让他对待学习像对待幸福、对待欢乐那样,一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使读书变成每个孩子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使人终生都入迷地想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打交道。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发现学校的图书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给学生面前展现智力生活的欢乐的话,那么,学校也不会给他什么,他只能怀着空虚的心灵走进生活中去。 阅读,首先能在学生面前展现他们自身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能使孩子认识到人的精神伟大,充满对自身的一种尊重感,使他想在充满文化价值的世界里过着有趣的、丰富的生活。 二十一、怎样激起求知欲 要善于想到自己的成年时期。这会帮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年人,即你的母亲、父亲、老师,千方百计地造就你成人,但是,你应该知道,你将成为什么人,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取决于你的自主性,而且这种努力和自主性应当逐年增长。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才能将会如何发展,在你的身上将会显露什么东西,这一切正是取决于你在童年的哪些年代里的活动。要珍惜来自大人的关怀和照顾,要感谢他们,同时也要千方百计地、尽快地摆脱他们。 把孩子总看成是孩子,这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一种不幸。 父母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就在于使孩子的大脑在最大的可塑时期能最紧张的去活动。这种大脑的活跃,取决于孩子对自身的看法,取决于他对自身是怎么想的。 二十二、培养对待学校的态度要像对待人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发源地那样 学生们不仅是聚集到一起的孩子们。他们是按照自己和谐法则生活的,使人得以发展、变得聪明的儿童社会,同时也是装点成年人的社会,使它感到骄傲的儿童社会。 把学校看做是人民的摇篮,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的摇篮,这首先记载在书中。让老师们和学生们都理解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啊。 当幼年的公民感到学校是人民的摇篮、人民的光荣、伟大的摇篮时,就是学校的围墙都具有教育意义,当他们从校门口走过时,总要举手脱帽表示敬意。 只有书能创造学校。只有对待书像对待最重要的、最永久的精神财富那样,才能创立像对待人民摇篮那样去对待学校。 学校以它对学生的关怀、劳动、创造而留在每个学生的记忆力,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具有非常巨大的教育意义的。每一个人都应以自己的良心去行动,通过行动努力去增添学校的美。 二十三、怎样把教师劳动的意义传送到学生的意识里去 如果你想给老师带来一点欢乐的话,那你就去做他的志同道合者,而且要跟他一起去追求理想。 在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美,都是他用不眠之夜、一头白发、个人幸福换来的。 教师应当拥有巨大的热爱人和无限热爱自己的劳动的才能,首先是热爱孩子们的才能,以便能长年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晰、印象清新、感情敏感、没有这些品格,教师的劳动就会变成苦难。 孩子们对您的信赖-------对您欣喜万分、敬佩不已,是因为您是引导他们去攀登高峰的领路人,是因为您是不畏惧风暴与不幸的航海家,是因为您是一位坚强勇敢的人,随时随地地准备把他们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孩子们喜欢毫无保留的信赖某人的精神力量。 孩子们应当从自己老师的身上看到对智力生活、科学的无限忠诚。教师对知识的迷恋会令孩子们折服。 一个只会向孩子们灌输现成知识,要求背熟、背熟、再背熟的教师,定会激起孩子们的伤心感,而然后便是内心的愤懑。 教师应把对游手好闲的毫不留情和毫不妥协的精神同以爱护关心的态度对待孩子在智力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小的进步结合起来。 一个真正的教师的技巧,是善于去找到两者之间的和谐:一方面使孩子在头脑中去积累一些实际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的智能,锻炼其独立掌握知识的才能。学生们往往会怀着及其感激的心情回忆起教会他们成为知识主人的教师们。 二十四、怎样教孩子正确对待脑力劳动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域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马克思 培养已经坐在书桌旁的小公民,就意味着教育孩子们、青少年们像列宁那样去猎取知识,像列宁那样聚精会神地去读书。 去唤起少年心灵对列宁式的热爱劳动,忠实于真正的科学、热爱图书的赞美。 做一个爱国者是不坏的,完全不坏,但要做了愚蠢的爱国者,这就不幸了!必须永远记住:“人家傻,咱开心,可自己傻,就是耻辱。”-----高尔基 如果您想让学生永远不丧失对知识的兴趣,那您就要善于确立对思考、对思维的态度,就像对劳动的态度那样。如果您能做到这一点的话,知识就会变成您学生的最宝贵的东西,而您,自己教育对象的教育者,就会成为一名天才的教育家。 课堂是一个人感到追求成为理想的第一个摇篮。 课堂上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我的学生应当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体验到惊讶感,感到自己不是软弱无力的一粒尘埃,而是一位伟大无谓的航海家。 真正的智力生活,只有在一个人不去死读书的时候才有可能。 根据思考的需要去阅读,不去死读书,乃是智能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当今,青少年周围有着一个丰富的满意世界。他们很乐意去踢踢足球或打打篮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特别爱看体育比赛,真是大饱眼福,痛快。如果这些快乐耗费了人的全部精力,那他就会成为一个知识贫乏、精神空虚的人。满意世界丰富多彩,则成了一个很重要很复杂的教育问题。 二十五、在校学习是正在成长一代的积极的公民生活 如果对公民利益无动于衷的男子,这种人充其量是个会刮胡子的男性而已。在学习上懒惰、懈怠、缺乏意志、松松垮垮,这就意味着你为自己的寄生生活埋下了祸根。 当孩子坐在书桌旁,聚精会神地去理解、记忆、领悟、认识的时候,应当感受到自己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 可以保证决不相信空话、决不说昧心话的分子,不怕承认任何困难,不怕为达到自己郑重提出的目的而进行任何斗争。 教师的使命就在于使课桌旁的公民生活的形成,自始至终用观点、信念、追求、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教育去进行。 为使真理具有教育意义,真理应能激励去追去精神。学生只有在拥有追求的时候,才会成为公民。培养自己具有理想追求,这同样是最精细、最亲切的去保护明天作战用的武器。 要培养真正有渊博知识的人,就要达到使公民坐在课桌旁学习,这意味着教他们成为思想家和劳动者。我的学生不应当是现成的需求者,而应当是知识的猎取者。如果学生不去猎取知识,也不去体验精神上的意志力的紧张,那他就不可能成为我的学生。我所讲的关于人的话语就不能打动他。 在许多学校的高年级里就有这样的学生:他们以冷淡的目光看待一切,教师的话语也点燃不了对知识的兴趣的火花。 二十六、良心是行为的敏锐武器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家里有人夸你,父母宠爱你,可在学校里突然有人不满意你:不只是责备你,而是非难、斥责、惩罚你。你自己要善于认清这种不一致;要懂得,无限的夸奖不仅会削弱一个人的精神力量,而且会产生出很危险的特点----自我怜悯。凡是不健康的滋长这个特点的人,他任何时候也不会成为勇敢的人。 要做一个精神上坚强而勇敢的人,首先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凡是珍惜你身上做人的品德的人,那他就不会去过分夸奖你。要常常坐下来扪心自问。 一个善良的人有时甚至在狗面前感到羞愧。-----契诃夫 如果你听到年长的人、自己的同伴的指责和批评,你要记住他们的指责和批评的话语,这是对你有好处的。 感到自己身上有个人。应当引导孩子做到这一点。 孩子做了不体面的事情,受到责备主要不是来自于年长的人,而是来自于孩子本人。年长的人只能去点燃善良思想的火花。 一个教育者,只有他正确面对善与恶,正确评价心灵、思想、意图、志向的最细微的激情的时候,才会成为一个有理智、善良的、永久的传播者。正确看待善与恶,是公正的基础。当孩子感到对他不公平的时候,教育也就不再称其为教育了。 当一个人在为自己不体面的行为感到羞耻的时候,他会想到别人在这一瞬间在看着他,这又一次的感觉到一个理想的人在自己的心灵中。 培养孩子有羞耻感,这是每位教师需要掌握的一根魔杖。 羞耻,形象地说,犹如空气,有了它,人的责任感的翅膀就能翱翔。人有了责任感,才会生畏,才会怕做坏事。 二十七、怎样培养良心 只有当你的心里永远有良心、道德、羞耻、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你才会成为有道德的人。 要记住,童年和少年时代出现的卑鄙行为,仿佛都是从一些很小的事情上开始的(往往是从你的本能出发,这当然是与人的精神相违背的。),什么想躲避责任、躲避危险性、见到他人不幸不去救助,什么把因无知、疏忽、冒失、误会而出现的某种事故的责任推给别人等等。卑鄙行为还包括你从自己的小洞里默默地向外张望,好奇地期待:处在危险中的同伴会是如何呢?其实,这小洞、小巢-----就是初看起来是无害的一种利己主义的摇篮。要为自己处在阴暗角落里的表现而更感到羞耻。即使淘气、好吵闹,也要比顶嘴来个“这不干我的事”要好些。 只有当他幼年时期就感受到他是处于众人的眼前的时候,内在的“我”的声音才会在人的身上说话。 善于强迫自己,则意味着善于去完成同学的意愿。 善于使人感到羞耻,感到羞辱,是一种艺术。 羞耻就是良心上感到吃惊的本能。 要善于使人感到羞耻感,是哪个称之为教育分寸的奇妙的花坛里最芬芳的鲜花之一。 使人有羞耻感,就意味着给人本身有个斟酌、思考、分辨自己行为的机会。羞耻永远要求保密。所以,教育者应当非常谨慎地把那些可以唤起羞耻感的行为提出来加以集体讨论。 二十九、怎样做到使行为举止听从良心的最强有力的指挥。 良心是一种非常细嫩的、任性的东西。如果你由着它的性子为所欲为,它就会变成残酷的东西。应当教育孩子们,特别是少年们能主宰自己的良心,能管束它,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人一生行为的智慧的、卓越的卫士。 我常常向一些少年们建议:在你们的床头柜上应放一些你要去读的书。你要在七点起床,要做早操,洗漱,吃早点,然后去上学。如果你强迫自己在五点钟就起床,每天就可晨读两个小时。床头柜上的一叠书一本一本地读完。一周、一月、一年过后,你会看到晨读两小时给你带来的成果。是的,凡是在天将破晓时刻肯于发奋的人,会在自己的眼前展现一幅奇妙的画卷。两小时的晨读会个人带来无价的财富。如果在天将破晓的时刻贪睡的话,几年后,青少年用智慧和心血取得的东西将会丢的一干二净。 三十、怎样教孩子理解道德上的自由感 教育技巧的秘诀在于使人去控制自己的意志,让控制意志的精神在学校里形成风气,让意志力不仅能创造物质和环境,而且能创造人本身。 我认为假如一个学生,有什么值得他骄傲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他能作为一个道德上自由的人,勇敢的、独立的人。 一个人不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忘我精神而自豪,就不会有那种鲜明的个性。 一旦让少年感到:别人对他置之不理,并认为他没有才能的时候,这是完全不允许的。甚至是糟透了的。在学校里,这是一块圣地,应当充满仁慈和关怀的气氛,而上述哪种态度应当认为是极为可怕的。在学校里,人应当感到只有骄傲和欢乐,而不是感到痛苦、屈辱甚至后来变得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决不能把一个精神上正常的人,时而看成是有才能,时而看成无才能。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某一件事上可能有才能,而在另一件事上,就可能没有才能。即使是天才,也可能在某件活动中没有才能。学校的使命,就在于寻找每个学生本身创造才能的源泉,甚至在他的童年就要发现其生活、劳动、创造的惟一幸福的源泉。 三十一、怎样培养自己的学生具有共同参与、共同感受的能力 要善于识别人身上的光明面和阴暗面。什么叫尊重人?就是相信人身上有善良的因素。 善良只有在其坚强有力并善于自卫的时候才能成为善良。 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良心。 人应当有所畏惧:不是畏惧神话式的某种报应,而应当畏惧在他人面前可能变成一个卑鄙的人。 三十二、怎样培养孩子具有善意感 孩子对自己的幸福的劳动源泉理解越深刻,他的义务感就强烈,他对人的感谢之情表现的就越明显。 我们力求使孩子明白,他在学习上有了进步,不是什么特殊的功绩,而是一种义务。他在学习上取得了成绩,应当去感谢自己的父母、教师而不是大家感谢他,也不需要大家去奖励他。 三十三、怎样教孩子明白和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教育者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教会孩子看到自己每个行为的后果。 没有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扪心自问。 如果一个人本来的天性胜过在智慧和思维的土壤里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格,那这个人就会变得可怕而丑陋。 三十四、怎样教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责备、惩罚 永远要考虑到:你周围的人比你有修养。这样,你在人际关系的世界里比较好处。 善并不总是愉快的,它有时像腊月里的寒风那样凛冽刺骨。 遗憾的是,许多教育者并不善于说那些能使孩子们正确领悟的尖锐而又中肯的话。 一个最大的简直难于忍受的不幸,就在于教师与同学谈话时常常先带有情绪。这样一来,教师就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教师的个性不招人喜欢,学生还会觉得,除了他本人的行为本质以外一定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促使教师找他谈话,因而这些谈话会使学生感到委屈,也会使教师不信任学生。凡是出现委屈和不信任的地方,那里必然产生对立情绪;教师本想制止学生的坏毛病,而结果适得其反。 教育过程一个很大的缺点,就在于许多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同孩子的淘气、恶作剧做斗争。值得去责备的却是那些播下利己主义种子的行为以及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精神世界的行为。 没有“一般”人的心,有的只是具体的人的世界。 当怒气冲冲的教育者责备自己的学生集体时,往往是“一般地”痛斥恶习,并指望,也许自己的责备触及到那些现在一点过错也没有,然而以后可能犯错的人,这便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等于给所有的人都开一种药,希望这种药对不需要治疗的人无害,而对需要治疗的人恰到好处。 如果深入了解学校为了克服恶习,消除不道德行为所作的一切,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强调弥补过失会在道德上把孩子引入歧途,会使他相信,只要下个“保证”,“口头应允一下”,就可以瞬间摆脱过错;轻描淡写地催促儿童、半天孩子:“答应吧,保证改正错误!”,这是不能允许的无知行为,是可怕的不文明的教育态度。让孩子们这样做,我们等于是在培养恶棍。 我的受教育者,由于人的美使他惊叹不已,自己对自己说:我坏透了,应当受到高尚人的鄙视。厌恶、不满意自己---这实质上就是弥补过错的内部精神生活的开始。 改过和自我教育的道路是困难的。旨在把孩子引入改过道路的谈话是复杂得使人难受,使人疲惫不堪的一种劳动。在付出精力方面,未必能同你以一个责备者身份严厉地训斥一个人,同时又力求做他的朋友和成为他的朋友这种困难使命相比拟的事情了。能通过交谈达到的东西,我可以把它叫做我们劳动的幸福。这是在痛苦中产生的我们工作的快乐。我们在谴责恶习的同时,也就把人争取过来了。 三十五、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慷慨大方和大公无私的品格 善于去热爱人们,怜悯人们的人,才可能真正成为慷慨大方的人。 人的生活中最大的奢华,莫过于人的交往中的奢华。 养育一个孩子们不仅用母乳和糊口之粮,而且要有精神上的东西。您要学会用欢乐和忧愁去哺育他。 世界观要用朝气蓬勃的思想乳汁来哺育:既要思考坏毛病的原因,思考人的真正的幸福和个人的未来。 思维是哺育高尚情操的巨大力量源泉。 凡是怜爱自己成性,心灵不能表现出慷慨无私的人,他会变得对他人的疾苦不闻不问,直到他那颗冷酷的心灵很难启迪为止。 三十六、如何成为谦虚的人,怎样培养谦虚 把美好的东西看作是应该的,这是道德教育中一条最富哲理的原则。夸奖、抚爱非常必要,但必须恰当的去运用。 不应当得到的夸奖则是一个侮辱,就像不应当得到的欺辱一样。 凡是履行义务的地方,不允许有虚荣心,不允许陶醉在赞扬声中,这种思想对培养谦虚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时常出现这样的事:夸奖的对象不是劳动,而是大自然本身赐予的财富;责备的对象是个别学生的有限能力,没有把懈怠同脑筋迟钝、不善于干活、不善于聚精会神区分开来。这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大问题。要使每个学生成为劳动者,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才能在劳动中充分显示出来,是培养谦虚和艰苦顽强精神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十七、怎样启迪孩子们具有高尚的行为举止 话语可能是含情脉脉的亲吻,又能成为喷放芳香的小花,它可能是行善使人复活的圣水,又可能是插入心间的一把尖刀,它既是烧红的一块铁,又像是一桶冷水,或者是一团发臭的污泥---这一切都可能是由人的话语带来的,甚至在沉默的时候,话语会成为最意外的举动。 假如你对丑恶现象视而不见,继而用市侩哲学“与我无关”来安慰自己,那你就会在丑恶现象面前失去自卫能力。 困难越大,心灵就会变得越高尚,年轻人身上那种自豪感就会越深刻。这种情感应当成为心灵上的财富。 教师应当是道德财富的创造者,而不应当被迫经常同不道德行为的肇事者斗争中充当裁判。 使我们担心的一种教育危险,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成为躲避暴风雨和恶劣天气的娇生惯养的人。 三十八、怎样把孩子行为中的“应当”、“困难”和“好”联系起来 人的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他自己。一个人从童年时期就要学会支配自己。从小就要学会命令自己,管束自己。逼迫自己去做应当做到的事情,而且把应当做的事变成你愿意做的事。 在教育工作方面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许多教师只会去逼迫学生,而不会启发学生让他自己去逼迫自己。 依我看,最主要的,就在于儿童的思想意识中,不能把美好的东西同愉快的、尤其是轻松的东西混淆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