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季市:季振宜
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明末清初泰兴县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镇)人。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
季振宜的祖父季三卿,字鸣寰,明崇祯朝廪贡,生有四子。长子谨庸,明万历朝副贡。次子寓庸(即季振宜父),字因是,明天启元年中举,次年中进士,历官浙江余姚、临海及河南祥符(今开封市)县令,有政声。后任吏部主事,因和权奸魏忠贤的党羽不合,辞官归里,70岁时犹协助泰兴知县陈棐抵御海寇及处理其他乱事,享年84岁,死后人祀乡贤祠。四子道庸,清顺治三年岁贡,任湖广兴国州知州。 季家原为季家市望族,季寓庸为官后,将家迁入泰兴县城朝阳铺,在县学宫之左拓地为园(位于今泰兴城内仙鹤湾风光带一带),方圆三里多,凿石堆山,疏流为池,高有台,下有亭,回廊曲径,依山临水,四时皆有可赏之景。园内有宋朝乡贤孙益手植桂树一棵,大十围,根株蟠曲,蓊郁苍翠,故其园取名“嘉树”。花开时,开生、振宜兄弟与诸好友唱和诗于树下,酹酒而祝曰:“见树如见人,吾侪不当如是耶?”园中有“春柳读书堂”“静思堂”和“辛夷馆”,即后来季开生、季振宜幼时读书处。以后其从弟昌龄建了一座“东园”,三弟季贞在城北建“日涉园”(即今泰兴城花园河),城之四隅,皆有季氏园林。现“西园”“东园”已成行政村名,盖由此演变而来。 季振宜少负异才,聪颖过人,过目成诵,诗风文采及治学之勤,尤为人称道。清顺治三年,振宜考中举人,时年17岁,第二年成进士,如此年少而又“联捷”登第,为全县绝无仅有。季振宜初任浙江兰溪县令,有政绩,升为刑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广西道御史,后考选浙江道御史。他为官恪尽职守,风节凛然,弹章数十上,屡劾权要;言事、献策、选贤多所建白。大学士刘正宗、吏部尚书黄廷机、侍郎岳思泰就因为独揽权要、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而被季振宜上本参倒。康熙九年,季振宜为河工科派事,经廉访得知,总河臣在正常治河夫役外,借协济之名向各州、县加派钱粮,州、县只得向百姓摊派,百姓无奈,只有逃亡。季振宜将此情上奏,恳求皇上免百姓额外负担。康熙批准了季振宜的奏章,豁免了本县当年河夫银27000两,同时,扬州所属各州、县都得到宽减。季振宜一本奏章,解万家百姓苦难,蜚声乡里。以后季振宜又巡盐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不久乞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