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人与助己的统一

 秀水拖蓝 2012-04-19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根据宗教的说法,人死后便会因生前的行为而被安排进入天堂或地狱。但是天堂与地狱的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位名叫王小二的人很想搞清楚。

    有一天,王小二巧遇见观音菩萨,向菩萨说出了一个心愿:想看天堂与地狱的生活。菩萨因他的虔诚而答应带他到天堂与地府游一圈。

    当菩萨带他到阴森森的地府时,看见的都是身体骨瘦如柴,饱受饥饿折磨的饿鬼。

    “为什么他们都这么瘦呢?”小二问菩萨道。

“你瞧!”

此时,正好午餐时间到了,那些饿鬼都涌到一个巨大的锅旁。不过,此时他们的双手都被绑上了一双长达六尺之木匙。他们争先恐后地争饭,但由于被长匙所约束,无法将食物送进口,许多食物都被弄掉了。

    看到这里,小二才觉悟为什么这些饿鬼永远是那么瘦小。

    片刻,菩萨又带小二参观天堂。天堂内鸟语化香,仙人个个脸色红润,身体强壮。

    “到底他们是吃什么食物呢?”小二灭问菩萨。

    “食物没有什么差别,所不同的是他们不像地狱之鬼那样贪婪、自私。你瞧!

    时逢一群仙人正在一个巨大的锅旁吃饭。他们的双手也是绑了一对长六尺的木匙,与饿鬼无异。不同的是,当他们用木匙舀到食物时,他们则将食物互相往对方的嘴里送去。在大家彼此的默契合作下,个个都丰衣足食,皆大欢喜!

    看了此景后,小二真正明白真诚合作比明争暗斗来得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难与人相处的人往往会是那些乐于计较、乐于争斗的太过“聪明”的人。他们不仅不想吃一点亏,还总想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占尽可能多的便宜。他们只想让别人帮助自己,而不愿去想如何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即使对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会毫不例外地采取同样的思维方式。

    除了“难得糊涂”,郑板桥还写过一副著名的条幅:“吃亏是福”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不能正真从中悟出它的深刻哲理。在与人交往中,有些人唯恐自己吃亏,总想多占一些便宜,天下哪有那么多的便宜好让人去占呢?其实,在你自认为获得一个便宜的时候,你已经付出了代价,甚至是更大的代价,只不过有些代价是隐形的,你未能意识到而已。那些只注意眼前的、具体的、便宜的人,通常会失掉其价值难以准确估量的东西。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傻子,对于爱占便宜的人,别人不难发现他的真实意图。这种意图一旦被人发现,人们自然就会轻视他、疏远他和拒绝他,他的人际就会步入困境,他的精神就会承受沉重的压力。

    对于不怕吃亏,甚至甘愿吃亏的人,他的行为实际上会具有社会储存作用。他的行为会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他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和回报。同时,他的行为还会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人往往是通过自己的表现来认识自己和定义自己的。一个甘愿吃亏的人会有较好的自我评价,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重情谊、愿意帮助别人、胸怀宽阔、大度豪爽和富于牺牲精神的人。这种自我评价会使他更相信自己、更接受自己,因而更有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会使人更好地发挥潜能,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这种心理上的收获是很难用金钱的数量来衡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