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旧钟表店店主在钟摆“嘀嗒”里寻慢生活

 苏迷 2012-04-19

古旧钟表店店主在钟摆“嘀嗒”里寻慢生活

介绍起店堂里摆放的每一件钟表,许琪如数家珍。□记者徐志强摄

  □苏报记者 陈秀雅

  昨天下午四点钟,葑门横街即将迎来一天当中的第二波闹猛辰光。

  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各种零碎杂件的……沿街商铺店主纷纷摆开迎接闹市的准备。唯独56岁的许琪,摘下老花镜,坐在自己的店堂内,点燃一支烟,笃悠悠地看着店外来来往往的人,独自静享内心的那份清淡。

  5年前,从81岁的老父亲手里接过这家葑门钟表店时,许琪就给自己的人生下了定义:传承父亲的手艺,坚守寂寞的钟表维修业,在嘀嗒声中,寻求一种慢生活。

  前不久,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美国人,几经辗转寻到许琪,请他维修一只停摆的老钟。在苏州城内,不少业内人士都知道,横街上的这家钟表店,维修古旧机械钟表,可是远近闻名。

  他对钟表有着独特的感情

  这几年,葑门横街经过整治后,百年老街民俗文化的“招牌”更响了。许琪的这家店,从父亲当年创办时算起,在葑门横街已开了28个春秋。

  相比横街上一些其他的店,许琪的钟表店,店招不够锃亮,店堂不够敞亮。12平方米左右的店铺,从墙到柜,从上到下,挂满、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钟表。生活,就如这些不紧不慢、不急不快的钟表,在一天天的守望中悄然走过。

  “我对钟表,有着一种很深很浓的独特感情,”许琪说,这种感情,既源自于家庭,也与自身从小的爱好分不开。许琪祖籍江苏丹阳,那是一个以生产眼镜、钟表、皮鞋等闻名的手工业发达之地,几乎家家都出手艺人。许琪父亲叫许昌文。有一天,在苏州修钟表的许琪大伯回乡,看到弟弟许昌文10多岁了还在田里放牛,就走过去把牛绳系在树上,拽着许昌文的手,一路把他带到苏州学修钟表。

  深受父亲与大伯的影响,从小,许琪就喜欢钻在钟表店里,看长辈们摆弄钟表的各种零件,看得多了,忍不住动手试试。渐渐地,他成了父亲的小助手。1975年,许琪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苏州铜材厂,从事精加工维修工作。后来,许琪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常熟招商城做进出品贸易。虽然有正式的工作,但许琪从未离开过钟表维修行业。晚上,他向父亲学习维修技术,钻研各类书籍,掌握钟表的工作原理,掌握修理不同钟表的技巧。有些顾客急着取,父亲来不及修的钟表,经常送到他手里去修。
精于钻研与创新才能坚守

  机械钟表历史悠久,但机械钟表的维修业,却随着电子、石英钟表成为大众消费主流而逐渐边缘化。但许琪,对机械钟表的维修,却至今仍“一往情深”。

  在他的店堂内,记者看到许多古今中外、造型各一的机械钟表。许琪自述,自己不仅是一位维修的好手,还是一位精于研究、收藏古旧机械钟表的藏家。

  “许多人以为造钟工艺以法、英、德为最,但事实上中国人的造钟工艺曾领先世界,”许琪指着一个外表朴素的座钟介绍说,“这叫作‘南门钟’,也称‘苏钟’,你看,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无不精致独特,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据了解,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制造的南京钟,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

  修理钟表,既考验人的细心与耐力,还需要一定的创造、创新。许琪与其他维修钟表的师傅不同,除了恪守一些基本的维修技术之外,他还刻苦钻研,自制钟表零件。在许琪的店里,还摆放着两口他自制零件修理好的德国造四百天钟。据介绍,所谓四百天钟,就是上一次发调后,钟可以准确地走约400天,是在17世纪由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建立的等时性理论设计钟摆,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曾一度成为欧洲富贵之家才有的奢侈品。

  “修钟表,与为人处世,有许多相通之处”,许琪说,经历过前半段人生的大风大浪,回归平淡的钟摆维修时光,许琪参悟了不少人生道理,“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做人要谦虚,要不断学习,才能一直坚守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