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沟纹痕迹剖析

 Daive book 2012-04-21

瓦沟纹痕迹剖析

(2010-04-14 11:43:43)
标签:

红山玉

红山玉鉴定新法——瓦沟纹痕迹剖析

 

瓦沟纹痕迹剖析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一句最流行的管理用语。微痕分析法,其关

 

键点就是细节。不同的工艺,其痕迹有时在大体上是相似的,其区别却表现在

 

细节上。所以,在分析红山玉器瓦沟纹的加工工艺时,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

 

键。瓦沟纹中的拉磨痕迹就是事关成败的关键。

 

一:红山文化时期玉器加工是否使用铊具?

        用铊具工艺加工的凌家滩玉器做对比:腹部刻有圆圈纹和八角星纹玉

 

鹰和玉猪龙的圆圈纹相比较,发现两者差异很大。玉鹰圆圈比较圆、线条顺

 

畅、纹饰线粗细一致、沟底平整;而玉猪龙圆圈不圆、线条不顺畅、纹饰线粗

 

细不一致、沟底不平整。

           用铊具工艺加工的战国玉器谷纹与玉猪龙眼睛上的琢纹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的差异也很大,应属二种不同工具的加工痕迹。战国玉器谷纹的沟底

 

呈“V”状,玉猪龙的瓦沟纹沟底成瓦沟状;战国玉器谷纹的沟底平整,玉猪龙

 

的瓦沟纹沟底不平整;最主要一点,战国玉器谷纹超越弧状纹饰线的是用铊具

 

形成的尖角;玉猪龙眼睛上的琢纹,超越弧状纹饰线的是拉磨工艺解玉砂形成

 

的线条划痕。两者特征泾渭分明,区别明显。战国玉匠使用铊具的技术,肯定

 

比二、三千年前使用铊具的玉匠高,尚且有超越圆弧纹饰线的铊线尖角,而在

 

红山玉器中为什么没有发现这种迹象。与事实接近的解释是,红山文化时期尚

 

未使用铊具。

 

二: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瓦沟纹未采用铊具横向来回琢磨工艺。

         

          红山玉器瓦沟纹一般都是二道工序。这是因为第一道工序磨琢加工

 

时,纹饰线不平整,达不到艺术加工要求,所以才采取第二道工序进行拉磨修

 

整。我们先从历史事实上寻找,采用宽铊横向琢磨后,有没有再采用拉磨工艺

 

进行修整的事例。从凌家滩文化到夏、商、周、春秋战国,再到现代,采用宽

 

边铊横向来回琢磨后,没有发现再采用拉磨工艺的事实。只有红山玉器瓦沟纹

 

采用拉磨工艺。所以,从历史事实上,间接证明了红山文化时期没有铊具横向

 

琢磨工艺。

 

三:桯(ting)杆旋转琢磨工艺符合红山玉器瓦沟纹痕迹特征

 

          桯杆旋转磨琢工艺是指玉匠手摇或脚踏带动传动机构使桯杆旋转,

 

带动解玉砂磨琢玉器。当桯杆与玉器的角度接近九十度时,桯杆就可以钻孔;

 

当桯杆与玉器之间的夹角较小时,桯杆的半径大于纹饰线的深度时,桯杆就可

 

以沿着纹饰线的走向慢慢的推进,就可以磨琢出瓦沟纹。这种桯杆工艺比较原

 

始,桯杆是固定的,需由玉匠手拿玉器按纹饰线方向移动,而且还要同时注意

 

调节角度和控制深度。加工时,操作人的手会晃动,深一杆浅一杆或左右偏移

 

的情况难以避免,加工出来的瓦沟纹饰线沟底肯定不平整,坑坑洼洼,还需要

 

再次使用拉磨棒或其它的拉磨工具进行修整,才能达到艺术要求。所以,桯杆

 

旋转磨琢工艺,在工艺流程上,在逻辑上,都符合红山玉器瓦沟纹痕迹特征中

 

二道工序的要求。

 

四:桯杆旋转琢磨工艺,是发掘桯钻的潜能而产生的一种工艺。

 

        迄今为止在确凿的考古发掘中没有铊轮这种工具出土。在民间的传世

 

品中也没有公开露面。其次,从铊具的功能推断,可以用于琢磨阴刻线和切割

 

玉料。宽边铊具可以横向磨表瓦沟纹,勾勒一面坡纹饰,打磨抛光玉表。从出

 

土的红山玉器中,仅发现线切割和片切割的切割痕迹,没有发现等径弧状的铊

 

具切割痕,也没有发现宽边铊具勾勒磨琢的一面坡纹饰,更没有发现铊轮打磨

 

抛光的痕迹。再次,在红山玉器瓦沟纹粗、细阴刻痕迹中,也没有发现具有铊

 

具琢磨特征的痕迹。红山文化时期有没有使用铊具,这对鉴定红山玉器的真伪

 

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