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一次尝试 记叙文写作要求: 1、叙事完整清晰(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有时间或空间或重要性顺序; 2、情节有波澜,有尝试过程和心理变化; 3、描写真实、准确、生动,有细节; 4、叙议结合,感悟深刻,写出一次尝试给未来人生带来的影响。
审题:如果对这个词含糊,不妨查查字典,了解这个词的内涵和外延,然后选材。 尝试,就是试验,品尝滋味。它是一种试验、探索、开拓、发掘、判断的主观性的行为。
选材: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技能(烤红薯、骑自行车、跳大绳、学做菜、走夜路、学演讲、学游泳、学登山、看日出、爱妈妈、一个人去旅游、计划开支、过简单而又高品质的生活、与人沟通、打招呼); 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预习、总结、归纳、聆听、思考、修订计划、快速记忆、头脑风暴等); 尝试一种新的生命状态(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如自信、快乐、勇敢、坚强、责任等) 选材技法: 1、以新取胜法 2、以小见大法 3、去粗存精法 4、移花接木法
写作思路: 1、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细节描写可放在经过、高潮上) 2、先抑后扬, 3、以点带面,从自己一次尝试的行为,联想到他人一次尝试行为,写出一次尝试给未来人生带来的影响。
写出事情的波澜来 1、巧设悬念法 2、铺陈误会法 3、设置巧合法 4、先藏后露法
尝试的作用: 1、品味生活的乐趣 2、发掘自己的潜能; 3、创造机会改变名誉; 4、肯定自己,走出阴影。 尝试的意义: 1、尝试就是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成就,成功人生自尝试始。 2、尝试需要有好奇心和自信心。好奇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感兴趣,想着去研究它、钻研它。当然仅有好奇心又是不够的,还要有自信心和勇气。因为每当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我们都不可能知道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会有多少不可料及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尝试最大的敌人是半途而废。科学界的人们信奉这样一句话:在一万次失败之后的那一次可能就是成功。这一万次,就是一万次的失败。成功就躲藏在无数次失败之后。失败的人,往往是做事半途而废、浅尝辄止的人。 4、尝试就是开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所以他十分赞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些在人类前进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人。 5、人不光靠成就显示自身价值,尝试也能体现自身价值。经过尝试,我们会发现自己具有取之不尽的智力潜能,会发现生命中潜藏着许多连自己也无法想像的能力。如果不去尝试,这些能力永远也没有机会大放异彩。尝试,是铸造卓越与杰出人生的一种方式,是事业成功的一条重要途径。敢于尝试,掌握命运。 不断尝试才能有所发现,才能走向成功,尝试是发明创造的前提。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成就一番事业。要在尝试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6、尝试的过程是美丽的、充实的、孕育着希望与憧憬,她因此美丽无限,吸引着我们不懈奋斗。
精彩回放 1、尝试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到生命绿洲的快乐。尝试的过程是美丽的、充实的,孕育着希望与憧憬。它因此魅力无限,吸引着我们不懈奋斗。 2、有了尝试,你的面前没有胡同,到处有路可走;有了尝试,梦的翅膀便会劲舞苍穹,领略搏击长空的豪迈与洒脱;有了尝试,才能激发出你的潜能,你会惊喜地发现你自己原来还行。尝试需要勇气,勇气永远是成功的催化剂;尝试需要坚忍,坚忍铸造卓越与杰出;尝试需要参与,参与才能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如果不去尝试,虽然避免了失败,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相信我们不是屡试屡败,而是屡败屡试,跌倒一万次,第一万零一次仍能微笑站起来的人,生活永远难不倒他。也许奔流却掀不起波浪,也许攀援却达不到顶峰,但我们毫无怨言,因为尝试过,人生无悔。 3、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的“不可能”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许多本来能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这“不可能”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可能”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像,只要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那种大胆尝试的勇气。
写作范例 尝试--关心妈妈 经历了十七年的风风雨雨,尝过了十七年的甜酸苦辣,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像最近那样,饱尝了“尝试”后的甜味。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爱自己是天生的,爱别人是学来的。”的确,我就是其中一个,从不懂怎样去爱别人,甚至是自己母亲。因为妈妈常埋怨我:“没良心”,“真不会疼人”。 有一天晚上,我看一部感人的译制片,它描写了一只小熊,为了救助它的母亲,历尽了艰险……可我连它还不如!影片结束后,我扭头看看旁边沙发上的母亲,她已熟睡了,她太累了,我的视线盯住了母亲:眼角边的皱纹比以往变细密了,鬓角间出现了几根银丝……于是我的心一紧:为了母亲,今后我也该做点什么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妈妈下班回家了,我殷勤捧上一杯茶水,递上一声热毛巾,我见她显出劳累的样子,又帮她捶捶背。忽见母亲的眉宇间露出了欣慰。由此我开始自责了,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尝试着去表达自己的爱呢?就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日复一日之后,竟使母亲的眼中荡漾着光彩,心中畅通着暖流,嘴角坠满了欢笑。这时,我明白了尝试的价值,于是又增添尝试的项目:帮母亲做饭、洗衣、打扫屋子。就这样,母亲的脸上更增添了笑容。 后来,我又想,我从小到大,家里每年都要给我过生日,可是我怎么没想到给妈妈过生日呢?我要进行一次新的尝试,给妈烛,熄灭了日光灯,母亲睁开朦胧的睡眼,客厅里闪烁着一片烛光。“妈,祝您生日快乐”,我说了几句深情祝贺她的话,又递上了生日卡,母亲先是愣了,然后她笑了,含着泪笑了,在泪光与烛光的闪烁中,我深深地感到:尝试成功了,我亲爱的妈妈啊! 俗话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有尊重自己的老人,爱自己的父母,才能推及、扩大到爱别人的老人,爱别人的父母。 我明白:今后迎接我的将是更多更广的尝试。
点评:作者尝试以爱心去温暖母亲的心,这一立意富有积极意义,在当今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都是十分需要的。 文中选用了多个材料:母亲下班回来捧上一杯茶水、递一块热毛巾,帮母亲做饭、打扫屋子,自制生日贺卡、攒钱买生日蛋糕等等。但作者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而是把重点放在为母亲过生日这件事上,既叙述了准备工作,又描写了当天的精心布置;既有作者温暖的话语,又有母亲受感动的情景,读来给人深刻的印象。其他则以简笔带过,使得文章血肉丰满。 作者挚爱母亲的深厚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从议论抒情起笔,又以抒情议论止住,前后照应,特别是线的议论,深化了中心。中间按时间顺序记叙,层次清楚。
一次尝试 --永远不说“放弃!”
也许是胆小的缘故,我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眼中循规蹈矩、乖乖的女孩子。“尝试”,尤其是在新鲜事物中一试身手,我总是不如男孩子那样天不怕,地不怕,雷厉风行。可没想到,我那胆怯的毛病竟在一次“伟大“的尝试中被赶跑了。从那以后,我竟爱上了这两个字--尝试。 那是去年的暑假,我作为北京市十名“民间使”中惟一的女孩子,参加了世界青年组织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活动,参加活动的有美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青年。年轻人聚在一起,真好像全世界都握在我们的手中一样,自信、欢乐洋溢在我们周围。然而,“好景”不长,活动进行到了第二天,组织者罗伯特忽然宣布了一项临时计划--骑自行车环绕澳洲南部。一听这话,我立刻傻了眼:虽然我生在自行车王国,可长这么大,我还从未沾过自行车的边儿!我急忙跑去找罗伯特,他正带人检修自行车。“还有半天时间,干嘛不试试看?”“什么?”我大叫起来,“半天时间就想让我学会骑车,开什么国际玩笑?”这话一出口,罗伯特立刻严肃起来:“没有尝试的东西,永远都不该放弃。当然,你也可以今后十天都坐在大蓬车里,但记住,这是一次挑战!”我定定地愣了几秒钟,忽然感到自己的墨守成规与胆怯是那么可怜。“不就是摔几个跟头吗,有什么了不起?”我这样鼓励自己。 于是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练骑车。我直接往车上一坐,想一通猛蹬。谁知那车把像是抹了油,在我手里七拐八拐,几次把我从车上扔下来。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我真想大叫一声:“不干了!” 可一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我又来了劲。我一次次地跨上那辆“醉车”,晃晃悠悠、颤颤巍巍地在马路上前行。天擦黑的时候,我居然也能不磕绊地走上一小段路了。我第一次体会到,战胜自己并不很难,很多事只要你敢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接下去的十天里,我这典型的“二把刀”壮着胆子,在同伴的帮助下,竟骑出了六百多公里的路。虽然没少和大地“接吻”,没少做出惊险动作,但我终于骑过来了。当我们到达终点时,罗伯特激动地拥抱我,他说:“我知道你们!这是一个伟大的尝试!”我噙着泪水,拼命点头,那种战胜了自我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便是世界的屋顶,一切困难都被踩在脚下。 海明威曾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失败。” 是的,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永远记住“尝试” 的伟大力量,记住没有尝试,便永远不说“放弃”。
点评:在异国他乡,作者尝试着用半天学会骑自行车,并在刚刚学“会”骑车时就参加了环绕澳洲南部的骑车旅行,表现了“真正的中国人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顽强意志。作者的选材、立意都是值得称道的。 这里以倒叙开篇。“从那以后,我竟爱上了这两个字--尝试”。“那”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那胆怯的毛病” 究竟是怎么“被赶跑”的呢?接下来,文章叙述了事情的始末,“一项临时计划”,“逼”我非半天学会骑车不成,学车的过程和心理活动写得较详,中间穿插着自己的感受:战胜自己并不很难,很多事只要你敢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文章的结尾以海明威的话收束,富含哲理。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条理清晰,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