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螺肉富了村?贝壳围了村

 狂败书舍 2012-04-21

螺肉富了村 贝壳围了村

(2012-03-26 16:45:04)

贝类海鲜以其丰富的蛋白质、低胆固醇、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在我市沿海贝类养殖业发达的城镇村庄,其加工过程中遗留下的大量贝壳无法及时处理,造成“贝壳围村”的现象。

雷州市覃斗镇英岭村委会英岭村,以环保扇贝养殖、加工作为全村的支柱性产业,使村民走向了致富路。同时,如何处理贝壳让村民深感头疼,每年2000多吨的扇贝壳被村民被遗弃在空地或村道旁,村道被贝壳霸占,英岭村陷入了“贝壳围村”的窘迫境地。

缘起 养螺致富 每年堆积2000多吨贝壳

覃斗镇英岭村濒临北部湾,全村共有500多户人,60%以上村民都靠贝类养殖维生。据英岭村委会书记廖明介绍,自2004年起,村民就开始大面积养殖墨西哥白贝、红扇贝和珍珠螺,至今英岭村已经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生产线,螺肉销售到珠三角地区或出口至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2007~2008年是鼎盛时期,全村300多户养殖户年收入合计达到了5000多万元。

在全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贝类养殖的“后遗症”也逐渐凸现——扇贝壳遭到村民随意堆弃。“初步估计,村民每年养殖贝类产生的贝壳至少有2000多吨。”廖珍推算道。由于贝壳没人收购,村民又不晓得怎么处理,只好偷偷堆在空地上。

几年来,村民随意堆积贝壳似乎已经被“默许”。贝壳渐多,英岭村很快将淹没在贝壳中,靠扇贝养殖而致富的英岭村,最后竟要输在贝壳处理的问题?为此,村干部积极奔走,向两级政府反映,但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

困境 有厂难进 贝壳积成垃圾难清理

“你们有没有尝试联系厂商,将贝壳加工成手工饰品呢?”记者问道。“我们试过了,但人家说这种扇贝不适用于制作手工饰品。”廖崇宇叹气道:“听闻贝壳加工后,可作鸡、鸭等家禽饲料,我们马上联系了饲料厂,但在湛江,养贝的人多着呢,许多饲料厂都有固定的熟客,我们的贝壳进不去。”

不仅是雷州覃斗英岭村,许多近海的城镇、村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如雷州乌石、坡头官渡、徐闻锦和等,大量的贝类、蚝壳经去肉加工后,剩下的贝壳便随处堆积。

英岭村干部表示,要清理数量如此庞大的贝壳恐怕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完成,而且将其当作垃圾清理不是长远之计,要彻底根治这个问题,除非能够将这些贝壳二次利用,变废为宝。

出路 再加工 贝壳二度入海或成“金贝壳”

记者咨询了一位在大连从事水产行业的朋友,他建议“湛江可以参考国内一些沿海大城市的做法”。——将扇贝回收,再投放入海养殖牡蛎,成本不高又实用。

山东养马岛年产扇贝9000吨,每逢扇贝收获期,村里村外、场边路口,到处都是散乱的扇贝壳堆。当地政府积极联系牡蛎养殖户,与扇贝养殖户签订购买协议,大量收购扇贝壳。这些牡蛎养殖户购回后,经过加工,再次放入海中养殖牡蛎,使得一文钱不值的扇贝壳成生财的“金贝壳”。

该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些沿海大城市,贝壳的家居装饰正在掀起一股海洋气息,各式各样贝壳排列组合而成的家居装饰正逐步走向家庭。

该业内人士分析,湛江作为沿海城市,如果有厂家能利用贝壳作出一些生活中实用的东西,如贝壳台灯、贝壳桌子、贝壳相框等富有海洋特色的产品,一来可以变废为宝,二来有助于建立一个属于地方特色的品牌,同时还可以宣传湛江,这将是个“一箭三雕”的办法。

他山之石

●制作活性营养素

辽宁大连某公司将贝壳作为原料,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分离提取和活化的高新工艺,制成了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活性营养素。

●制成高密度瓷器

山东无棣有一家公司将贝壳和其他陶瓷原料,经过高温烧制,制成致密度非常高的瓷器。贝瓷采用两次烧成工艺,做出来的产品耐热性好、强度高,而且能满足瓷上作画的艺术效果。

●制成“贝壳溶液”

国外一些科学研究表明,贝壳富含的碳酸钙,是诸多常见的病菌,其中包括沙门氏菌、脚气病菌、大肠杆菌的克星——将贝壳中提取的碳酸钙制成溶液,大肠杆菌置入后不到10分钟,就被全数杀灭,而这种“贝壳溶液”可替代医院长期使用的传统化学消毒液,不仅消毒效果好,而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化学污染,尽管碱性很强,但它不会像其他碱性溶液那样起腐蚀作用,乃至伤害人的皮肤。

以上这些二次利用的办法值得湛江借鉴。有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湛江的实际情况,利用贝壳做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家居装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湛江是一个海洋养殖大市,其中贝类的养殖面积占重要地位。但对于贝壳的处理是横亘在我市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鸿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