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季度能源消费增速下滑

 马达兄 2012-04-22
国家统计局4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据初步测算,2012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1.8%。自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回落。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47865亿,同比增20.9%,明显低于去年同期25%的增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6%,同比减少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虽仍出现了0.1个百分点的正增长,但14.8%的增速也与上年16.3%的季度水平相差甚远。

  与此同时,煤电油等能源消费需求增速下滑。

  煤炭石油消费趋缓

  中国矿业联合会日前发布报告称,我国煤炭需求将适度增加,但增速放缓。

  4月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从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煤炭市场在供需平衡、相对宽松中结构性过剩特征明显,一定要引起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完成8.38亿吨,同比增长5.8%;铁路累计发运煤炭5.94亿吨,同比增长6.1%;前两个月累计净进口煤及褐煤3798万吨,同比增长62%。

  与此同时,我国煤炭需求呈增幅回落趋势。前两个月全国火力发电量、生铁、水泥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3.2%、4.8%,增速比去年12月份分别回落4.2、0.5和2.2个百分点。

  “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钢铁生产增速也将进一步回落。预计全年粗钢产量约7亿吨,增长4%左右。全年生铁产量6.54亿吨,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为10.8亿吨。”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先达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各项数据明显回落的情况下,钢铁产量同比增长6.5%。3月粗钢产量大幅增长,连续三个月回升,创下日产量历史次高水平。一升一降显示目前粗钢供过于求现象严重,经济活跃程度将降低。

  煤炭需求回落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下游库存水平。截至3月末,全国煤炭库存2.23亿吨,已经保持10个月不变。来自中能电力的统计数字显示,3月末全国重点电厂存煤7668万吨,存煤可用19天;沿海上电等六大电厂存煤1431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3.8天。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煤炭市场出现产量增加、炼焦用煤价格持续下滑、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等态势。今年前两个月,6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总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52%。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A股年报认为,今年我国煤炭行业景气有望延续,但将呈现下行趋势,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将明显加大。未来几年新增产能将会集中释放,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1—2月成品油表观消费量3806万吨,日均同比增长2%,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个百分点。

  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此前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4%,至2.78亿吨;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93亿吨,同比增长5%,低于近10年来7.1%的平均增速。

  一些地区用电量下滑

  与煤炭需求疲软并行的,是用电量增速的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累计达到114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比去年同期减少6.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发电量4109亿千瓦时,日平均发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同比减少7.6个百分点。

  “一季度用电量总体看低于预期。若按近年来电力消费增速领先GDP增速2个百分点推算,不考虑结构调整因素,这意味着今年GDP增速‘保7’仍有很大挑战。”一位资深电力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3月22日,中电联就发表供需形势预测称,1-2月份,剔除闰年因素后,全国全社会日均用电量125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4.9%,较上年12月份下降6.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一些行业的能源消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1-2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2.8%,为“十一五”以来少有的能耗负增长态势。39个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能耗同比下降。八大高耗能行业中,除电力和造纸以外的六个行业能耗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和黑色金属冶炼业能耗下降最为明显,同比分别下降12.4%和8.7%。

  而一家西北地区区域电网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连续三个月以来,当地售电量同比负增长。3月29日当天,当地加上外送电量最高和最低用电负荷仅有1572和1288万千瓦,当日售电量仅3.3994亿度,而去年3月日均达到3.69亿度。“整个建材市场都不太好,我们这里耗能企业的开工率受到很大影响。”该人士表示。

  1—2月南方电网的广西、云南两省全社会用电量也分别下降2.1%和1.3%。

  中电联的一位研究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番用电需求疲软最明显的地区是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沿海各省和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为主的一些地区。分地区看,1—2月东北电网区域用电量增速最慢,为3.9%;其次为增速4.5%的南方电网和增速5.5%的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增速最快,为11.3%;华中电网、华北电网居中,分别为7.7%和7.5%。

  位列中部地区用电量首位的安徽省,一季度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14.66个百分点。水泥制造业生产大幅回落,用电量同比下降3.25%,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17.80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制造业用电量的下滑。”这位研究人士提醒本报记者。

  据中电联报告,1-2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8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日均制造业用电量为64.2亿千瓦时/天,同比下降1.8%。四大重点行业用电量合计同比增长0.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0.8%,较上年同期降低1.8个百分点,扣除闰年因素后,实际为负增长,增速比2011年全年增速(12.8%)大幅下滑,导致工业用电量及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

  “近年来,从用电结构看,出现了高耗能产业主导GDP增长的趋势。但是去年制造业表现良好,是一个好势头,我们希望制造业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制造业不容乐观。”该人士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