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大国智慧》——探寻大国智慧的精髓

 昵称7555863 2012-04-22
 读《大国智慧》——探寻大国智慧的精髓
 
         智慧,源于人;大国智慧,源于国;大智慧,源于世界。

    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中,我们所说的大国,强国,并不是说其地狱的广阔,资源的丰富,也不是人口众多,更不是武力的强悍,而是人民具有驾驶自然,社会与人生杰出的智慧。

    文明存在的内在根基是哲学思想的光辉,是人的文化教养,是民族的精神气质。

    《大国智慧》这本书写了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国和法国七个思想大国,本书阐述七国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

 日本的智慧:欲问大和魂,朝阳下面看山樱

 美国的智慧:自由火炬照耀世界

 中国的智慧:龙的精神纵贯千年

 印度的智慧:活在当下,智在心中

 德国的智慧:思想的光辉普照宇宙

 俄国的智慧:冷眼俯视世界的双头鹰精神

 法国的智慧:用智慧征服世界

   这是一本能把自己的世界观放大的书。这本书的编写以浓重的思辨色彩来展开对于大国智慧的深刻探讨。七个思想大国的千年思想,容你消化,不照单全收,但试着去享受与思想文化的共鸣……

《大国智慧》之中国篇

    大国之风是什么?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意思是:大国只有对小国谦下,才能得到小国的信任;司马穰苴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执行的外交政策是:以德睦邻。大国之大,在于有容乃大,有德乃大,有信乃大,有为乃大,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大国观。

     古今中外的治国经验都证明,老子提出的“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治国智慧,是国家“长生久视之道”。

    今天的中国,正继承和吸收着中国传统智慧与世界文化智慧的精华,正朝着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更加发展、更加进步的前景迈进。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凝炼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社会关系的定位取舍,以及人对自我价值的深遂探求,是包藏宇宙之玄机,蕴含天地之精妙的大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拥有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就能拥有一切。

《大国智慧》之日本篇

    樱花,美丽而易散落。香味清淡并不醉人,在空气中浮动,有如生命的气息一样升入天空。樱花凋落时,似乎不染纤尘,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在日本人眼中,人生短暂,活着就应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应果断离去。

    一阵风吹来,满树的樱花纷纷飘落,树下便响起一阵欢呼。日本人称这种缤纷落英为花雨。眼看著心爱的花儿随风飘逝,他们不仅没有黛玉葬花的伤感,还以沐浴在这种花雨中为幸福。日本人欣赏的正是樱花这种轰轰烈烈而生,从从容容而去的生命态度。

    日本民谣中有一句,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武士拥有樱花散去时的从容与镇定,即使是面对死亡。真正的武士,在路上行走时也散发着一种旁人所不及的气场。他们在激烈的战斗中,冷静自若;面对暴风雨也仅仅报之一笑。

    欲问大和魂,朝阳下面看山樱。樱花与武士道精神,就是日本人的智慧根源。  

《大国智慧》之美国篇

    在纽约赫德河口的自由岛上,最抢眼的就是那座耸立在水天之间的自由女神巨型铜像。铜像高达152英尺,重225吨,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像。就女神的一只眼睛就宽约2.6英尺,握着火炬的右臂高耸入云,直刺青天。女神左臂抱着一本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本,脚下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铁链,象征着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整个铜像气宇轩昂,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标志。到了夜晚,火炬还会发出橙黄色的光芒,加上基座四周探照灯对空的照射,把女神笼罩在一片宁静的光幕中,色彩鲜明,夜景尤为壮观入胜。

   《独立宣言》译成中文才二千三百字,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强调人有自由的权利、生命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整个一部美国的历史,其实就是高扬个体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对抗集体主义和极权的历史。美国所以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正是因为高举了个人自由的伟大旗帜。例如连写信这种小事,美国人都是先写人名(凸显个人的重要),然后是城市,最后才是国家。中国则是:先国家,再地方,最后才是个人;国家、集体永远高于个人。而美国人,即使姓名,也是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父姓在后,而不是中文人名的父姓在先(父权、家族社会的表现之一)。这也是强调,你自己的名字是独有的,最个人化的,你这个个体才是最重要的。这些都体现美国人对个体主义价值的推崇。

《大国智慧》之印度篇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11亿人口几乎人人笃信宗教,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教派。吴永年说:若要了解印度,首先应该研究印度宗教,宗教已深入到印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灵魂。印度人一生的各个方面都烙上宗教的印记。否则,我们就难以认识印度,了解印度,也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印度、真实的印度、真正的印度。

   印度粗线条的宗教史,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婆罗门教的创立及衰亡和佛教的兴起与社会进步。 二是佛教的衰亡和印度教的兴起及社会的发展。 三是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印度社会伊斯兰文化的兴盛。四是基督教与印度教的改革运动。

    活在当下,智在心中——印度人智慧的精髓。以下几则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足以证明印度人的慧心所在。

    还没死----在孟买要前往参访克里须纳姆替圣者时雇了一辆三轮车,车夫一路超速前进,任我劝阻也不听,终于摔了车,人仰马翻,倒在路边的泥淖地,气得我对司机大吼,“因为你我差点没死掉”!没想到司机反而回答说:“只是差点没死掉而已,既然都没死,干吗生这么大的气?让情绪对根本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生起愤怒,是自寻烦恼,何必让自己这样难过呢!”

    神给的磅秤----印度加尔各答的市中心,有一位以磅秤为路人量体重的印度人,当我问他幸福与否时,得到的回答是:“幸福的''与不幸福的''是一样的,珍惜神所给的,不要去计较神没给的.神给了我吃饭的磅秤,光是这一点我是多么幸运,如果没有磅秤,我们全家都会饿死的!”

    放下----“放下的愈多,得到的愈多。在加尔各答一个乞丐看我犹豫不决无法决定要丢下多少钱时对我说的话。

《大国智慧》之德国篇

        德意志从来不缺少哲学和智慧大师,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法兰克福学派......

       两级理性,德国人的哲学智慧。

       德国为人类贡献的思想家很多,思想水平很高,康德、谢林、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卡尔·马克思、恩格斯等,几乎每位思想家,听起来都那么如雷贯耳,形成著名的德国思想大师家园的现象,这已成为世人皆知的事实。为什么会有这种奇妙的现象呢?

       德国思想家英雄辈出的年代,正好处在西方哲学面临如何解决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论争留下的苦恼问题和根本困惑最突出的时候。这是一个需要解决时代难题、营造思想巨人的时代。德国人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朝代使命,从而不仅为德国,并且为人类营造了一流的思想大师。所以出现了划时代诸如康德、黑格尔那样超一流的思想大师。继黑格尔、马克思等理性主义哲学家之后,德国又诞生了非理性哲学大师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可谓,德国人为人类贡献出了两种登峰造极的哲学智慧,发展到黑格尔那时理性哲学达到了一个(相对)顶峰,发展到海德格尔那时超理性哲学达到了一个(相对)顶峰。
       由于哲学是薄暮中起飞的智慧猫头鹰,哲学智慧在于从后反思,不在于未卜先知,而德国古典哲学正处于从后反思的极好位置,于是诞生了从后反思的伟大智慧。

《大国智慧》之俄罗斯篇

       从古至今,俄罗斯民族常常表现出性格上的双重性。一方面性格刚烈,勇猛剽悍,尚武善战,在历史上赢得了很多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拿破仑、希特勒都败于莫斯科城下)。从15世纪开始经过400多年的扩张,把一个位于东北欧一隅仅有200多平方公里的小国扩张成为地球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曾经横跨欧、亚、美三大洲);另一方面又多愁善感,犹豫彷徨,优柔寡断。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钟摆性,他们有时温顺驯服,有时又往往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

        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处,成为东西文化双重作用、又兼有两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俄罗斯文化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面性。有人说,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既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又是民族性格的象征。这个双头鹰左顾右盼,期望左右逢源的拟人化形象,绝妙地显露出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忽左忽右,摇摆不定。

       俄罗斯文化深受宗教影响,早期俄罗斯基本与西欧隔绝,罗斯洗礼将俄罗斯带入基督教,不久后东正教又被奉为国教。多元的宗教影响渗透在俄罗斯各个方面,成为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主体成分。东正教主张普济众生和救世精神,使俄罗斯人产生一种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和使命感。他们认为,东正教是基督教的正教,继罗马和拜占廷之后莫斯科是东正教唯一的保卫者,即第三罗马,为俄罗斯大规模向外扩张奠定了思想基础。

《大国智慧》之法国篇

       提到法兰西这个词,我想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也许有的人会想到它的“奢侈品”,它的香水,也有的人可能会想到它悠久的历史。

       秉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源流的法兰西文化,当然也具有它鲜明的民族精神特色。崇尚理性、人道主义和敢于创新就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特点。综观西方各国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可以明显地看出法国常常起到先锋和标兵作用,特别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法国凭借自己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强国地位,有力地影响着别的民族和其他地区。法国的古典主义曾是欧洲各国的楷模。十八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在法国兴起,声势浩大的启蒙思想运动者普及了“理性”和“科学”,首先提出了“自由”和“平等”的概念,并使人们懂得去追求人间现世的幸福,为争取人的正当权利而斗争。这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先进思想不仅导致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法国大革命,也在欧洲乃至世界普及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实际上法国人的气质重理智,爱好构思、理论和纯粹的思考。这种个性表现在文学艺术中,就是浪漫的外表里包含着理智,情感由理智约束。而当任何标新立异的思潮冲击理性原则时,法兰西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理性原则仍会通过表面非理性化的原则顽强地显示出来。
       
法兰西是一个用思想和文化来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它的崛起更多依赖的,并不是经济,更不是军事,它所依赖的是政治以及历次思想解放之后所产生的这样一种民族认同感,民族精神,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辉煌的文明和伟大的文化。那我想在今天理解这样的文化,去发掘这样的文明,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毫无疑问,都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