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狀元書法欣賞

 龙之舞099 2012-04-23

戴有祺

江南金山衛(今上海金山)人。字丙章,號瓏嚴。出生年不詳,卒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清康熙三十年(1691)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是科考官擬定:第一名吳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楊中納。康熙帝認為戴有祺書法好,遂定之為一甲一名。戴有祺取狀元後不久便告假,回鄉服喪。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鄉試為內直諸詞林官。是年大考詹翰被列為三等,依例降職為侯補知縣。仕途不暢,他不肯赴職。辭官離京,歸鄉隱居,再不復出。

於敏中

江南金壇(今江蘇金壇)人。字叔子,號耐圃。生於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清乾隆二年(1737)狀元。該科為慶乾隆帝登極恩科。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山西鄉試、會試考官,山東、浙江學政,兵部、刑部侍郎、戶部尚書,內閣學士,軍機大臣,官至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曾為方略館、國史館、三通館及四庫全書館總裁。封為太子太保。主事軍機處二十年。生前把持朝政,交結內侍,廣收賄賂,貪污資財,死後敗露,撤祠祀、奪世職

王傑

王傑(1725-1805),字偉人,號惺國,陝西韓城人,王傑八歲喪父,家境貧寒。自幼聰明好學,青年時期曾在江蘇巡撫陳宏謀門下當幕僚,被陳器重,最後以陝西會考第一(解元)會試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進呈乾隆皇帝殿試。當時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選撥人才,又見王傑字跡(書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撥為第一,成為清朝開國第一名陝西狀元。據傳說王傑中狀元後,山東學士很不服氣,認為選撥不公,便出對聯考王傑,上聯是:「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王傑立即對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統在西秦。」山東舉子由此態度一變,對他十分尊敬,反映了王傑的文才確有過人之處。王傑中狀元後,初在南書房當值,後經多次陞遷,官至內閣學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後又轉調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軍機崑大臣,上書房總師傅,第二年又出任東閣大學士。

钱棨

钱棨(1734~1799),字振威,号湘舲,祖籍无锡,长洲人。乾隆辛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修撰。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连中“六元”的状元。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人称"小三元"。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同年紧接着在殿试中,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唯一夺得六个第一的状元(考秀才夺得的“小三元”加上考进士夺得的“三元”,共计六个第一,合称“六元”)。明朝黄观也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