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的方法是课改走向成功的捷径

 阡陌躬耕 2012-04-23
科研的方法是课改走向成功的捷径 

  
        
        今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市级课程改革培训。一位中学校长的《创建自由呼吸的课堂》的报告,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用科研的方法推进课改应该是课改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课改,改到深处是制度,改的过程是科研。

  用科研的方法抓落实。课改培训年年参加,无论是激动人心的专家讲座、来自实验区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还是扣人心弦的互动交流,都能让人感受到新课程的气息。听了、看了、感受了,感觉好像也理解了,而一旦走进自己的课堂,那些美好的课改理念、精彩的课堂展示却又变得那样遥远、模糊。而这位作报告的校长更注重的是实践——在科研方法指导下的课改实践、有实效的实践、抓落实的实践。她认为,落实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落实到“纸面”上,就是要分解细化要求使之易于落实。教师的功夫要用在备课、批改、辅导、命题上,要在学生手底下解决问题。只有真正抓落实才能让课改从喧嚣走向理性,从理念走近师生生活。那位校长从开学第一天就用科研的方法跟踪抓落实,例如检测的批改与纠错的三次跟踪:生物教师在教学《花的结构与类型》一课进行了当堂测验,关于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出现了64处错误,教师批改后,学生自己改了8处,教师代替学生改了1处。到第二天,仍有55处填空错误没有得到改正。到了第三天用原题重新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再过两个周,用“百合花的结构”进行检测,将结果再进行对比。科研的方法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抓课改落实的制度和措施是多么必要和有效,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抓实、抓细、抓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意义,也让课改管理制度真正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


  用科研的方法抓常规。几乎每位教师上课都要提问,教师们是否问问自己,这些提问有效吗?问题是真问题吗?几乎所有的教师上课都要用到讲授法,那么讲多长时间合适?布置的作业合理吗?……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常规性问题。处理常规问题,大多数教师基本上凭经验。实事求是地讲,教师们很少用科研的方法去探讨、研究、解决这些教学常规问题。一位学者曾说,读到某件事,你能记住10%;听到某件事后,你能记住20%;看到某件事,你能记住30%;边看边听某件事,你能记住50%;说某件事,你能记住70%;做某件事后,你能记住90%。果真如此吗?那位校长带领教师把一天的连续7节课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把优秀教师的10节课和一般教师的10节课进行对比分析,把校长喜欢的课和学生喜欢的课进行对比分析,由此找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研究应对的具体措施。比如他们找到的课堂教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减少讲与听,增加说和做;让每一个问题在学生手底下得到解决;落实“三讲三不讲”。强调课堂从自主学习开始:老师出示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先学后讲,自主预习,把“先学”落到了实处。为解决作业问题,学校分别对优秀学生、一般学生、一般以下学生的作业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先后组织入户调查、全校大面积调查、住校学生作业调查,从中得出优秀学生部分作业不做,成绩变化不大;作业布置应当分层次才更有效的结论。为抓好落实,学校将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与教师考核、优秀作业组挂钩。对于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也完全是以对学生的调查为基础,看有多少学生喜欢,为什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有多大的成效,可操作性如何。这些处理教学常规问题的具体、可行、可信的办法,源于教学实践,又回到教学实践解决问题,让教师们感到亲切又生动。由此我感受到,边实践、边培训是最真实、最有效的,也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


  用科研的方法抓学科。对于学科教学流程改造,那位校长说,如果一个生产线生产出次品,合理的反应应当是检查生产过程并改进工艺,而不是每天多开动生产线一个小时,或者每年多开动生产线一个月。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如果教学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往往要求增加教学时间。而那位校长所在的学校抓学科教学的做法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根据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改善教学流程,探索并推出各学科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物理的“整体推进,模块教学”法,数学的“五大学习策略”,语文的“一主两翼,三线并推”主题教学法。各学科通过梳理知识点、排查难点、分析思维障碍点和应用障碍点,编写引桥课程。为了避免学生陷入题海,各学科编写出高质量的学案,解决了“一个知识点,用多少题体现,应该有个适量;一个学期,该做多少题,应该有个适量;初中三年,本学科该做多少题,应该有个适量”的问题。当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学习才是高效愉悦的。用科研的方法抓学科教学,使各学科教学走向科学、规范、和谐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用科研的方法研究课改实践中的每一个教育现象,潜心探寻日常教育教学的规律。让课改的过程成为科研的过程,才会真正让每一个教育现象鲜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真正享受到课改带来的生命奇观。(山东省胶南市实验小学滨海分校曲振华)

 

    《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28日第5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