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中医的“火”

 活到老学到老888 2012-04-23

认识中医的“火”

福建卫生报 2011-07-25 三版

“上火”与炎症的异同

   中医学有个很有特色的概念,那就是“上火”,要弄清楚这个概念,首先需要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火”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火”有三种意思:第一种“火”,中医称之为“少火”,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动力,与肾中的阳气息息相关,并以维持生命活动,《黄帝内经》中有“少火生气”的说法;第二种“火”也来自于身体内部,被称为“壮火”,指如果火过于旺盛,会煎熬消耗人体的阴性物质,损耗正气,《黄帝内经》中有“壮火食气”的论述,也就是说,壮火会吃掉人体的气;第三种“火”来自于外部,称之为“火邪”、“火毒”,如果我们平常说有些食物“火气大”,就是指这种食物具有很强的阳热性质。

   火热的症状是由于人体内的阴阳失调,阳热过多,阴液被损耗而引起的,其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加上情绪的烦躁不宁,单从这一组症状的特征来看,就和现代医学的所谓炎症反应有相似之处。不过中医学的火热症状的内容更为宽泛,现代医学的所谓炎症反应也有其他的表现,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在中医学中,火热之邪分为外感火热之邪和内生火热之邪两种,而内生的火热之邪又可以分出两种情况,一种是阳气、火热之气太过亢盛,称之为实火,一种是由于阴虚而致使阳热相对亢盛,称之为虚火。火热病症是由外火与内火相互勾结而导致的,或者是外感火热之邪引动内火,或者是内火旺的机体状态、体质,导致容易感受外来火热之邪。这也导致了“上火”的原因和表现都是不同的,如“上火”既可有口舌生疮等症状,也可表现为疔疮、眼睛红肿疼痛、大便干燥、口苦咽干、烦躁失眠等。不过凡属火热致病都有一些共同点的,首先,和自然界的火一样,火性容易往上蹿,所以其症状往往出现在头面部;其次,火热易耗阴液,耗正气;再次,火热与心相应,容易扰乱心神,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

   因此,不能把“上火”简单理解为发炎,需要弄明白是外感所致,还是体内阴阳失调所致,要分清是实火还是虚火,现代医学对“发炎”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一定要表现出上火的症状,二者的范畴是不同的。

“实火”、“虚火”之分

   从中医角度讲,上火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是指,身体基础是有档次的,只是由于外界环境及饮食不当引起的阴阳平衡失调导致“阳亢”,引起功能障碍。

   “实火”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在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则是指,本身是阴虚体质、阴阳失衡,导致表面像“阳亢”,实际上是本身阴虚造成的相对“阳亢”,通常阴虚体质表现为“虚火”,所以同时有气血虚的表现,如:面色苍白、手足冰凉、头痛失眠、多梦、便秘等。

   “虚火”根据病机不同,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大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在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对于气血虚弱者引起的“虚火”,应该首先调养气血,提高身体素质,待气血好转后,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改善,阴阳平衡自然会调节,达到根治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上火”的原因是微循环不足,细胞所需的氧气和养料不能及时供给,同时代谢产物(如乳酸、尿素等)又不能及时清除,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

“瘦人多火”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中医临床,“瘦人多火”的说法只说了瘦人体质特征的一半,瘦人体质特征的另一部分是瘦人往往血虚、阴虚。所谓的“瘦人”是通过望诊来判断的,即看起来形体消瘦,体型不够丰满。阴血虚主要有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心悸、肢体麻木等症状,还有面色萎黄或白皙、指甲或唇色淡白、脉细弱无力、舌淡等体征。如果是阴虚火旺则有五心烦热、咽燥口干、急躁易怒及盗汗等症状,及颧红升火、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体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多火”,首先是瘦人有虚火的表现,比如前面提到的五心烦热,容易睡眠不好,多梦易醒等。其次,瘦人在想长结实的时候如果吃了点补益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温性的药食,往往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口干、便秘等症状。

   与对“胖人多痰”观念的理解一样,“瘦人多火”亦是对体质的一种类似统计学的描述,是指一种生理、病理、治疗上潜在基础和疾病转归的潜在可能。这种描述是非规定性的,也就是说形体消瘦不一定是阴血虚,一定要补,或者一定多火,一定就不会得那些大众认为是跟胖人联系在一起的疾病,如脂肪肝、高血脂等。一些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对胖人、瘦人,都是适合的。同理,一些共同的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嗜酒等),对胖人和瘦人起同样坏的作用。在执行健康方案和规避危险因素时,需要因人制宜地考虑个人的基础体质。(欧阳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