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企如何提升员工能力?

 图书11.10 2012-04-23

外企提升员工能力的做法值得学习

余世维 海优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荷兰的联合利华公司把员工的教育培训分成多个等级,什么岗位到第几级,什么职位到第几级,设计得很好。我在日航接受培训教育一直到第七级,日航一共把教育分成九级。到第九级的时候几乎就是董事长和总裁去上了。我做到副总已经是非常高了,上面几乎都是日本人,所以受训一直到第七级。

建议你们也把公司的员工培训和教育分成几个等级,而且排好时间。每个干部每年要上多少课,什么职位在什么地方应该要上多少时间,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上完以后要经过系统的考核来检查一下培训和学习的效果。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德国的西门子学习。

德国西门子对每一门培训课程统统做了记录,甚至精确到了每一个学习点。一年当中,没有达到40个点数,即40个钟头的,第二年连升迁都不考虑。国内却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上课的统统都是员工,有时候还偶尔能见到一些中下层的干部,总经理几乎不参加。我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总裁可以不用上课,总经理不用上课,厂长也不用上课,就是底下人在上课。还有上课的时候有人会提前溜号,有人干脆不听,有人上到一半就走了。态度上既不认真,也不做任何记录。更有趣的是,企业里提升的往往是那些不上课的,上过课接受过培训的却往往没有升迁。很多高层管理人员认为上课不重要,既然如此,那培训还有什么意义呢?而德国西门子会把学习到的内容全部量化出它的点数,而且把它作为考核的指标和升迁的依据。

日、韩企业并不把上课当做唯一的方法,也不要求员工非要上多少小时的课算完成任务,他们是派辅导员。资深员工往往是新进员工的辅导员。资深员工不必是新进员工的直属主管,只是比较有经验而已,在公司待了好几年,足够当新进员工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新进员工,不管你以前是什么学历,哪怕是硕士、博士,进到一家新公司只是一个小学生而已,因为你学校所学的那一套是纯粹的理论,对新公司不见得有用。关于委派辅导员的做法,国内企业很少做。上司一般会说:小孙呐,好好上班,努力把工作做好,这就是你的位子!新员工于是就这样工作了。我们常常能看见,公司总在不停地招聘,人员流动特别快,因为招上来的人很快就走了。新人来上班,没几天,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发现没有人管我、没有人注意我。这种放牛吃草、自生自灭的管理方法是一种懒惰的行为,也是很多员工上班没干几天就走的原因。不能说这些离开的员工没有良心,应该说你对他们根本就无所谓,你也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感受,也没有真心诚意地替他们着想过。

我们来看看IBM的员工培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一,IBM很少把课本编出来以后,叫教授去上。为什么呢?因为课本都是先入为主,接受培训的人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比如说,国内的通行做法是,先把教材编出来,然后培训员工……IBM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它采用的方法是:把公司发生过的问题收集起来,交到教务处训练中心,让他们去编自己的教材。根据自己公司的问题来编教材,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一点。

第二,任何教材在上课的时候大家都要讨论。当然,既然是讨论,就一定存在争议和分歧。这也不要紧,他们会把在培训中学到的东西,连同教材一起带回到岗位上,在岗位上面不断地操作,不停地检验,一旦发现新问题,就马上提出来,做好记录,再送回到教学中心去,然后由专人来修改教材。他们会反复检验教材是不是真的很适用?碰到的现实问题是不是真的可以得到解决?

第三,打造一个教育平台,让多国文化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地碰撞和交流。比如说,他们会记录IBM在日本犯过什么错,在欧洲碰到什么问题,在中国大陆遇到了什么新情况,大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多国交流,进行智慧的碰撞,因为跨国公司是各国的情况都要碰到的,所以他们要预先模拟好,再利用全球思维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四,并不是只给自己的员工和干部上课,他们也给顾客上课,也给供应商上课。上课的时候中间坐的可能是自己的干部和员工,左边坐的可能是他们的大客户,右边坐的可能是他们的供应商,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IBM的训练一直被奉为经典,值得我们去学习。(来源:《余世维:赢在职业化》;周文燕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