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通数字出版的关键“穴道” 内容加工是生产力

 千里 2012-04-24
打通数字出版的关键“穴道” 内容加工是生产力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多种数字出版形态应运而生。由此,新闻出版业的各个环节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现阶段,传统出版业怎样才能抓住机遇、把握形势,实现数字出版的“华丽转身”?在第六届中国(深圳)文博会期间,出版行

业专家、企业代表对此发表了看法。

    数字出版约等于数字传媒

    近几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数字出版总产值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795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过了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总产值,数字出版发展迅猛,形势喜人。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出版”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但是,在新的出版环境下,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地理解“数字出版”这个概念?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勇认为,数字出版约等于数字传媒。刘成勇解释,数不清的企业进入数字出版领域,但企业与出版社所做的出版不一样。“现在数字出版和数字传媒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无论是数字出版商还是数字传媒公司,都殊途同归,成为信息服务提供商。各类企业不管处在哪一个环节、来自于哪一个领域,只要能够有所突破,都可以在这个产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与刘成勇的观点不谋而合,汕头大学出版社社长胡开祥对于数字出版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他也认为数字出版的本质应该是内容的信息化。同时,胡开祥还认为目前这个时代还只是一个转型期,基本上是一种电子化的数字形态,而不是真正的数字化形态。

    内容加工是一种生产力

    当IT公司、互联网企业、移动电信企业、硬件生产企业等都能在数字出版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时,数字出版已经将出版的范围扩大时,传统出版业要想在数字出版领域有所作为,或者成为一个生力军的话,它最有可能制胜的法宝会是什么?

    胡开祥认为,这个法宝绝对不是简单的数据库,内容的加工对于传统出版社非常关键,是未来的一种生产力。胡开祥进一步解释,这种内容的加工可以分成3个方面的技术:第一方面是在字、词、句、篇章结构逻辑层面,可以对文本语义进行分析和搜索;第二个方面是主题数据提取技术,这个数据是自动生成的,不需要人工对文本进行主题的加工;第三个方面是语义层面的聚合,并按照相关的知识点和相关的信息,把互联网所有的知识点聚集起来。

    在传统出版当中,内容为王,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还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创造真正体现数字化优势的产品。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明亮认为,数字出版需要对内容进行实质性的再造。“在数字出版物当中,我认为以下几点比较重要:第一,一种权威性的文献工具的打造,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为创新工作提供充分必要的研究情报和学习资料;第二,满足大多数应用技术工作者需要的专业知识库,主要价值是根据应用性工作与专业性的学习的需要;第三,创新点数据库,这需要从海量的文献中辨别、抽取、加工、整理文献的创新点;第四,知识元数据库,把从海量文献里面抽出来的概念、图片、图表等知识分类、聚类、联网,深入地揭示复杂多变的指示体系结构和知识的内在练习。”

    刘成勇认为,在数字出版领域,传统出版社在和别的企业竞争时,比内功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董铁鹰也深有感触地说:“如何产生高质量的数字化内容资源,是当前发展数字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到现在为止,图书电子化有很多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董铁鹰认为,传统出版社在生产、销售和管理图书时,应该建立数字出版平台,产生和管理正版信息资源,和技术供应商、其他第三方来共同推进数字出版的发展。

    数字终端开启出版新趋势

    数字终端是数字出版内容的载体,近年,数字终端的增长势头令人刮目相看。据悉,2009年我国内陆电子书阅读器销量约为70万台。有关研究机构预计,2010年我国内陆电子书市场可能会出现爆炸式增长,销售量预计300万台左右。5月5日,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业务正式上线后,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整个平台上出现了图书最高的点击数量——2.3亿次,并且预估到今年年底,图书最高点击率会达到10亿次。

    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认为,手持阅读器开启了数字出版一片蓝海。从用户体验来讲,手持阅读器的阅读体验是最直接的,对阅读习惯的培养花费的时间最小。同时,它还需要有一个巨大的内容平台,特别是通过运营商,可以时刻提供给消费者。童之磊说:“对于所有手持阅读器的终端来讲,必须有一套内容服务体系,读者去买手持阅读器的目的不是去看金属壳子,也不是作为一个礼品,最重要的是阅读。因此后面需要一个统一的资源库来支撑这个平台。这样一个新产业链就会形成。”

    龙源期刊网总裁汤潮认为3G时代新一代终端是数字阅读革命最重要的基础。汤潮说:“随着3G元年的开始和手持终端的成熟,内容和资源已经不再是线性的发展,而成为一个共识的立体的发展。同时,手持终端还是给优质内容赋予更多价值的一个新开始,版权内容的价值从今天开始将发生一个彻底的转变。在2009年之前,我们还看不到优质内容付费的模式,但是,我想随着手持阅读器的成熟,免费时代必将终结。”

    方正集团高级副总裁方中华否定了数字出版会终结传统出版的观点。他认为,在数字出版时代,整个出版产业链会出现新趋势,随着无所不在的各类显示终端的出现,互联网上的电子书,将成为未来发行的一个新兴的渠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