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麦”的食疗功效 福建卫生报 2010-10-21 二版 小麦 味甘性凉,有养心益脾,清热除烦、利尿止渴的功效,《名医别录》说小麦“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适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小便不畅顺等症,如用小麦100克、甘草30克、大枣15枚,水煎,早晚各服1次,可治失眠,神志不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小麦30-60克,加水煮成稀粥,分2-3次吃,可用于治疗烦热、消渴、口干。将小麦炒黑,研成细末,用芝麻油调和,外敷,可治烫伤、烧伤,功效显著。将小麦浸在水中,那些浮在水面的也称浮小麦,是中医师临床应用较多的一味中药,它味甘性寒,能镇静、止盗汗、生津液、养心气,常用于治疗虚热多汗、盗汗、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 大麦 味甘性微寒,具有益气健脾、除热止渴的功效。《本草拾遗》说大麦能“调中止泻,令人肥健”,适用于食积不化、饱闷腹胀、烦热口渴等病症。可取大麦30克,微炒研末服,每次4克,温开水送下,适用于饮食过多,腹闷胀满者。大麦芽的功用更多,能和胃健脾,帮助消化,舒肝利气,回乳。中医师常用它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及因乳汁排泄不畅而引起乳房疼痛等症。如用大麦芽15克、神曲25克,水煎服,可治疗胃弱之消化不良。 荞麦 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降气宽肠、消食化积、止汗等功效。适用于肠胃热积泄痢、疮疖肿毒、妇女带下及自汗等症。李时珍说:“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带泄痢、腹疼上气之疾,气盛有湿热者宜之。”民间常将荞麦炒黄,研成细末,每日2次,用开水冲服,治泄痢、妇女白带。用荞麦面500克,加适量红糖烙饼吃,连吃数日,可治体虚自汗。将荞麦面炒黄,用米醋调成糊状,涂患处,早晚更换,可治疮疡肿毒。用鲜荞麦叶100克、藕节4个,水煎服,可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紫癜等。 燕麦 味甘性平,具有益脾养心、补虚损、止汗、止血的作用。对肺结核患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用燕麦60克,熬粥或炖瘦猪肉吃,可治虚汗、盗汗。用燕麦、鸡鲜血和米酒炖服,可治妇女血崩。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燕麦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是老少皆宜的快速方便营养食品。(黄祥生) |
|
来自: 活到老学到老8... > 《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