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芩连汤

 廖585 2012-04-24

小芩连汤
  康良石,1919年出生,祖籍福建永春,世居厦门。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组成】录子芩10克,川黄连3克,蒲公英12克,绵茵陈12克,广郁金10克,威灵仙10克,菜豆壳10克,北柴胡5克,生甘草3克。
【功能】清热利湿,理气解郁,通络止痛,利胆退黄。
【主治】胁痛(慢性胆囊炎及急性发作)。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遍,15剂为1疗程。禁饮酒、忌油腻、羊肉、狗肉、辣椒、胡椒、蒜、葱等大辛大热食物。并发病毒性肝炎者,当视具体证候综合辨治。
【方解】
  胁痛是指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或有扣、触痛而言。《内经》提示:胁痛有因寒、因热、因瘀滞之分。慢性胆囊炎及急性发作的胁痛,属热者居多,正如《素问?缪刺论篇》所叙: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已。即湿热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滞不通,不通则痛。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认为:治胁痛宜疏泄宣瘀、通络缓急实颇具巧思。本方的目的,为清热利湿、理气解郁并举,以奏通络止痛、利胆退黄之效。方中芩连合用,其力更胜,配茵陈、公英共清肝胆湿热、火毒;伍郁金、灵仙、菜豆壳理气解郁、凉血化瘀、通络止痛;入甘草更助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柴胡疏胆泄热、和解少阳、且引诸药以达肝胆。
  按语:胆囊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可分为单纯性及化脓性两种,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原因常和细菌感染及胆囊结石有关。在中医学中属于痛证——胁痛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一为气机久郁,气滞血瘀,胆腑气阻络痹;二为湿热久蕴,交蒸肝胆,胆腑疏泄不利;三为胆汁久滞,热邪煎熬成石,胆道痹阻;四为湿热炽盛,气滞血瘀,胆汁滞而不通而致胁痛。
小芩连汤是为单纯性慢性胆囊炎及急性发作者而拟,立法、拟方、用药,皆有独到之处,是经数十年验证的经验方,有较好的疗效。该方既注重清利蕴结薰蒸肝胆之湿热从小便而去,使痛邪有所出路;又重视理气通络,调和肝胆气血,恢复疏泄条达功能,促使浊汁得清,滞气得降,以达通则不痛。
【加减】若胁痛较剧,加川楝子10克、延胡10克;伴有黄疸者,加金钱草30克、栀子根30克;脘腹痞满者,加山马蹄金10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