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文化探究8:雪佛龙公司企业文化

 秀水拖蓝 2012-04-25

企业文化探究8雪佛龙公司企业文化

“企”业,离开了“人”,就只能“止”了。管理人的最佳策略就是文化管理,自觉运作。

雪佛龙:做负责的企业与公民

雪佛龙公司1879年成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且最具竞争力的能源公司之一,位列《财富》500强前十位。雪佛龙已经有整整130年的历史,前身是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办的标准石油公司。雪佛龙在百年沧桑中,始终能屹立不倒,关键就是其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体系。雪佛龙要做就要安全地做好,否则就不要做永远有时间把事情做正确这两个理念,给人以很多启发。年轻人若想入该行工作,一要看是否能接受公司的价值观,二是要关注新能源技术,随着能源紧缺,环保可持续地开发能源将越来越受重视。

追求高道德员工

雪佛龙用人首要希望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例如:雪佛龙公司尊重多样性(diversity),尊重不同文化、种族、性别的人士,同时积极延揽各种人才,对不同观点及不同价值观的员工兼容并蓄,因此,在这种公司文化下,人人必须学会对不同同事的尊重及对多元文化及价值的欣赏和珍视。

第二,希望员工既要有很好的技能,但同时要遵守公司的规则。这种高要求也体现在公司对人生命的关注上。雪佛龙的生产线的一条规定:任何员工发现不安全的事可以随时刹车。公司一直坚持员工以安全为上,不可犯险。所有员工均有责任即时制止任何不安全的运作。

重视社会责任

企业并非以赚钱为唯一的目的,而是凝聚一群人的力量共同为社会出力;企业在出售自己商品的同时,也在展示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企业的社会责任远远不是捐钱做慈善活动这么简单,它应当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内容。

就内部而言,企业的管治及监察是相当重要的,有效机制的建立既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很多公司自身的问题其实也在造成不小的社会影响。对外则涉及到环境保护、产品质量、股东权益、社区服务等。在这些方面,雪佛龙公司宁愿牺牲部分利益也要尽到自己的努力,比如开发环保汽油、严格控制污染等。此外,员工也在公司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到各个社区的义工服务中去。亲自参与比只是捐钱更为重要,搞慈善活动不是为了求得良心安稳而进行的赎罪。当你看到你帮助的人获得提升时,你得到的回报让你也得到很大的满足。员工也会对企业产生自豪感。”

踏实获认可

作为雪佛龙中国公司的第一位华人董事长,彭晓飞常会被人问到他为何能成为率先突破外企的玻璃天花板,他总是谦虚地笑道,“如果你在一个行业能像我一样坚持做30年,你也可以。”对于时下职场多见的跳槽现象,他表示这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应该予以尊重。但他个人并不以追求高薪高职为成功标准。“凡事都是一步一步来,我至今也没有认为我成功,我一直在追求做人的基本——作为一个人,你要尽情工作,要养家糊口,要有责任。随着阅历的增加,年龄的增加,你的职位会一步步提高。”他认为能源行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行业,不太会有大起大落,踏实工作会有所回报。“我做过的公司不多,但做过的职位很多,销售、工程、秘书,都做过,有的工作也并不是我愿意做的。要证明自己,你可能要做各种不同的工作。首先不要认为自己了不起。”当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MBA文凭后,他也做过一些很多人觉得不应该由MBA来做的后勤职位,最后,他成为雪佛龙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董事长。

来听听彭先生给未来年轻人提出的一条重要建议:能源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或是将来很有意思的工作就是,怎样选择替代能源。再生能源、替代能源现在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对将来新参加这个行业的人是很有前景的。

关注中西文化的结合

在我们的文化中,很讲究一件事情如果源头是清的,本是正的,那么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在西方文化中,强调要根据法制规律来做事情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讲究现场协调、随机应变;在西方文化中,讲究过程严密和系统地运作,更在意如何用系统的方法来运作一件事情

在雪佛龙的管理文化中,过程安全比结果安全更为重要只有过程安全了,结果才会安全,结果安全不代表过程安全!

在西方文化中,人自幼就培养起是非明了的观点大于”,这是他们的一贯主张。而在我们的文化中,中国人则常常以不变应万变,除非到了必须表态“是”与“不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很难立马下决定。下级批评上级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这体现了雪佛龙公司安全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西方文化尊重与保护个人利益,有利于人性的最大满足,容易激发人性的各种潜质,但常常会损伤集体利益。我们的文化是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有利于整体发展。在这方面,中国石油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优势就得以体现。我们中国人不怕吃苦,外方干完28天就走人,一天也不会多干。而中国石油人要干六七个月,外国人觉得不理解。因为我们有坚强的政治组织,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这连那些洋专家都不得不承认和佩服。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一定要重视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不但要理解你所在的环境、所接触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尊敬它。因为对于任何事情,只有尊敬才能够理顺,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才可以融合。不错,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应该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如果遇到企业文化与自己的价值观完全符合的那当然是一种幸运,但是更多的时候,碰撞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调适问题,也就是说在面对新的理念时,要尽快完成文化上的认同、相融,实现同频共振才能实现双赢。但有一点还必须牢记,我们对西方“先进文化”的认识和接受,是为了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的这种学习只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丢弃我们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如果那样,也就与民族复兴的宗旨背道而驰,甚至就是对自身宗旨和使命的背叛。

感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实际,高效运用。真实履行责任,结局肯定是共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