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

 DFL图书管 2012-04-25
《孙子兵法》资料整理
1.《孙子兵法》产生时期是春秋末期,为大军事家孙武所著。
  2.《孙子》是对春秋时代及其以前战争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的一些特点,主要有:一是战争性质多为争霸战争;二是速战速决的作战主张;三是不主张攻城,认为攻城是下策;四是车战为主。
  3.《孙子》的军事思想主要不过三方面的内容:孙子对战争的基本看法、孙子的战略战术思想、孙子的军事哲学思想。
  4.《孙子》军事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在:1)在哲学思想上,他的许多见解都还是零星的和直观的,都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2)孙子对战争的认识还是肤浅的。3)他对将帅的个人作用也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4)在战略战术上,虽然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这是他的杰出贡献,但他对战略战术的概念却异常模糊。
  5.《孙子》对战争的基本看法是广泛的,也是十分深刻的,它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战思想、慎战思想、善战思想、物战思想、备战思想。
  6.“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火攻篇》中他又首尾对应地告诫人们,“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这体现了孙子的重战思想。
  7.孙子指出:“明主慎之,良将警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体现了孙子的慎战思想。
  8.孙子的善战思想充满于十三篇之中,统而观之,主要有以下四点: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庙算”制胜论;“诡道”制胜论;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论。
  9.孙子认为,战争离不开经济基础。他说:“举师十万,日费千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这就揭示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说明战争不仅是军事与政治的竞赛,也是经济的竞赛。这体现了孙子的物战思想。
  10.孙子强调“先胜而后求战”,反对“先战而后求胜”。这也体现了孙子的备战思想。
  11.孙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孙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原始的辩证法思想。
  12.孙子兵法中还反对迷信鬼神,认为战争规律是可知的,强调“知天知地”、“知彼知己”,根据政治、经济等情况来考虑战争。他对战争中的敌我、众寡、强弱、攻守、进退、契证、虚实、动静、勇怯、治乱和胜败等一系列论述,是当时朴素的辩证法在军事上的运用。
  13.《孙子》的主要战略战术思想很丰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贵胜,不贵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奇制胜、避实击虚、识众寡之用、因敌制胜,因地制胜。
  14.孙子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可以预先推断出来的,他说“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索之以情”,“吾以此知胜负矣”。“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千度”,必须从敌我双方的道、天、地、将、法以及各方面的客观条件去进行分析。这体现了孙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5.《孙子》认为,军事领域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必须坚持“两点”论,否则是不能认识战争规律、解决战争指导问题的。另外,就是要抓本质,即通过事物的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这体现了孙子原始的辩证法思想。
  16.孙子在于利害的要求,表明他已掌握朴素的辩证思维原理。这一原理告诉人们,面对战场错综复杂的情况,战争指导者能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清醒地分析彼己双方的利弊得失和胜败条件,能动地趋利避害,扬长克短,这是能否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于利害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7.孙子的“全胜”思想,就是用不流血的斗争方法,迫使敌人屈从于我方的意志,以不损己方兵力财力,不破坏对方的兵力财力和将被屈者的兵力财力转化为己方的方式,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18.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从古代战争历史的发展来看,是一种进步的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也是一项缩短战争过程的速胜战略,更是把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相结合而突出政治斗争的指导思想。该思想既是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是战术决策的最佳选择。
  19.孙子的“全胜”思想中,是将“全胜”的内容区分成五个层次的,即“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而且是将“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作为“五全”之“次”的。把这段话联系起来看,可以理解为,是“破”中有“全”。
  20.纵观《孙子》兵法105段(据郭化若《孙子今译》划分),从治军到作战,从选将到用兵,从内政到外交等,其中有二十余段是从政治着眼加以阐述的。孙子指导战争很重视政治因素。
  20.孙武的兵法《计篇》强调“庙算”在先,研究“五事”,对比“七计”(“七计”就是从七个方面对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进行比较或估计,权衡利弊,预见胜负,以确定方针,制定计划,体现了运筹分析的方法。
  21.《孙子》的信息思想主要表现在“知”上。
  22.《孙子兵法》在《势篇》中,提出一个命题:“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是对“分数”系统管理思想的体现。
  23.《孙子兵法》在《行军篇》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即“文武”相济的合理方法。
  24.《孙子兵法》,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时,把“将熟有能”作为比较地对双方取胜的七个重要条件之一。
  25.关于《孙子兵法》的经济思想是:把经济看成是战争胜败的物质基础,把经济实力作为预测战争前途的条件,把“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作为军队补给的一项原则,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保存和积聚经济实力。
  26.《孙子兵法》在以“兵者,国之大事”为警世之语,强调举国要重视国防及国家安全的同时,更强调威慑。
  27.《孙子兵法》的国防威慑思想,是以武装实力为基础,争取达到使敌人屈服这样一个理想的目标。
  28.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29.《孙子兵法》敌军主帅的心理战法是主张攻心为上。
  30.关于《孙子兵法》的文学思想,具有以下特色: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善用修辞艺术,如明珠翠玉一样绚丽,令人百读不厌、语言精深。
  31.孙武的心理学观点贯穿于兵法之中,在敌我双方争夺战争主动权上,他提出“治心”和“治气”的主张。
  32.孙子极为重视了解敌情,他认为了解敌情的可靠方法,除一般的军事侦察手段外,重用间谍,坚持“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一定要从知道敌人情况的人那里去取得)”的原则。
  33.对于《孙子兵法》中的人才思想主要表现:将者,国之辅、择人而任势、求贤若渴、实践识才、用人不疑,五德皆备者可大用。《孙子兵法》在《计篇》里讲道了为将者要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品质。 
  34.《计篇》是《孙子》的总纲,作为十三篇之首,它从战略全局上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索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校之以计”的战争决策思想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军事名言。
  35.孙武把“道”即政治摆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道、天、地、将、法)之首。
  36.孙武在其兵法《计篇》中明确地把“天”解释成为“阴阳、寒暑、时制”等自然现象。《火攻篇》中,他强调要利用好天候季节,实施火攻。
  37.《用间篇》就是专论战争中利用间谍了了解敌情的必要性及其方法的,这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系统论述间谍的最早名篇。
  38.《用间篇》认为,掌握敌情是实施战争指导的一个重要依据。
  39.孙武极为重视了解敌情,把间谍分为五种,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同时提出了五种间谍的相互关系和使用方法。
  40.孙子认为,用间者必须具备“圣智”、“仁义”的品质和“微妙”的用间才能。
  41.孙子认为,用间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以“上智为间”,厚赏严刑,“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间事未发,而先问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42.《用间篇》主要内容:知敌情,“必取于人”、用间的种类及方法、用间的弊端。
  43.《作战篇》揭示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用兵规律,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思想和因粮于敌等项补给原则。
  44.《孙子》提出,举兵十万,日费千金,这就阐明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
  45.《孙子》提出,进行战争首先要详细计算战争的费用、粮食、器械、车马、用具等,这是进行战争的基本条件。
  46.《孙子》说:“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基本的作战指导思想之一,他从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分析了战争久拖之害,阐明了用兵宜速胜的道理。
  47.“胜敌而益强就是以战养战的思想。
  48.孙子速战速决的思想,在战役战斗上讲完全正确,在战略上讲区别不同情况,不可一概移用。
  49.《谋攻篇》以谋攻命名,强调以智谋取胜,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50.孙子兵法中还反对迷信鬼神,认为战争规律是可知的,强调“知天知地“、“知彼知己”,根据政治、经济等情况来考虑战争。
  51.《孙子》提出了一条取胜的总的指导思想:“全”为上,“破”次之,以既能自保,又能全胜为出发点,来确定“攻”的发式。
  52。《孙子》提出以智谋取胜的四种手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53.孙子的“全胜”思想中,是将“全胜”的内容分成五个层次的,即“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而且是将“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作为“五全”之“次”的。
  54.《孙子》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55.《孙子》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56.《孙子》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失败之政。”
  57.《形篇》主要论述战前要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先为不可胜”;而后积极创造、寻求战机,战胜敌人。中心思想: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机战胜敌人。
  58.孙子认为,创造条件,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战胜敌人的客观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去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机会,才能取得胜利。
  59.“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形篇》的主导和能动制胜思想。
  60.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措施:A、活用攻守,攻守是战争的两种基本形式;B、胜于易胜,“胜于易胜”就是打好打的敌人;C、以镒称铢,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兵力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基础。
  61.《势篇》,孙子主张作战必须造成和利用这种有利态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达到最有效地发挥军队的力量,去争取战争胜利,与《形篇》主要讲军事实力储备相对应,《势篇》侧重论述军事实力的运用。
  62.孙子认为,用兵作战必须掌握“分数”(组织编制)、“形名”(通信联络)、“奇正”(活用战术)、“虚实”(创造战机)四个环节,这是发挥军队力量的关键问题。
  63.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奇正运用的一般规律。
  64.指挥作战要按照“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的一般规律,运用“示形”、“动敌”等手段,创造有利形势。
  65.《虚实篇》的虚实,就是指军队的坚实和虚弱。
  66.《虚实篇》阐述了“致于人而不致于人”的力争主动,力避被动的思想,就是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67.就《孙子》“避实击虚”所揭示的原则,有:变敌实为虚、明察虚实、乘敌之虚、以众击寡。
  68.变敌实为虚: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69.以众击寡: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70.明察虚实: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71.孙子认为,“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从而揭示了“兵无常势”,“因敌而制胜”的用兵规律。
  72.《军争篇》的军争,就是指两军在战场上争夺制胜的条件。
  73.《军争篇》提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作战原则,达到“后人发,先人至”的目的。
  74.《九变篇》的九变,是指多变的意思。
  75.《孙子》指出,指挥员用兵应该要“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治兵)”,否则“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
  76.《孙子》指出,“杂于利害”是“变”的前提。 
  77.孙子认为,将帅必须克服“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五种片面的弱点和缺点。
  78.《军争篇》主要论述军队作战如何趋利避害和争取先机之利的原则和方法,力争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提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著名军事原则。
  79.军争总的原则是“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趋利避害。此军争之法也。”
  80.军政中要善于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81.军争要掌握军争中用兵八法,即“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82.军争中要掌握如下原则:A、要统一号令,统一行动。《孙子》说:“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以变人耳目,“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B、要善于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具体方法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乱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等。
  83.军争有三个条件:A、“举军争利”和“委军争利”的问题。B、要“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C、要善于利用“乡导”。
  84.有备无患、常备不懈的战备思想: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以待也。
  85.孙子首先分析了军队在山地、江河、盐碱地、平原等四种地形行动时的具体处置方法,并指出一般原则是:“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这是关于处军的论述。
  86.《地形篇》中阐述将帅自身过错造成的六种危害:走、驰、陷、崩、乱、北,要求严肃对待。
  87.孙武把地形看作是用兵的辅助条件。
  88.关于“九地”是指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89.“六形”是指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
  90.“六害”是指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
  91、《地形篇》主要论述了利用地形的主要性,分析了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强调将帅必须重视对地形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的普遍规律。中心思想:地形,兵之助,将之道。
  92.《九地篇》主要从战争全局着眼,围绕诸侯争霸的需要,着重论述九种地域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士卒心态、诸侯态度和敌我情势的影响及其处理原则方法,提出了“兵之情主速”和快速突袭等用兵原则,告诫将帅要懂得和掌握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中心思想:进攻要掌握九地之变、人情之理和决胜之法。
  93.《火攻篇》中的火攻,就是借助自然力量(火)辅助进攻。
  94.《火攻篇》提出了慎重对待战争的问题,即阐述了“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愠而致战”的慎战原则。中心思想:以火佐攻。
  95.《孙子》指出火攻有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
  96.《孙子》指出,火攻的原则,“因五火之变而应变,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以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97.《孙子》指出火攻条件:做好发火器具的准备,掌握发火的时机。
  98.《孙子》不但强调以火助攻,还提到以水助攻的问题。他说:“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主张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力量。
  99.《孙子》认为,“战胜攻取,而不修其攻者凶。”所以主张“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告诫将帅不可以“怒而兴师”、“愠而致战”,对战争必须持慎重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